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为何被称为兵圣?

如题所述

《犬韬》内分十篇,主要论述教练与编选士卒以及各种兵种如何配合作战,以发挥军队效能等问题。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009b3de9c82d158a9d254798b0a19d8bd3e42a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故择选《孙子兵法》的撰写者,兵圣――孙武来指代。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的最高境界,《孙子兵法》力主“伐谋为上”。《孙子兵法》的这种智慧不仅仅用于兵家,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深至中国文化精神,浅至百姓的言谈举止,上至帝王将相的你争我夺,下至普通布衣的人伦日用,可以说都有深深的《孙子兵法》智慧的烙印。

春秋时期齐国人,创作了《孙子兵法》十三篇,被后人尊称为孙子、兵圣。领兵打仗战无不胜,和伍子胥率吴军西破强楚,北威齐晋。

当然他还有一则轶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训练吴王阖闾的宠姬,开始美人们毫不在意,孙子三令五申,最后不顾吴王的哀求杀了带头的两位美人,其他宠姬自然也就不敢再看不起这个人了,认真训练,“虽赴水火犹可也”。

孙武,字长卿,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年轻时阅读大量兵书,约公元前517年南下吴国,受到重用,帮夫差治国练兵、大败勾践,也曾领军占领楚国,几近覆亡楚国。晚年退隐江湖,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d81800a19d8bc3edb580b02898ba61ea9d345a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吴王为考察孙子的统兵能力,挑选了180名宫女接受孙武训练,并由两名爱妃负责卒长之职。刚开始,纵使孙武三令五申重复表明会执行军法,众宫女皆不理孙武的号令,“吾既然受命领兵,就要忠于王事,军法不振何以尽王命。”便将位于卒长之职的两位爱妃斩首,即使吴王阻止亦不理会。众宫女即时变得严肃起来,对军令绝对依从。

孙武治军严谨,军法严明,凭借高超的兵家之道得到了吴王阖闾的重用,此后统帅吴国大军破楚伐齐,使得吴国这个东南“蛮夷”之国威震于中原。

话说孙子被伍子胥引荐给吴王阖闾,通过杀吴王的宠妃得到了重用。吴王阖闾就对孙子很倚重,就深入的讨论《孙子兵法》。有一次,吴王阖闾就问孙子,晋国的大权都被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这六大家族给掌控了,孙将军认为哪一家能够强大起来呢?孙子没有直接回答谁会强大,孙子对这六大家族挨个进行了预言。

孙子说,范氏,中行氏两个家族最先灭亡。为什么呢?因为这两家亩制最小,但收租最高,官吏骄奢,虽然军队庞大,但老是兴兵打仗,长期下去必然会众叛亲离。果然在晋定公时,范氏和中行氏衰落了,六卿变四卿。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e1fe9925bc315c606c66662786b1cb1348547702?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吴王接着问,接下来又会轮到谁呢?孙子说韩魏,这两家也只是比前面的几家好点,但是也只能多苟延残喘几天罢了。当然,最后只剩下赵氏了。赵氏亩制大,税收轻,取民有度,当官的不过分骄奢,百姓也能解决温饱。所以赵氏能顶到最后。

吴王又问,这两个家族衰亡之后又轮到谁家呢?孙子说,智氏。这家跟中行氏、范氏一样,只是稍微好点,但也会重蹈覆辙。在晋出公时,智氏虽然执政,但是被韩赵魏三家联合击败,最终实现”三家分晋“。

《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军事理论专著,也是世界上流传时间最长、传播范围最广、历史影响最大的兵学圣典,享有“东方兵学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经”等美誉。

自问世2500多年来,《孙子兵法》受到古今中外兵家、学者的推崇。在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如韩信、曹操、诸葛亮、岳飞等,都从《孙子兵法》中汲取智慧,用以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孙中山曾评价道:“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两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为中国的军事哲学”;毛泽东也常提孙子,他高度概括地指出:“孙子的规律是科学的真理。”不仅如此,《孙子兵法》对世界军事思想史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它的出现不仅比古希腊希罗多德、色诺芬和古罗马弗龙廷的军事著作都早,而且更具体、更有学术价值。所以早在唐代,《孙子兵法》就流入日本、朝鲜,1660年则有了日译本;18世纪60年代,它传入欧洲,于1772年被法国神父约瑟夫阿米欧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此后,英、德、俄、捷、朝鲜、希伯来等多种文字的《孙子兵法》在世界各地广为流行,受到高度评价。拿破仑在戎马倥偬中,仍手不释卷地批阅《孙子兵法》;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后《洛杉矶时报》记者采访美国总统时,发现布什桌上摆着两本书:一本是《凯撒传》,另一本就是《孙子兵法》。

兵圣孙武,孙武初出茅庐时给吴王阖闾讲述兵家大道,深受吴王赏识,然而,吴王对他的实际作战能力表示怀疑,也对他能否统帅三军表示怀疑,就用女人练兵戏谑他!没想到孙武毅然接受了用女人练兵的测试,于是阖闾故意给他弄了一些娇生惯养的宫女操练,并找两个宠妃带领!孙武在上面三令五申,宫女嫔妃在下面嬉笑打闹。于是孙武就将两个宠妃依军法斩首,就算吴王派人来说情也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坚决斩首阖闾宠妃。这一幕让下面的宫女看得心惊肉跳,再也不敢胡闹,认真听孙武号令训练,一段时间之后还真让孙武练出了一支女兵!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兵圣孙武初次统兵时树立威信的方法――斩杀权贵,杀戮立威!通过斩杀有权有势的人物来树立威信,威震三军,让下属慑服!

《孙子兵法》虽然讲“诡道”,却又远非“诡道”那么简单;它是君子的智慧,而非小人的伎俩。兵家表面上不讲情,不讲德,但最终却是以不情为大情,以不德为大德。《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到:“兵者,国之大亨,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可见,兵家所谓的情并非以个人的好恶为标杆,而是一种超越小我、立足大我的伟大襟怀。从大利大害上来考虑问题,任何的妇人之仁都是不可取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