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去世,为何封棺之前娘家人要见一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各个方面,中华民族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今天我们来讲讲古人留下来的一种丧事风俗,和封棺用的钉子和去世女性有关。

人们去世后会将尸体放在灵床上,但是尸体在灵床上并不会放太长时间,过上两三天,就会将尸体放到棺材里,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入殓。

入殓有很多种叫法,入殓又叫含殓,民间还有一种叫法是上材,入殓的时候也有诸多讲究,有些地方,如果已故之人有直系亲属,或者女性娘家人没能够及时参加葬礼,棺材是不能够封住的,一般等到亲人归来看了最后一眼才能够封棺。

另外,入殓也有大殓、小殓之分,南方有些地区,大殓的时候会用石灰在棺材的内壁上搪一下,另外,还用石灰包将尸体镶嵌在棺材之中,封棺后再用石灰将棺材缝隙抿住,这样能够起到保护尸体的作用。

有些地方是不分大殓、小殓的。不过有一点是通行的,那就是入殓的时候,所有的亲人必须在场,如果已故之人是女性,娘家人一定要见她最后一面,否则棺材是不能够封住的。

这其中有一个说法,主要也是出于亲情,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很多女性在婆家遭到欺负,娘家人之所以见女性最后一面,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女性在婆家遭受虐待,而婆家又隐瞒真相。

古代这样的事情非常多,很多女性在娘家遭到非人的待遇,最后都是草草下葬的,有的媳妇甚至被婆家人谋害致死,因此,这一程序在古代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入殓也是一个非常严肃、庄重的仪式,比如放置尸体的时候,尸体一定要在棺材的中心线上,这在一些地方叫“天落向”,预示后代能够升官发财。

在所有的程序完成后,最后就是封棺材了,这也意味着已故之人和人世永远分开。很多地方封棺材的时候用铁钉,这种钉子又叫“元宝钉”,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四根元宝钉,但大多数人都准备五根,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多准备出来的那根钉子是仪式的需要,这一根钉子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子孙钉”,在封棺材之前,儿孙们需要在子孙钉上分别扣白线和蓝线三根,之后将子孙钉放在棺材上。

这时候执行封棺者需要喊孝子护钉的话,然后执行封棺者在子孙钉上象征性的打几下,这寓意着元宝钉被孝子护住了,伤害不到棺内的人。

因此,在有些地方,就有“护钉”和“躲钉”的说法,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仪式,但这是出于对死者的关爱,也是中国人伦孝道文化的组成部分。等一切入殓仪式完成后,接下来就是下葬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