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答案

如题所述

2009-2010学年度烟台市招远第二学期初一第二学段测评
语文试卷
一、卷面与书写(5分)
二、积累与运用(22分)
1.给下面加点词注音。
斫痕( ) 湮没( ) 窸窣( ) 久之,目似瞑( )
2.根据注音填写汉字。
lěi_______弱 dù________忌 kuì________伺 海市shèn________楼
3.用下面词语各写一句或几句话。
  (1)孜孜不倦:
  (2)知难而退:
  4.按课文填空。
  (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5)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题。
(1)《绿色蝈蝈》的作者________,是法国著名的____________。
(2)《珍珠鸟》一文向我们展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境界。
(3)《鹤群翔空》一文重点写了____________,主要表现了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狼》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6.名著阅读。
  “我整天为这凄凉的环境而悲痛着,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没有出路,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兽所吞,野人所嚼,就是冻饿而死。当晚,因为怕野兽,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熟。”
   上面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考查。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万千中华儿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骚客把它作为吟咏的对象。
请写出与黄河有关的两句诗。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夸父逐日》回答问题。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
(1)夸父与日逐走 逐走: (2)孔子不能决 决:
(3)犬坐于前 犬: (4)一狼洞其中 洞:
(5)西蜀之去南海 去: (6)吾欲之南海 之:
2.翻译下面句子。
  (1)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2)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译文:
  3.这则神话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仔细想一下,“夸父追日”的比喻义是什么?
  4.这则神话反映了古代人怎样的愿望和意志?
  (二)阅读《登上地球之巅》选文回答问题。
  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但这时风也渐渐变小了,这对攀上顶峰十分有利。他们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王富洲首先说:“同志们,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攻克主峰的任务。氧气没有了,继续前进虽然可能发生危险。但是我们能后退吗?”
屈银华和贡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异口同声地回答:“继续前进!”
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大胆而果断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地攀登。
现在,他们每跨越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时间。高山严重皱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了,他们的行动更加迟缓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继续朝顶峰走去。
越过东面一段雪坡以后,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向右绕至北面的岩石坡继续向上攀登,终于登上了一个岩石和积雪交界的地方。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5.王富洲等人在登峰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6.最后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三位英雄具有怎样的英雄气概?
7.在文段中主要对三个人物进行了_______________描写,请举例说明。
8.文中画线部分是景物描写的句子。请根据你平时对夜色的观察,仿照画线句子试写几句。
(三)阅读《人生三大陷阱》回答问题。
①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来。”
②第一个小偷悄悄地走近山羊,把铃铛解了下来,拴到了驴尾巴上,然后把羊牵走了。农夫在拐弯处四处环顾了一个,发现山羊不见了,就开始寻找。
③这时第二个小偷走到农夫面前,问找什么,农夫说丢了一只山羊。小偷说:“我见到你的山羊了,刚才有人牵着山羊向这片树林里走去了,现在还能抓住他。”农夫恳求小偷帮他牵着驴,自己去追山羊。第二个小偷趁机把驴牵走了。
④农夫从树林里回来,驴子也不见了,就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哭。走着走着,他看见池
塘边坐着一个人,也在哭。农夫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⑤那人说:“人家让我把一口袋金子送到城里去,可我实在是太累了,在池塘边坐着休息时睡着了,在睡梦中把那口袋推到水里去了。”农夫问为什么不下去把口袋捞上来。那人说:“我怕水,因为我不会游泳,谁要把这一口袋金子捞上来。我就送他二十锭金子。”
⑥农夫大喜,心想:“_______________”于是,他脱下衣服,潜到水里,可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金子。当他从水里爬上来时,发现衣服不见了。原来第三个小偷把衣服偷走了。
⑦这就是人生三大陷阱:大意、轻信、贪婪。
9.第⑦段最后的三个词语,分别对应概括了上文哪个事件?
  10.结合上下文,在第⑥段空白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11.这则故事如果换个角度,你还能看出农夫的什么不足?
  12.假如你是那个农夫,遇到这样三个贼,该怎样对付?
