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柳斯(芬兰古典音乐家)1903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为什么在当时震惊了世界????

如题所述

  在西贝柳斯的作品中,《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始终是最受欢迎的一部,它是1903年在一位名叫布梅斯特的友人的影响下创作而成的。此时,西贝柳斯正在欧洲各国漫游、拜访和学习,摸索自己今后创作的方向;他的音乐一如既往仍旧充满了爱国情怀,只是变得更加细腻,更加含蓄,并开始摆脱民族主义风格,逐渐融入二十世纪音乐潮流之中。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它也是自帕格尼尼确立小提琴“炫技”传统之后的又一部杰作,对小提琴演奏技巧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却不是一部“炫技”之作,在它那华丽与肆意放纵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坚实的核心与心智所显示出的坚韧。而且这一作品并没有涉及芬兰的神话传说和芬兰的景色,它更像一首蕴涵深意的诗歌,出自西贝柳斯的心灵深处。

  可能是由于西贝柳斯认为协奏曲创作过程和发表都太仓促,所以在首演后立刻收回修订,所做的修改篇幅之大几乎使之成为了一部新的作品。这样,1905年,在里夏德·施特劳斯的指挥下,修订版在柏林做了首演,演出非常成功。我们现在听到的通常就是这一修订版本,而第一版本也偶有演奏。

  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主旋律,是独奏小提琴演奏出的一个哀婉和狂想式的主题,第二主题色彩阴暗,由大提琴和大管演奏。第二乐章是一个柔板乐章,木管乐器演奏出如叹息般的乐声,小提琴唱出哀怨的旋律。然后进入末乐章,一首狂野的舞曲,曾被人称为“北极熊的波兰舞曲”,独奏小提琴的演奏变化无穷,演奏难度极高,而且一个高潮紧接一个高潮,直至结尾一连串辉煌的向上飞掠的旋律。

  这是一部表面上让人觉得冷峻,但内里却激情飞扬的作品,事实上这也是西贝柳斯大部分音乐的突出特点,小提琴大师海菲茨两度录制的这一协奏曲,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海菲茨有小提琴机器之称,其演奏通常强调的是理性,而情感则深埋其中,这样的演奏特别适合西贝柳斯的这部协奏曲,所以在此首先推荐海菲茨的版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16
在西贝柳斯的作品中,《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始终是最受欢迎的一部,它是1903年在一位名叫布梅斯特的友人的影响下创作而成的。此时,西贝柳斯正在欧洲各国漫游、拜访和学习,摸索自己今后创作的方向;他的音乐一如既往仍旧充满了爱国情怀,只是变得更加细腻,更加含蓄,并开始摆脱民族主义风格,逐渐融入二十世纪音乐潮流之中。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它也是自帕格尼尼确立小提琴“炫技”传统之后的又一部杰作,对小提琴演奏技巧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却不是一部“炫技”之作,在它那华丽与肆意放纵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坚实的核心与心智所显示出的坚韧。而且这一作品并没有涉及芬兰的神话传说和芬兰的景色,它更像一首蕴涵深意的诗歌,出自西贝柳斯的心灵深处。

可能是由于西贝柳斯认为协奏曲创作过程和发表都太仓促,所以在首演后立刻收回修订,所做的修改篇幅之大几乎使之成为了一部新的作品。这样,1905年,在里夏德·施特劳斯的指挥下,修订版在柏林做了首演,演出非常成功。我们现在听到的通常就是这一修订版本,而第一版本也偶有演奏。

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主旋律,是独奏小提琴演奏出的一个哀婉和狂想式的主题,第二主题色彩阴暗,由大提琴和大管演奏。第二乐章是一个柔板乐章,木管乐器演奏出如叹息般的乐声,小提琴唱出哀怨的旋律。然后进入末乐章,一首狂野的舞曲,曾被人称为“北极熊的波兰舞曲”,独奏小提琴的演奏变化无穷,演奏难度极高,而且一个高潮紧接一个高潮,直至结尾一连串辉煌的向上飞掠的旋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