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上册第六单元温故知新教学反思

如题所述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出去听课或者自己上公开课,很少有老师上复习课,认为上好复习课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很深厚的功底。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对于复习课的教学存在很多困惑,上复习课时往往只是把知识点再罗列一遍,冷饭重炒,然后就回归到了过去的“题海战术”,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没什么实效。
3月14日上午,我有幸到晋江实验小学听了董莉莉老师的公开课——《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听完她的课以及其他老师的评课,我顿时茅塞顿开。复习课的首要任务是“温故”,温故重在补缺补漏,补的是那些学生容易遗忘、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其次是“知新”,将旧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纳入新的知识框架,构建新的知识网络。这一点莉莉老师做得很好,她首先让学生回忆了与圆柱圆锥有关的知识,没经过整理的知识点显得杂乱无章。于是莉莉老师便让学生合作交流,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整理的思路,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完善知识体系,并动笔梳理出来。最后,各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整理结果。看了学生的成果,我在心里不由地为他们拍手叫好,有用图文结合法整理的,有用网络图法整理的,有用列举法、列表法整理的……原本乱七八糟的知识点一下子变得有序,变得有条理了。真的不能小瞧了我们的学生,于是我也下定决心要让我们班的学生有一次这样的体验,让他们学会自己梳理学过的知识。
当然,复习课除了“温故知新”还不够,还应“提高能力”,“提高能力”才是复习课的落脚点和归宿。能力的提高需要适当的练习,但不是以练代讲,而是要联系实际生活,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练习。莉莉老师给出了一个圆柱,一个圆锥,让学生联系生活自己编题,自己解决,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除此之外,复习课上不能一视同仁,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应该给予层次不同的练习,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的知识重现,也不是简单的做一些练习,要加强综合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复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更多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摸索,同时要结合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复习课走向实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