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擅长哪种诗体?

如题所述

边塞诗。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扩展资料: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

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

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

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色情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5

边塞诗。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扩展资料:

在王昌龄所写的七言绝句当中,以边塞诗的数量最多。在王昌龄所写下的边塞诗当中,以《从军行》以及《塞下曲》这两首边塞诗最为出名。

《从军行》这首王昌龄的边塞诗所表达的意思是:在青海的上空,有很多的乌云将绵延不断地雪山给遮住了,而作者只能眺望着处在远方的玉门关。

在塞外征战的将士们,经过了很多场战争,身上所穿戴的盔甲都已经被磨穿了,发誓不将楼兰攻破,就不回家。

《塞下曲》这首王昌龄的边塞诗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是:牵马去到河边饮水,然后渡过冰冷河水,水与秋风都十分的寒冷。

在广袤的占城之上,夕阳还没有落下,但是只能在昏暗中看到临洮。当年的长城经过的一次战争,当时的战士们都雄姿英发,斗志昂扬。自古以来,长城都是黄沙弥漫,有的只是遍地的野草和白骨。

《从军行》与《塞下曲》虽然都作为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但是两首诗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却是不一样的。

《从军行》是表达王昌龄想要去到战场上面,杀敌建功的意愿。而《塞下曲》所表达的却是王昌龄的非战思想,因为王昌龄深切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想要呼吁人民百姓以及统治者结束战争,避免更多的人失去性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昌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22

在我国的《全唐诗》当中,给予了王昌龄极高的评价。李白在唐宋时期的诗人当中,成就是最高的一位诗人,被后人赞誉为“诗仙”。在《全唐诗》当中,将王昌龄与李白并列,王昌龄被冠以“七绝圣手”的称号。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王昌龄最擅长的文体便是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除了在《全唐诗》当中,王昌龄最擅长的七绝被人们称赞之外,在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当中,更是将王昌龄所写下的诸多七绝边塞诗成为王昌龄的风骨的代表。所以,王昌龄写下的七绝诗,有很多都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在王昌龄写下的众多塞外七绝诗当中,最为人所熟悉的就是《从军行》。在《从军行》当中,王昌龄将国家西部的玉门关战场进行了描写,将玉门关的环境以及玉门关所发生的诸多战事都细腻的描绘了出来。并且还留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一千古名句,深受后世推崇。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2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所以是 七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6-17
七言绝句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