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被削官夺爵已无反抗能力,为何雍正还要杀死他?

雍正为何杀年羹尧?

主要有四种说法。但其中两种说法较为可信。

康熙末年,九子夺嫡成为清朝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雍正即位后,也发生了很多事,至今成谜。暂且不说雍正如何对待他的一帮兄弟,单说雍正皇帝的大舅哥年羹尧被处死,一度被认为是历史之谜。按理说年羹尧帮助雍正争位,而且又是皇亲,为何被杀呢?

卸磨杀驴说?

年羹尧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一位进士,并非纯粹的武官出身。不过年羹尧能打,参与了康熙年间的对外战争,因此得到康熙的赏识。后来雍正继位后,也得到了雍正的赏识。年羹尧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可以说年羹尧集高官厚禄于一身,地位十分显赫。而且年羹尧的妹妹还是雍正的妃子,真正的皇亲。

当然年羹尧并非因为皇亲而得到高官,年羹尧的确是一个能打的将领,他平定西藏乱事,率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立下了大量战功。年羹尧取得战功后入京汇报,受到雍正的极高礼遇,可以说位极人臣,但为什么第二年就被雍正削官,还列了92条大罪,赐他自尽?

关于年羹尧突然被杀,至今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年羹尧参与了雍正皇帝夺嫡的活动,雍正帝继位后,年羹尧遭猜忌被杀。对于这一说法,又是关于雍矫诏继位的事,而且年羹尧参与其中。年羹尧受雍正指使,率军威慑十四皇子胤禵,使十四子无法兴兵夺位。因此雍正登基后就对年羹尧进行赏赐。有人说这是雍正欲擒故纵,等待时机成熟时,再卸磨杀驴。因为年羹尧知道篡位内情,必然要被杀。

但这一说法并非成立,首先近现代以来很多学者,认为雍正继位名正言顺,的确是康熙指定的接班人。而雍正继位时,年羹尧在西北带兵,他没有机会参与改诏夺位。即使雍正夺位,年羹尧也不知道具体内情。

居功自傲说?

对于年羹尧之死,有人认为年羹尧居功自傲,根本没把雍正和大臣们放在眼里,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而且年羹尧还任人唯亲,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甚至用人权力他一人说了算,被人称为“年选”,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年羹尧集团。

年羹尧自以为立了大功,因此在雍正面前也没有尽人臣之礼,甚至藐视皇权,有拥兵自重之嫌。而且按照清朝的制度,皇帝派来的人宣旨,无论官职大小,大臣都要尊重接待,还要行三跪九叩大礼。但雍正两次下诏到西宁,年羹尧竟然“不行宣读晓谕”。

更为放肆的是,年羹尧与督抚、将军往来的行中,擅自用令谕,而且语气还模仿皇帝。更让雍正生气的是,年羹尧曾向雍正呈上了他出资刻印的《陆宣公奏议》,雍正皇帝看后,本想为这本书写序言,但没想到年羹尧竟然以不敢“上烦圣心”为借口,替雍正皇帝拟了序言,如此胆大妄为,僭越无度,雍正肯定起疑心。

即使年羹尧再恃功自傲,但并没有谋反的证据。而且当时来看年羹尧的确立了大功,他犯的这些罪行,雍正顶多撤他的职,也不可能有杀头之罪?

民间传说?

对于年羹尧的死,民间也有说法,虽然只是传说,并不足以相信。这一传说就是“虎人年家”。1725年,有一野虎跑到京城年羹尧的府里,清军赶来将虎杀死。但据说年羹尧出生时有白虎之兆,就认为他是白虎托生。现在老虎死在年家,虽然是被捕杀,但这件事发生后,雍正帝便动了杀死年羹尧的心思。但这一民间传说,根本就是谣传,以雍正的性格根本不可能这样做。

误写文字说?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年羹尧死于文字狱。雍正三年二月,日月合璧,五星连珠,年羹尧向雍正表示祝贺,他在写奏折说,本想用“朝乾夕惕”赞美雍正皇帝勤于政务,但年羹尧却不小心把字写错了,让雍正皇帝很生气,动了杀心。

究竟如何写错的,有资料记载将“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如果这样写,语义并没有多少区别是,从文法上看,也没有错误。还有人说,年羹尧写成了“夕阳朝乾”,这就说不通了。因此,雍正以此为借口,治年羹尧的罪:年羹尧并非粗心者,将朝乾夕惕写作夕阳朝乾,是“直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归之于朕耳……谬误之处,断非无心”。此说在《清世宗实录》有所记载。

雍正以此为借口,让大臣列举年羹尧的罪行,刑部拿出92条大罪,应当凌迟处死,但雍正最终让年羹尧自尽。

年羹尧作为进士出身,他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谋反称帝说?

