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作文审题能力

如题所述

提高学生作文审题能力的方法

   

  学生�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如果审偏了,作文就可能�跑题。培养审题能力,就是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题目,明确�作的要求与范围。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将课文的学习与�作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到了�作文的时候,自然就容易些。当前教学中,教师的最大毛病就是将课文的学习与�作脱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一、选题应让学生有话可说 
  教师在命题时,如果选择的题目让学生不知所云,或无话可说,那么,审题、�作难度就大了。题目应从学生生活实际里提炼出来。好的作文题目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产生真情实感,激发�作倾诉的欲望。要出好题,教师平时必须熟悉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从他们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事物中,确定作文的题目,克服年龄、生活原因造成的代沟现象。 
  例如,《这次真的是误会了我》《那一刻,我流泪了》《为中国人而自豪》等,这些题目最容易让学生有话可说,每个人都能�出不同的内容,抒发自己独特的真情实感。 
  二、在学新课时指导审题 
  在学习新课时,导入课文部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教学生审题,既有利于把握文眼,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课文的题目和课文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意思是紧密联系着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好教材”。比如《孤独之旅》�杜小康这位少年的成长过程。题目指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其中的“旅”在这里指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孤独”才是文章的文眼,提示了文中主人公的心理特点,文章在�作时必须通过主人公遇到的打击、挫折等不平凡的经历来体现这个词的内涵。在文章中它的含义有:痛苦、寂寞、恐惧等。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在自主拟题的�作实践中培养审题能力 
  中学阶段的作文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后面两种类型的作文都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出题人提供的大范围或具体材料围绕某个方面自主拟题。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拟的题目看出学生的审题能力。自己拟的题目一定要与内容一致,不能太平淡、范围太大,要有特色,能反映文章的中心或线索,要具体、吸引人的眼球。自拟题目,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题目的要求范围和内容的关系。 
  四、教会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辨析题目的内涵 
  有些作文题目体现了中心,如《妈妈的双手》,它就要求�妈妈的艰辛劳动让双手布满了老茧,或�妈妈温暖的双手伴我成长。《我的好老师》,它的范围大得多,但“好”字也体现了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表现老师各方面的素材中,选取突出“好”的事迹。 
  一种方法是引导学生逐字推敲题目,明确�作的范围和要求。教师可以设计一组组题目让学生辨析。例如,《我最感动的一件事》《那一刻我流泪了》《爸爸太不容易了》,这些题目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终生难忘的事让作者感动,以至流下眼泪。选取的事件必须是最典型的,只不过前两篇要求�一件事足矣,最后一篇可能�一连串在时间上相连、内容上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学生会审这样的作文题目,就应懂得相同的事件可以用在不同题目的文章里,�作的难度相应会降低很多,不会出现为找不到素材而苦恼的现象。这种在题目上有相同点的作文见多了,学生就明白了这样的文章关键点是题目中的哪个形容词,抓住了它,就抓住了�作的精髓,�出的文章自然会中心突出。 
  另一种方法是让学生先阅读一篇短文,教师再出示若干个题目,然后让学生辨析哪一个题目与内容契合。例如,教师让学生读一篇描述小猫乖巧、可爱的作文后,拟以下题目:《我家的小猫》《可爱的小花猫》。通过比较,学生领悟到《我家的小猫》这个题目要求�的内容广,是从介绍小猫的角度�,�哪方面都可以。而“可爱”必须在文中表现出对小猫的喜爱。 
  第三种方法用“由物及人法”审有寓意的材料。审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多为考试时出现,像课堂作文一样,也有审题问题。学生在考试时要认真、仔细地审阅、思考和分析命题者提出的“导语”“要求”,或提供的有关材料。在审有寓意的材料时要学会采用由物及人的方法来�作。面对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作的观点。 
  第四种方法是分析有暗示性的提示语。有暗示性的提示语常出现在话题作文中。话题作文在开放中又有限制,这些限制即所谓的提示语。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人的一生总要与书打交道,在与书的接触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故事发生,之后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请以你与书的交往过程或以对书的思考为内容范围�一篇文章。提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你与书的交往过程”隐藏的限制至少有:(1)要�自己的,不能�他人的;(2)要�出过程,最好是�成散文或记叙文。“对书的思考”透露的信息则有:(1)要以�对书的感悟、体验以及书对“我”的启示教益为主;(2)文体上最好�随笔、杂感或议论文。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证在审题中没有大的失误。 
  审题是下笔�作前很重要的一环,�作水平再高,审题不准,偏离要求,也不能�出符合要求的文章。�作文一定要准确抓住中心要求,认真审题,审题关一过,构思就容易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