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矜者自大,刚愎者无知,有才的人为什么总会自高自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3
庄子有一句话叫:“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这个道理就像是“人不患其不知,而患其知”的道理,对于人生来说,我们不缺乏了解自身长处的眼光,但是缺乏的是了解自身长处应该停留的地方,所以世人总是在看到自身优势的同时,而犯自以为是的错误,拿着片面的优势耀武扬威。

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一种人,并不是没有任何才能,而是当他知道自身具备某些片面的才能之后,就拿着自己的才能自以为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它所具备的才能,不仅不能成为人生的优势,反而会成为人生祸患的根源。

因为当无法收敛优势锋芒的同时,优势的锋芒必定也会伤及自身。

《列子》之中就有一个“知贤而不自贤”的故事,其中是这样说的:

精神充沛的人往往骄矜自持,孔武有力的人往往奋勇自大,刚愎自用的人不愿意听到别人口中关于自己的过失,正是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具备了相应的优势,所以因为优势而形成过于自大的毛病,这就不是贤德之人所具备的智慧。

而真正有贤德的人都喜欢任用年纪大一些,智慧已经过巅峰但不会乱性的人,这样的人能知道自身的优势,但是绝对不会因为自身优势形成锋芒。

所以对于一个治理国家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找到贤能的人,而不是总是刻意表现自身的才能。

就像刘邦和项羽两个人一样,论及个人能力,项羽的素质以及修养远在刘邦之上,但是正是因为自身的优秀,而养成了自以为是的弊病,最初韩信、英布、范增都曾辅佐于项羽,但是项羽却对他们持怀疑态度。

比如项羽的主要谋臣范增,有许多谋略,但是项羽均不采纳,正如刘邦所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后来范增受到项羽的猜疑,一气之下请求退回乡里,一路上郁闷成疾,快到彭城时发病而死。

从韩信的不受重用,到英布的离开,最后再到范增的离去,而这一切正是因为过度自以为是,有才不用而造成的局面,而这也是导致项羽乌江自刎的直接因素。

而刘邦却刚好相反,刘邦抱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广泛吸纳人才,因为刘邦知道要成就一番大业,就需要唯才是举,举才重用,所以当他一旦有机会,就开展招聘会,公开招聘人才,最后得以战败项羽,更有了称霸为王的结局。

二、
骄矜者自大,刚愎者无知,似乎有才的人都好有自高自大的毛病,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天下第一,无人能及,更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看不到别人的才华,更接受不了别人的建议。

而这样过度自以为是,一意孤行所带来的结果只有两种,第一,是招致杀身之祸,第二则是被别人孤立,而两者带来的结果都是极其恶性的,轻则让自己人生际遇不顺,重则导致自己丧失性命。

所以说了解自己的才能并不算是真正的智慧,当自身能够了解自己的才能应该停留的地方,这才算是真正的智慧。

如果能从正心修身开始,胸怀坦荡的接受别人的错误和正确的批评,放下自己过度主观的狭隘思想,在收敛自身锋芒的同时,避开了自以为是的弊病,在此状态下,自身拥有的优势才能真正的作为人生的加分项,并且为自己所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