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究作业过程怎么写

如题所述

一、设计实践型作业
  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喜欢与他人合作。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将常规的历史书面作业转化为演讲比赛、活动策划、角色扮演、模型制作等形式多样的实践型探究作业,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如,在学习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一课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角色扮演的实践型探究作业,让学生组建成合作小组并搜集有关新文化运动中各个阶层代表人物的图片、言论和著作资料,选定历史人物,创设历史情境,依据角色的个性特点和经典话语来模仿历史人物。表明他们在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大解放运动中的政治立场,以历史情境再现的形式使学生全面深刻地把握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及历史意义。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设计思辨型作业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并成为他们讨论和争辩的话题。为此,教师可因势利导,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思辨型探究作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形成和完善历史知识结构;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层次性和条理性,使其养成辩证思维的能力,树立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进行七年级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思辨型探究作业,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隋炀帝和大运河的开凿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课堂上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和教师的引导,大多数学生的看法则会逐步统一:对于隋炀帝的评价,既要看到其在统治后期的暴虐无道,也要看到他在早期统治的贡献。如,改革吏治、创立科举制、开凿运河、兴办学校、开发西域等。而对于大运河的开凿,一方面,这一举动劳民伤财,加重了劳动人民的劳役负担,另一方面,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中国南北的交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通过完成这种思辨型探究作业,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而且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了客观、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设计拓展型作业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合理地加以拓展和延伸,设计成拓展型探究作业,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将德育也渗透于学生作业之中,通过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对于落实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深化历史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作业的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如,在进行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教学前,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拓展型作业,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查阅资料,以《我与隋唐文化》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在课堂上以组为单位展开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又如,在讲完九年级历史“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一课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在网上搜集有关在近代历史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和重要思想理论及代表人物的资料,而后制作成幻灯片并配上简洁的解说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通过这种作业形式,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和思想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在精心设计与新课标相适应的初中历史探究性作业的同时,教师还要研究建立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作业评价方式。在重视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要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进行多元化、激励式的评价,以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