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京剧的形成

如题所述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形成与传播: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荟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麇集。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于"合京秦二腔"。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扬州画舫录》),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够在争衡中取胜的主要原因。在声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黄调以新声夺人而外,它"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日下看花记》);在剧目方面,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在表演方面,纯朴真切,行当齐全文武兼重,因此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9
论述京剧的形成
非要追溯京剧的历史的话,那可以远了去了。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们已经开始在艰难的捕猎生活中唱歌跳舞来表示自己的欢乐。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开始有了以乐舞作为工作的专业艺人,那个时候他们被称为“优伶”,听起来和“幽灵”两个字一样,不过人家可是正儿八经地活着的。元朝的杂剧开始兴盛,中国的戏剧艺术也在这个时候走向了成熟,开始有了专业化的分工,慢慢成为了一个正式的行业。到了明朝,因为大家的生活开始过得好起来了,愿意花钱去享受娱乐了,戏曲演出也成为了普通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形式,逢年过节的时候看个戏,到现在还在一些地方流行着。这个时候,在江苏昆山一代形成了一种戏剧腔调,叫做昆山腔,这种腔调流传很广,它后来也有了一个我们更加熟悉的名字——“昆曲”。
明清两个朝代,因为政策的关系,徽州的商帮赚得盆满钵满。赚了钱嘛,自然要好好享受一番。在满足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需要之后,徽商们就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生活了。
以前没钱的时候,跟着大家一起吹着风看唱戏,还得迁就戏班子的时间和地点,各种不方便真是谁看谁知道。现在咱们有钱了,必须得想看就看啊!
然而那个时候可不是现代,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更加不要说带到哪看到哪的手机了,那怎么办?环境不好,我们转室内或者搭棚子啊。时间不对地点不好,我们就干脆自己家里养个戏班子啊!
于是江南江北一代的文人士大夫和富家豪门都开始畜养家庭戏班,这些唱给徽州商人听的戏剧班子,就被外人叫做“徽班”。
时间去到了1790年,那一年,乾隆皇帝八十岁了。普通人家的老人家八十岁都得郑重其事地办个寿宴,何况是皇帝老人家呢。这个事情当时作为一个大事,就牵动了不少人的心啊。
在扬州有个盐商,叫做江鹤亭,他其实也是徽州人,自然也知道家庭戏班这个事情,搞不好他自己家里就有。商人的敏感神经告诉他,这是一个机会。于是他在著名的戏剧圣地安庆组织了一个叫做“三庆班”的徽州戏班,准备到京城给乾隆皇帝祝寿去了。
当然,作为一个名不经传的普通戏班子,想要进到皇宫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不要紧,这戏班能够进到北京城,就是一个不小的成功了。当时的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个地方的戏剧都云集在这里。在这里演出,要是被什么达官贵人看中了,那就飞黄腾达了。退一步说,就算是演给平民百姓看,赚钱不说,还能提升知名度,也亏不到哪里去。
三庆班在京城获得成功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老家,很多人听了就想,这徽戏可是我们这里的特产,要不我们也去帝都创业试试看?于是,又有一些徽班到了北京城,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它们三个和三庆班被人称为“四大徽班”,这就是四大徽班进京的故事。
后来,又有一些湖北汉剧的艺人来到了北京,进入了徽班里面参加演出。这些艺人也将自己的老本行里面的很多元素带到了徽剧里面,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
在北京城里面表演的徽班,偶尔无聊了自己也会出去娱乐一下,其中最常做的就是看别人表演。慢慢的,这些戏剧班子就学习了不少其它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他们后来开发了一种新的剧种,这就是后来的京剧。
第2个回答  2020-11-29
追溯京剧发展的过程,绕不开“进京”二字。每当有新的地方戏进京,往往会在京城里掀起新的“时尚潮流”,从昆曲、弋阳腔到秦腔,北京最受欢迎的唱腔总是一浪更比一浪强。而其中最强的一浪,就是230年前的“徽班进京”。

清《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局部),乾隆为母亲做寿时,让外地戏班沿途演出

然而,人们所熟知的“徽班进京”故事,有许多不确切之处。比如,“四大徽班”并非同时来到北京为乾隆祝寿,并且“四大徽班”真正凑齐,最早应在清嘉庆八年(1803年)。

徽班进京的真实过程是什么?又如何影响了京剧的诞生?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当然还要从230年前那一场空前盛大的祝寿说起。

进京祝寿的徽班只有一个?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也就是230年前,恰逢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清廷的大员们都要给皇帝祝寿,不但要送厚礼,而且还要送戏来京都祝禧。当时的闽浙总督伍拉纳联合江南管盐务的官员,将在南方戏剧中心——扬州演出的规模最大的徽班三庆徽送到京城来为皇帝祝寿。

祝寿的徽班只有这一个吗?对!但过去不是说“四大徽班”来京祝寿吗?这说法并不准确,当时进京祝寿的确实只有三庆徽班。舒仲山《批本随园诗话》载:

……适于五十五年(1790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

上文中提到的先大人为伍拉纳,作者舒仲山为伍拉纳的儿子,他的记载当是第一手资料,所以,三庆徽班第一个进京这个说法,应该十分可靠。何况,其他诸多写班社和伶人的书籍也这么论述,如成书于道光年间的杨懋建著的《梦华琐薄》记载:

……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禧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

而后进京的徽班,并非四喜、春台等徽班,而是四庆徽。乾隆乙卯(1795年)本《消寒新咏》记白斋居士所作《咏四庆徽诸艺人诗前小序》载:

余闲暇时,常寄情歌馆……辛亥秋(1794年)阅四庆徽部剧,颇为惬意。

紧接着来到京城的,是五庆徽班。《消寒新咏》四卷,据问津渔者胡祥龄咏诗序文说:

余与二三知己,把酒寻芳于深柳堂前,临春阁里,酒酣兴旷,特少丝竹之音,终非快事,闻五庆徽部,啧啧人口,即借彼笙歌,大开局面。

在进京的徽班中,仅有三庆徽明确记载是在乾隆八十大寿时进京祝寿的,四庆徽、五庆徽均是后来才来到北京。那么,第四个进京的徽班是什么时候来的呢?其实,在“四大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29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
第4个回答  2020-11-29
京剧是由其他的民间的剧种聚集,在京城通过京剧大师们与京城的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新剧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