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 光

举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例子(越多越好)

(二) 光的反射 平面镜
教学要求:
一、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1.理解反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
2.知道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1.知道平面镜是怎样成像的,会画成像的光路图,知道像的特点,能够证明物和像是镜面对称的.
2.理解什么是虚像.
重 点: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
难 点: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1、平面镜放在阳光下可以在墙上形成一个亮斑,这是光的什么原理?
2、什么叫做光的反射呢?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规律?请大家先阅读课本。
一、 光的反射
1、 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在界面处改变传播方向,回到原来的介质中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各种物体无论是透明还是不透明的都会发生反射现象。例如我们用手电照到玻璃上。当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时,反射光的方向也随之改变。这表明反射光线的位置与入射光线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
问:大家知道光的反射遵循的是什么定律吗?其内容是什么呢?
2、 反射定律
实验证明:光线在反射时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归纳总结:“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问:当反射光线作为入射光线射入时,其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呢?
光路可逆
问:掌握其规律我们就可以应用它。那么,你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利用反射现象的实例吗?
教室里的黑板有毛玻璃制成,
坐在教室前面两边的同学看黑板两侧的字有时看不清
投影器反光镜、屏幕
晚上的亮月也是利用反射光发光的。(前苏联曾经做过试验在空中悬挂一个足够大的反射面,如果成功的话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更加美丽。)
电影用的布做屏幕而不用玻璃镜
问:电影的屏幕为什么不用镜子而用布?
(引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概念)
3、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实验:用小激光器分别照射平面镜和毛玻璃在屏幕上观察现象
光线到任何物体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但是,不同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平滑的表面能使符合一定规则的入射光线被表面反射后仍然具有相应的规则,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又叫做规则反射。平行光线经法线平行的表面反射后,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因此这一方向上反射光就强,在其他方向上没有反射光。
问:漫反射怎样形成的呢?遵不遵循反射定律呢?
如果光线照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时,即使入射光是平行的,由于粗糙表面可以看作无数个法线方向不同的小一平面,法线不平行,因此,反射光线无规则地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但漫反射不是乱反射,仍遵从反射定律。
问:刚才同学们所举出的例子中哪些是镜面反射?哪些是漫反射?

以上我们已经复习了光反射和反射定律。下面我们来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例: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B 镜面反射指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是有规律的反射,
漫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是无确定方向的反射
C 当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30°时,反射角也一定是30°
D 当入射光线与界面成90°角时,反射角为0°

例:下面哪些现象是漫反射引起的( )
A 从不同方向看到光源 B 通过水面看到物体的像
C 晚上看书(在灯下)会看到纸面上发出刺眼的光泽
D 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电影银幕上的像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学中比较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在我们高中物理中主要讨论光滑平面的反射。即反射面是一个光滑的平面,我们把这种镜子叫做平面镜。
二、 平面镜
问:对平面镜大家太熟悉了,我们每天早上都要用到,学校在大厅里放上大的平面镜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再如不知大家有没有玩这样一个小游戏,下课用小镜子照同学的脸,可太阳光有教室外面,你是怎样把光照到同学的脸上的呢?
问:如果被你照的这位同学躲开了,可是还要用小镜子照他,你怎么办呢?
问:实际上大家利用了平面镜对光路的什么作用呢?
控制光路
1平面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
演示实验:用手电照小镜子。
问: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路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电影《地道战》中游击队员使用的潜望镜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那么潜望镜中的平面镜是怎样放置?

值得注意的是平面镜在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过程中并不改变光束的聚散性质
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主要是利用平面镜成像。
问:那么平面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
2.成像规律:
问:假设平面镜前放一点光源,它发出的将在平面镜上产生什么现象呢?
问:如果我们选其中一条入射光线则怎样才能作出其反射光线呢?