在古代,像年羹尧这样的大官,只要是不谋反就不会被杀头。现在很多文章在探讨,为什么年羹尧不谋反?还举了很不可能的因素。其实年羹尧的确想过谋反,而且还密谋过称帝。

年羹尧在西安总督府时,逢五、逢十都让文武百官在辕门坐班,辕门、鼓厅画上四爪龙,吹鼓手着蟒袍,与宫廷相似。他甚至还让雍正派来的侍卫牵马。据说,年羹尧偷偷在家穿过龙袍。这些迹象都表明,年羹尧有当皇帝的嫌疑。

《清代轶闻》中记载,年羹尧被削兵权后,“当时其幕客劝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观天像,浩然长叹曰:‘不偕矣’,始改就臣节”。可见年羹尧有过谋反之心,只因天旬不谐才作罢。

但乾隆年间萧夔在其《永宪录》中这样记载:“年羹尧与静一道人、占象人邹鲁密议称帝之事。”可见年羹尧曾想称帝,此事必然被雍正所知,其被杀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8

雍正皇帝一手把年羹尧提拔到封疆大吏的位置上,更是视他为心腹,军政大事、官员任免等大事,多疑的雍正都会听取年羹尧的意见。

作为从皇子时就跟随雍正的年羹尧,深得雍正的信任,在雍正登基这件关键事件上,年羹尧在西北接替皇十四子,稳定朝局,助力雍正顺利登基。雍正荣登大统后,又顺利平定西北叛乱,为大清解决了后顾之忧。

上有雍正保驾,中有军功支撑,下面还有麾下士兵力挺,年羹尧在雍正一朝一时风光无两,无人敢惹。

古人说,福祸相依,一点不假,彼时的年羹尧犹如没有笼头的骏马,脾气见长,为所欲为,骄纵之气一天比一天盛。

最终,年羹尧张狂到雍正身上。雍正赐给他三尺白绫,褫夺官职、爵位,并杀三族,一代功臣就此断片,永无后续。

按说,年羹尧和雍正在这么多年的相处中,除了上下级的关系,应该也积攒了深厚的友谊。在多疑的雍正的信任名单里,应该有年羹尧的名字,为何在对其削官夺爵后,没有放其一马,让他了此残生呢?

一是年羹尧掌握了雍正太多的秘密。年羹尧是雍正的心腹,雍正在九子夺嫡中,除了表面上的风平浪静,肯定干了很多不为人所知,也不能为外人道的暗事,仅凭这一点,如果是受到打击的年羹尧出头揭露雍正,那雍正极有可能都不是“正统”,雍正的麻烦就大了。

二是年羹尧能力真的很强,在他的小团体中,年羹尧是很讲义气的。

年羹尧带兵,很舍得为手下争取权益和福利,以致于他的军中只听年羹尧的,雍正发话都不好使。年羹尧的这种行径,无论哪个皇帝都不愿看到的。如果放年羹尧生路,他如果死灰复燃,大清的头顶就会多一片阴霾,以前年大将军多有军功,后面就会有多少麻烦,这就是君王对大臣赶尽杀绝,诛三族、九族的原因所在。虽然残忍,或许对君王来说,也是无可奈何吧。

第2个回答  2019-11-18
提起年羹尧,人们就会想起血淋淋的血滴子,因为在传说中,年羹尧总是用血滴子残酷地杀死雍正的对头。然而在为雍正除掉许多对头之后,年羹尧也没有得到好下场,最终被雍正所杀,但雍正为什么要杀掉年羹尧呢?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说法。
第3个回答  2019-11-19

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大热,使得雍正皇帝被塑造成为勤政、爱民、简朴、宽仁的一代君王。剧中的年羹尧有能力、有魄力,但狠毒有余、胸怀不足,且贪婪成性、结党营私、滥杀大臣,甚至对皇帝不恭,雍正皇帝是忍无可忍迫于重臣和舆论压力不得已赐他死。

电视剧有些有历史依据,但也有不少是属于杜撰的成分。真实的历史里,雍正皇帝没有这么完美,年羹尧也没有这么不堪。

还原年羹尧被杀的真相,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从年羹尧的角度

因为他仕途太过顺利,缺少人性人格上的磨砺,这导致他很容易突破自己的本分。

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官位最高至湖广巡抚,是正宗的官二代,书香门第出身,年羹尧二十一岁中进士,可见学问相当出色。并不是电视剧里说的是雍正的包衣奴才。

年羹尧仕途很顺利,康熙四十八年就升了四川巡抚,成为朝廷的重臣。这时的年羹尧还不满三十岁,能力出众毋庸置疑。康熙年间的年羹尧就屡立功勋,到康熙六十年,升年羹尧为川陕总督,成为掌管国家一方的封疆大吏。

年羹尧的巅峰在雍正朝,雍正元年至二年,年羹尧任平叛西北罗卜藏丹津的大将军,一举剿灭叛军。

消除了西北患乱,雍正王朝开局一片大好,雍正也能腾出手来做他想要做的改革了,所以,对于雍正来说,年羹尧是不可多得的能臣,对年羹尧的封赏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原本是二等公的年羹尧被加封一等公,另赏其子年斌子爵爵位,封其父年遐龄一等公加太傅衔。年羹尧本已统管西北,还可以节制云南,这时的年羹尧,可以说是雍正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

