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是债券风险比储蓄高,那国债和储蓄哪个风险高??

如题所述

国债风险高。

储蓄是一种信用行为,信用具有还本付息的特征。储蓄的还本付息特征使它具有明显的保值性和收益性。

储户将货币资金存人银行等储蓄机构,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保住本金,起到积累财富的作用。如果连本金都保不住,储户是不会参加储蓄的。因此,储蓄的保值性是储户进行储蓄的最低要求,也是储蓄的基本特征;

其次,储户将货币资金存入银行等储蓄机构,经过一段时间,不但要取回本金,还要带来利息,这是信用行为的基本要求。储蓄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储蓄的收益水平。

扩展资料

国债的购买

(1)无记名式国债的购买

无记名式国债的购买对象主要是各种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无记名式实物券国债的购买是最简单的。投资者可在发行期内到销售无记名式国债的各大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和证券机构的各个网点,持款填单购买。

无记名式国债的面值种类一般为100元、500元、 1000元等。

(2)凭证式国债的购买

凭证式国债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其发售和兑付是通过各大银行的储蓄网点、邮政储蓄部门的网点以及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办理。其网点遍布全国城乡,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群众购买、兑取需要。投资者购买凭证式国债可在发行期间内持款到各网点填单交款,办理购买事宜。

由发行点填制凭证式国债收款凭单,其内容包括购买日期、购买人姓名、购买券种、购买金额、身份证件号码等,填完后交购买者收妥。办理手续和银行定期存款办理手续类似。

凭证式国债以百元为起点整数发售,按面值购买。发行期过后,对于客户提前兑取的凭证式国债,可由指定的经办机构在控制指标内继续向社会发售。

投资者在发行期后购买时,银行将重新填制凭证式国债收款凭单,投资者购买时仍按面值购买。购买日即为起息日。兑付时按实际持有天数、按相应档次利率计付利息(利息计算到到期时兑付期的最后一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买国债还是买地方债?现在就手把手教你区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4

储蓄风险更低。

储蓄是一种信用行为,信用具有还本付息的特征。储蓄的还本付息特征使它具有明显的保值性和收益性。

储户将货币资金存人银行等储蓄机构,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保住本金,起到积累财富的作用。如果连本金都保不住,储户是不会参加储蓄的。因此,储蓄的保值性是储户进行储蓄的最低要求,也是储蓄的基本特征;

其次,储户将货币资金存入银行等储蓄机构,经过一段时间,不但要取回本金,还要带来利息,这是信用行为的基本要求。储蓄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储蓄的收益水平。

扩展资料

《国债收益连创新低暗含风险》

近日,全球多个国家国债收益率跌至历史新低。继日本和瑞士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继跌至负值之后,6月14日,德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也跌至负值,为历史上首次。与此同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2012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并且,这种暴跌的势头已经蔓延到了世界其他国家:澳大利亚、韩国、印尼等国家的国债收益率也均降至新低。

数据表明,近期全球有大量投资者涌入债市,购买国债,导致各国国债价格疯涨,收益率大幅下降。由于国债通常被认为是一项几乎没有风险的投资,大量资金投资国债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较弱,避险需求升温,促成国债成为投资者追捧的目标。

究其背后的原因,其一为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其二为多重不确定因素接踵而来,避险情绪加剧。

从全球经济体来看,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受阻,欧洲经济整体持续低迷,新兴市场经济发展变数很大。本以为会强力复苏的美国经济,5月非农就业数据的爆冷让市场大跌眼镜,非农就业岗位仅增加3.8万个,远低于预期的16万个,创下自2010年9月以来的最差水平。

在欧洲,数据显示,欧元区5月份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触及数月低位,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再度下行。新兴市场经济体也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压力。以俄罗斯为例: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以及卢布对美元的大幅贬值,使得俄罗斯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全球经济增长的持续低迷,直接导致了作为经济态势关键晴雨表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走低。

除此之外,美联储何时加息、英国脱欧公投,以及美国和西班牙大选,也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给原本就脆弱的市场情绪进一步施压。6月24日,英国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虽然是否退欧还未最终坐实,但这一结果给全球未来经济走势带来的震荡和不确定性已开始显现。

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预期带来的冲击也不可轻视。虽然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6月15日宣布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但不排除后续加息的可能。面对多重不确定因素,投资者在对市场极度恐慌的情况下,风险偏好快速下滑,纷纷寻找避险资产进行投资以减少损失,大量资金流入国债市场亦在情理之中。

值得关注的是,评级机构惠誉公布的数据称,截至5月31日,全球负收益率国债的发行规模已达到10.4万亿美元。如此大规模的负利率国债,使得全球金融稳定风险加剧。一旦美元加息预期上升,避险资金大幅从国债市场撤出,可能出现大范围抛售国债的情况,从而导致国债价格暴跌,收益率上升。

这不仅会使持有国债的风险增加,还会加大维持市场稳定的成本,甚至积聚债务危机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储蓄

人民网-国债收益连创新低暗含风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16
嗯,这是课本里的内容,从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储蓄风险最低,国债居中,股票最高;储蓄收益最低,国债居中,股票最高。所以,结论是国债比储蓄风险高。

实际上,储蓄和国债都属于超低风险品种。因此,购买国债,收益远高于储蓄,且风险低到可以忽略(虽然欧债和美债的确都出了问题,但不影响我国国债信誉。原因是:我国国情不同,国家很有钱,国民比较穷)。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7-21
第一楼楼主的结论是错误的,这是2012年广东高考题,其答案是国债的风险比储蓄存款的风险要低,其实也难怪,因为平时我们所考虑到的都是风险跟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而国债的收益明显会高于储蓄存款,所以,按照平时的思维,很容易就会以为国债的风险会比储蓄存款要高,但是,这是一种特殊情况,这其实是错误的,现实中,国债的风险是最小的,国债的风险比储蓄存款要低,由于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其主体是国家,而储蓄存款其主体则是各商业银行,所以国债的风险一般来说总是小于储蓄存款的,这其实是2012年广东高考的一道典型的陷阱题,他和现实生活中的知识,以及分析能力联合起来,很多考生往往会选择B项,其实答案是A项,这也警示我们广东高考题与现实联系越来越密切,以后做题时,需要同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广东高考题25)以下是三种投资方式的风险一收益比较示意图,不考虑其它因素,表达合理的是
第4个回答  2012-06-16
两者的风险都非常低,但若真要比较的话,国债的风险要比储蓄的风险低。因为国债风险大小反映了国家的信用状况,储蓄风险则反映了银行的信用状况,一般而言国家信用要高于银行信用(经济危机时,容易发生挤兑,银行容易破产),故国债风险小于储蓄风险。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风险的大小还跟流动性等因素有关。90年代我国国债的利率一度高于储蓄利率,反映出国债风险高于储蓄风险,这与当时的国债市场不健全有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