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只改变传播方向,而不改变原来的发散性质。因此,平面镜前一物点A,向平面镜投射一束入射光束(发散光束),反射光也是发散光束,它几乎从一个顶点A1发出,人们习惯上总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就认为光是从S1点发出的,但光源A并不在A1点,所以我们把A1点叫做A的像。由于A点并不存在物,所以又叫做虚像。
问:那么,像与点光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关于平面镜对称
问:假设平面镜前放的是物体AB,通过平面镜成像如何呢?
总结: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板书)物和像关于镜面对称
问:你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利用平面镜成像实例吗?
讨论了平面镜成像规律后,我们就可以紧紧抓住其物像关于镜面对称这一特点作有关光路图。
3作光路图的方法
镜面对称法:作物点到镜面的垂直线,在此垂直线上的镜面的另一侧截取与特点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点即为虚像点。
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的特点,确定像点的位置,再补画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例:完成下列光路:已知距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的两点A、B分别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上一点。试用作图法作出通过A点入射光线和对应的通过B点的反射光线。

问:若将B点抬高,则如何完成光路呢?

例:在湖边一座楼房顶上观察湖面上空一点悬浮的气球,直接观察时仰角为30°,观察湖中气球俯角为60°,房顶离湖面的高度为h=10m,求气球离湖面的高度H。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课本P179:(3)、(4)
板书设计:
一、 光的反射:
1、 光的反射:
2、 反射定律:
(1) 三线共面
(2) 法线居中
(3) 两角相等
3、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
二、 平面镜
1、 对光路的控制作用:
只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聚散性质
2、 成像规律:
物像镜面对称
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3、 作图方法:镜面对称法

《光的反射 平面镜》说课:
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复习和新授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内容,会用光的反射解释简单的现象;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法。本节课的重点: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难点是应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法求解有关问题。本节课知识点中光的反射定律是平面镜成像理论基础,也是平面镜作图的理论依据。同时掌握了平面镜成像规律后,又为平面镜作图提供了简洁的方法。
二、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首先从学生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出发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就进亢奋状态。提出问题复习初中所学的光的反射和光的反射定律知识。在复习基本概念(如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和基本规律的同时注意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感觉到复习过程中有新意。
通过分析电影的屏幕为什么不用玻璃镜而用布?提出一个悬念,再通过实验演示引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进行直观展示,然后对漫反射形成进行分析,得出漫反射不是乱反射,它仍然遵守反射定律。并对学生自己举出的实验进行分析哪个实例属于镜面反射,哪个实例属于漫反射。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我编排了两条概念性的例题。
讨论完光的反射和光的反射定律后,提出高中物理中主要研究的是镜面反射,从而引出平面镜的概念,并提出研究平面镜的内容:对光路的控制作用和成像规律。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内容。平面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首先通过演示实验展示,然后提出改变光路的方法,并让学生举例(如:潜望镜、投影器中的反光镜等),激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体现平面镜在生活中的作用。
对于平面镜成像规律的讨论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其规律学生都能复述出,但不一定都理解,此时紧紧抓住光的反射定律,用作图法作出物体的像,这样既及时复习了刚刚学过的反射定律的知识,又使能及时得到了运用,同时又介绍了用反射定律法作图的方法,再由物像间的关系,证明出物像与镜面对称这一结论。引导学生学活会运用镜面对称法进行简便的作图的方法。为了能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以一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作图并进行比较分析哪一种方法简单?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下,体会知识的运用,并逐步掌握作图的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作业布置
1 阅读课文; 2 课后练习.
教后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09
镜面反射:照镜子,水中到影,黑板反光,钻石等珠宝发光,
.........
漫反射
这个就多了..
比如:我们看书,看电影,(我们能看见东西是有反射光进如人眼,大多数都是漫反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1-15
看电影时的幕布,是由比较粗糙的材料制成,那是因为当光射到上面时,光会发生漫反射,可以射如四面八方的人的眼睛,那么,所有人都可以看见电影的内容了。
再比如说擦皮鞋时,为什么擦了鞋油之后,鞋子会更亮呢?原因是它填补了鞋子表面的凹处,使鞋子表面更光滑,发生了镜面反射。
第3个回答  2008-01-14
镜面反射:照镜子,珠宝发光,阳光射到镜子上眼睛会感到刺眼,等等
漫反射:阳光照在白纸上都不会感到刺眼
第4个回答  2008-01-18
镜面:黑板、镜子、水凼
漫反射:电影幕布,台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