雍正公开说,要说朝廷能有十几个年羹尧这样的人,国家就太好治理了。

到达人生巅峰的年羹尧,居功自傲,骄横跋扈,慢慢地找不到北了。总结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摆不正位置,无人臣之礼。在皇帝面前“箕坐”,认真说这叫大不敬。对皇帝尚且如此,对其他官员和下属,可想而知了。

第二是结党。年羹尧选用官员,朝中都有专属名词了,就是“年选”。年羹尧排挤异己,在西北的官员任用上,年羹尧基本就是一手遮天,连皇帝的话都没用。

第三是贪污受贿。雍正一朝,可以说是有清以来最廉洁的一朝,年羹尧却能贪污受贿几百万两银子。就这一点,雍正也断不会容忍。

第四是政治分裂。年羹尧几乎弄成了所有王朝都忌讳的朋党,造成非年选官员的强烈不满和反弹。若不及时制止,朝廷在政治上将面临事实上的政治分裂。这是任何统治者都不能容忍的底线。

二、从雍正的角度

总体上说,年羹尧平叛了西北,为王朝统治立下不世之功。这个功劳之大是毋庸置疑的。就算年羹尧有种种的缺点,总体上说,是功大于过的。他也没有给王朝造成事实上大的损失。雍正皇帝对这点的认知是到位的,真正让他起了杀心的,归根结底还是年羹尧对雍正的一次次表现出来的怠慢和不敬。

封建王朝,群臣之礼比天都大,臣子面对皇帝,三跪九叩,这是皇帝的威严,皇家的底线,年羹尧突破了这个,除非是皇帝有着无比广博的胸怀,一般都难以宽恕。

让雍正痛下杀手的是年羹尧的一份奏折,他将“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这一下触发了雍正的怒火,其实年羹尧原本就不是个粗心的人,而且他进士出身,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实属怪异,雍正说: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归之于朕耳”。其实这绝不是雍正欲加之罪的托词,小编也认为这是年羹尧的故意,最起码是他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证明。

雍正重办年羹尧,雍正三年十二月,列九十二款大罪,念他之功令其自尽。杀其子年富,夺其父兄的爵位,诸子凡年满十五岁的均发配极边,连年的幕僚比较重要的都连坐斩首,亲属给披甲人为奴。雍正五年,雍正帝赦免了年羹尧诸子。年家元气大伤,从此没落。

年羹尧的问题是多,但他从没有反抗朝廷的意思,也绝无反叛雍正之心,他就是自持功高,享受高高在上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感觉。这个时候的年羹尧很膨胀,也很愚蠢。

雍正可以收拾年羹尧,可以罢他的官,因为他的贪,也可以抄他的家,但对功劳巨大的臣子不但杀之,还连累其父子家人,这种赶尽杀绝,未免让人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嫌。

第4个回答  2019-11-14

关于年羹尧突然被杀,至今说法不一,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年羹尧因为自恃功劳僭越了臣子本分,加上他手中权力太大,不得不让雍正忌惮起疑心,于是被杀。

首先是年羹尧居功自傲说。雍正杀年羹尧并不是毫无证据,据载,年羹尧被抓时,雍正足足列出了他的92条罪状,条条坐实。如“两次恩诏到陕,并不宣读张挂”、“奏折不穿公服拜送,只于私室启发”、“收受题补官员银四十余万两”、“勒索捐纳人员银二十四万两”等。

从这些罪状可以看出,年羹尧位高权重,为人高傲自满,屡次不把雍正的命令放在眼里,藐视皇权,轻视雍正派去宣旨的人;私下培养自己的势力,形成年羹尧集团;更重要的是,他还贪污腐败,数量达百万之多。

其次,是九子夺嫡之说。有人认为,年羹尧当年帮助四阿哥胤禛夺嫡,使其胜出当上皇帝,而关键的是,夺嫡的过程尚且是个谜,民间传说胤禛篡改了传位圣旨,为了保守住这个秘密,年羹尧就必须死。

另外,《清世宗实录》中记载:“直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归之于朕耳……谬误之处,断非无心。”因年羹尧误将“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雍正以此为借口,大臣列举年羹尧的罪行,结果是应当凌迟处死。但仔细想想,对于年羹尧这么大的一个官,拿这么个理由来也太过牵强了,如果是真的,那只能说雍正想治年羹尧的罪很久了。

还有个比较扯的版本,《永宪录》上记载,雍正三年,京城里突然闯入了一只老虎,最后在年家被打死。有大臣说年羹尧出生时曾有只白虎出现在他家,雍正于是认为,此事绝非偶然,是上天要他诛杀年羹尧——“都城人烟稠密,环卫森严,竟无人见虎所由来,亦非偶然矣。”

当然了,虽然我们无法知道为什么雍正一定要杀年羹尧,也许上述版本都是原因之一,总之,年羹尧的高傲性格以及雍正早就有杀他之心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