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电费2012-7月份要涨了吗,怎么个发布通知网上也没有

如题所述

  上海水费还没消息,但上海居民阶梯电价实施方案已经公布,将按年度方案于7月1日起实施。市发改委表示,第一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年0-3120度(含)的用电量,在此范围内用电价格不变。今年7-12月暂时按照半年为期限实施,即今年后半年户用电量在1560度以内,用电价格不变。

  此外,根据听证会等渠道得到的意见,也对方案进行了部分调整。如分时电价加价水平不再是原来的“一刀切”,峰时电价加价水平比原来提高,而谷时电价加价水平比原来降低。规定户籍人口为5人及以上的家庭,可申请每户每月增加100度的阶梯电量基数。

  实施:

  从8月抄表时起实施

  实施阶梯电价后,当前按月抄表并结算电费的方式不变,当累计电量达到阶梯电量年度分档基数临界点后,即开始实行阶梯加价。市电力公司也将在每月的电费账单中标明用户年度累计用电情况。

  上海居民阶梯电价将从7月1日起实施,即8月份的抄表起实施。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规定,本市居民阶梯电价分为三档,第一档原则上覆盖80%的居民用户,第二档覆盖95%。

  上海阶梯电价听证会时共提供了三套方案,为月度方案、季节性月度方案和年度方案。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沈念东介绍,上海居民阶梯电价按照年度方案实施,因为该方案能很好地考虑上海的季节因素,操作性也比较简单明了。

  本市听证参加人曾表示,上海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这个第一档用电基数是可以确保80%的居民不加价,但以后可能无法保证,是否可以提高用电基数。

  对此,昨日上海发改委称,国家发改委也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第一档电量并非一成不变。

  加价:

  峰时加价提高谷时降低

  由于分时电价加价水平不同,市电力公司电脑系统改造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在具体操作时,峰、谷时段不同加价预计要从今年10月起开始实施。在尚未实施的7、8两月,对于可能出现的个别跨档用户,超出部分即按未分时电价加价标准计算。

  据悉,第一档电量电价不作调整,并且3年内保持基本稳定。

  听证会时,不少人认为原来峰谷电价“第二档同时加0.05元,第三档同时加0.3元”不合理,这样谷时电价将不再是“半价电”。对此,市发改委表示,正式实施后,峰时电价加价水平比原来提高,而谷时电价加价水平比原来降低,保持当前峰、谷电价2:1的比价水平。

  特殊家庭:

  多人口家庭增加电量基数

  根据昨天公布的实施方案,本市户籍人口多的居民家庭,具备分户条件的将尽量分户分表。不具备分户条件的,户籍人口为5人及以上的家庭,每户每月增加100度的阶梯电量基数。户籍人口为7人及以上的家庭,也可以选择按照每度电2.4分钱加价计费。由于电力公司无法掌握居民家庭户籍情况,符合上述情况的居民要自己到电力公司进行申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8
按现在每月每度0.6元,计算下面几种情况:
1.估算,如一月用700度电,计算调整后每度为多少元?
较之前多付出:(140度×0.05元/度+300度×0.3元/度)/700度=0.14元/度
所以调整后为每度电费为(0.6+0.14)=0.74元;
2.同样算出每月若使用800度、900度时的平均电费为0.76元/度、0.78元/度;

因此,大家也可以看下咱们几户每月实际的平均电费。

之前的电价计算是按照房东给出的0.6元标准,而实际为白天0.617元/度(6:00-22:00)、夜晚0.307元/度(22:00-6:00),可能之前实际使用的平均价格低于0.6元/度,不然,房东岂不是要做赔本买卖。

国家政府的电价调高(变相的多收取人民的劳动果实),我们可能无能为力;但不想再接着被二层搜刮,我想如果要维护自己的利益,需要自己的争取:
1.跟房东好好谈谈,根据实际的使用价格定位,否定漫天要价,但标准我想比较难定;

上海市详解电价调整计算方式
2012-4-28 8:32:39  国际能源网
  “根据公布的3套方案,如果这个月我家用电300度,算是第二档,那么计价方式就是每度电都要加价0.05元吗?这样的话这个月电费支出要增加15元,太厉害了吧?”在发改委公布了阶梯电价调整方案之后,市民张女士打来电话询问记者究竟如何计价。据记者在小范围内的调查,像张女士这样陷入误区的市民并不在少数。记者注意到,根据市发改委公布的方案表格以及具体表述,的确容易令市民产生疑惑,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发改委相关负责人。
  阶梯电价计算方式存误解
4月26日,市发改委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提出了3套阶梯电价调整的听证会方案,方案一经公布便引发市民热议。商报记者也接到了不少市民打来的电话,不过,多位市民表示对3套方案并没有完全理解,如果实行阶梯电价,未来的电费计算方式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根据市发改委公布的3套方案,以第一套方案为例,公告中的表述是:“方案一:月度方案,即按月设定阶梯电量基数。按照《指导意见》80%和95%的覆盖率指标,本市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式电价,第一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0-260(含)度的用电量,这部分电量保持当前价格水平不变;第二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260-400(含)度的用电量,这部分电量每度电加价0.05元;第三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超过400度的用电量,这部分电量每度电加价0.30元。”
  “按照这个说法,用电量如果归类在第二档了,就要按照每度电都加收0.05元来计算了,比如这个月用电量300度,其中200度是平时段,100度是谷时段,那就是200度电按照0.667元/度计算,100度电按照0.357元/度计算?”市民张女士说,按照这样计算将多支出电费15元。
  记者注意到,根据方案一,张女士的电费计算方法似乎没有问题。
  不过,也有市民理解认为,“应该是增量部分加价,比如300度用电量先减去260度的基本用电量,剩余部分加价计算。但是这又产生一个问题,增量部分究竟是算平时段还是谷时段的呢?”在一些网站的论坛上,记者也看到了诸如此类的疑惑。
  发改委称仅超出部分加价
  昨天,记者就市民的上述疑问咨询了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公告中的表述和表格内容的确容易令市民产生误解。实际上,如果实行阶梯电价的话,电费计算方式为:总电量根据分时电价照旧计算,增量用电部分再加价计算,如果在二档范围内则0.05元/度,如果在三档范围内则0.30元/度。
按照这一说法,出现的几种情况如下:
1、如果用电量260度以内,则按照现行的分时电价计算电费,白天0.617元/度,晚间0.3075元/度。
  2、如果用电量为300度(假设平时段用电量200度,谷时段用电量100度),则属于第二档。计算方法是200度×0.617元/度+100度×0.307元/度+(300-260)×0.05元/度=156.15元。比现行方案多收了2元钱。
  3、如果月用电量是500度(其中白天300度,夜间200度),则有140度电在第二档,有100度电在第三档,计算方法是300度×0.617元/度+200度×0.307+140度×0.05元/度+100度×0.30元/度=283.6元,比现行方案多支付37元。
  “可见,超过400度电以上的部分支出增加较多,因此用电量越多付出的电费越高。这也符合此次调价节能的初衷。”发改委负责人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