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力量的源泉??

如题所述

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对这一重要论断,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文化发展的唯一源泉。物质决定精神,社会生活是精神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追溯文化的起源,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操,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都源自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就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的、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离开人民生产生活,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就会丧失发展生机与活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文化创作生产提供了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的情感和新的精神,广大文化工作者只有到群众中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到唯一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挖掘素材、提炼主题、汲取灵感,才能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表现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毫无疑问,必须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反映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展示普通群众的美好生活,特别要始终把热情讴歌亿万人民在推动社会进步中进行的伟大创造、展现出的时代精神和风貌,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创作生产的主旋律。二是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力量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就是一代代中华儿女薪火相传、不断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依靠亿万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全社会的力量,我国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创造了中华文化新的辉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既是文化的享受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新形势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实现文化繁荣发展。
  第三,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检验是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纵观文化发展史,每一种文化样式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受众的需求、消费的扩大,总是在不断适应大众、满足大众需求中实现的,而受众需求的不断扩大又引导和促进着文化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保障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当前,人民群众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购买渠道便利的要求、进行文化活动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要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件文化产品、一项文化服务,如果群众不满意、不认可,一定难以在市场上持久立足,一定难以发挥应有效益。如何让更多文化产品和服务经得起群众评判、市场检验,扩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的问题。我们要按照《决定》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17
三磷酸腺苷,也就是常说的ATP,它是生物能量的直接来源。通过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的大量活跃化学能,可以直接被细胞利用。就象肌肉那样,肌细胞里的线粒体特别发达(ATP主要是线粒体产生的),所以肌肉越发达,力量越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03

朋友的鼓励和信任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6

“稀缺”原理的2个力量源泉

第4个回答  2019-01-25
思想意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