  (四)阅读《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回答问题。
  ①小铁上初二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和他妈妈出门,问他去不去,他摇摇头,一个人闷在家里。晚上,我们回到家,他问我:“你发现咱家有什么变化吗?”我望了望四周,一切如故,没发现什么变化。他不甘心,继续问我:“你再仔细看看。”我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倒是他妈妈眼尖,洗脸时一下子看见脸盆和脸盆旁边的水管上贴着小纸条,上面写着脸盆和水管的英文名称。
②我这才发现屋子里几乎所有的地方,柜子、书桌、房门、厨房、暖气、音响、书架……上面都贴着小纸条,纸条上面都用英文写着它们的名称。每一张小纸条剪得大小都一样,都是手指一般窄长形的,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看到。他很得意地望着我笑。不用说,这是他一下午忙碌的结果。我表扬了他。
③那一年,他对外语突然有了兴趣。他就是这样开始外语学习的。他所付出的努力一般是在家里,是默默的。他贴满在家里的那些小纸条,仿佛是安徒生童话中神奇的手指,他抚摸着那些东西,使得那些东西花开般地有了生命,和他对话,彼此鼓励,让枯燥而艰苦的学习有了兴趣和色彩,有了学下去、学到底的诱惑力。
④从小到大,总是有人夸奖小铁聪明。读中学时,他的老师当着班上的同学表扬他,说:“只要小铁想学好哪一门功课,他总是能把它学好。”大学期间,同学们也都认为他很聪明,都说他总是很轻松地就把功课学好了。我应该庆幸的是,小铁一直很清醒。每当别人夸他聪明时,他从来只是笑笑,没有骄傲而忘乎所以。他所要做的就是认真,而且重复,把要学的东西弄得牢靠扎实。
⑤当别人夸奖小铁聪明时,我当然很高兴,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是我很清楚,孩子是以他的刻苦取得他应有的成绩的。
⑥有一次,和另外一所学校的同学开座谈会,有个同学问他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他回答说:“没有别的好办法,就是得学、得背。比如历史,高考前老师带领大家复习之前,我已经把书从头到尾背了三遍了,而且要注意背那些图边上和注解的小字,要背得仔细,才能万无一失。”
⑦那天座谈,我坐在他的身边,听到他的话,我很高兴,比他取得好成绩还高兴。
⑧有一次,他让我帮助他买盏应急灯,说晚上一过11点,宿舍就熄灯了。我劝他少熬夜。他说同学都这样,每个人的床上都有一盏应急灯。应急灯要是妨碍同学了,他会骑上车跑出校园,到学校旁的一家24小时营业的豆浆店买点吃的,就开始温书,一坐就是半夜甚至一个通宵。
⑨虽然,我不赞成他熬夜,但我赞成他刻苦、努力。在智商方面,孩子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的,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外表可能闪闪发光挺好看,但包裹在里面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这重要的东西就是刻苦。
⑩大三的一个晚上,小铁来电话告诉我和他妈妈:“英语六级成绩出来了,我得了89.5分。”他知道做家长的就是一根筋只认成绩,他很遗憾地说:“就差半分,要不就90分了。”这个成绩是他们系里的第一。他的英语四级考试也是全系第一,得了92分。
我忽然想起初二时他贴满在家里几乎每一个地方的那些小纸条。
大四的那一年,他考了托福和GRE,成绩分别是647分和2390分,考得都不错。都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其实分更是家长的命根,做家长的只有看着分才踏实,我也一样,未能免俗。
我再一次想起初二时他贴满在家里几乎每一个地方的那些小纸条。
十年过去了。孩子如今已经在美国继续深造。他的房间空荡荡的,却总能发现在他的茶杯或玩具的背后贴着当年他写着英文的小纸条。就让这些小纸条一直保留着吧,保留着那一份回忆和感情。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4.小铁接连两次问我,我居然都未发现他的杰作。作者在下文交代的原因是什么?
15.请你想象一下,在父母没有回来之前,小铁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等待呢?请用40字左右加以描写。
  16.仔细品读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
  17.文章为什么要多次写到小铁贴在家里几乎所有的地方的英文小纸条?
四、写作(50分)
读了阅读(四)《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你一定对文中多次提到的“小纸条”感兴趣吧,请以《小纸条的启示》为题写一篇文章,全文不少于500字。2009-2010学年度烟台市招远第二学期初一第二学段测评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5分:可按5、3、2分三等判分,特别差者可判0分。
二、22分
   1.2分zhuó yān sū míng
   2.2分 赢 妒 窥 蜃
   3.4分 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即可。
  4.5分(1)各领风骚数百年 (2)荷笠带斜阳 (3)闲敲棋子落灯花 (4)岐王宅里寻常见 (5)上有黄鹂深树鸣
  5.4分(1)法布尔 昆虫专家 (2)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
   (3)鹤鹰大战 勇敢无畏 团结拼搏 (4)聊斋志异 蒲松龄
  6.3分 鲁滨孙 飘流记 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亦可按《教师用书》回答)
7.2分 答案可参考《教师用书》
二、43分
(一)12分
1.3分(1)竞跑,赛跑 (2)判断 (3)像狗似的 (4)打洞 (5)距离 (6)往,到
2.3分(1)他遗弃的手杖,化为桃林。(2)谁说你见多识广呢?(3)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
3.3分 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4.3分 反映了古代人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顽强意志。
(二)11分
5.2分 黑夜,缺氧,寒冷。
6.3分 不怕困难,英勇顽强,坚持不懈。
7.3分 语言、行动(举例与语言、动作描写相对应,说明有道理即可)
8.3分(形式基本相同,描写合理,语句通顺即可。)
(三)9分(9题3分,其余题各2分)
9.农夫没有看住山羊,被第一个小偷偷走了这是大意;农夫听信了第二个小偷的话,并恳求小偷帮他牵着驴,是“轻信”;农夫相信第三个小偷说一口袋金子掉进水里的谎言,并下水打捞,是“轻信”和“贪婪”。
10.答案不求统一,能照应上下文即可。示例:正因为别人偷走了我的山羊和驴子,上帝才赐给我幸福。
11.答案不求统一,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农夫缺乏反思心理,在驴子被骗偷走之后,他应该对第三个小偷的话引起警惕,可是他没有,他还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12.略,写出自己的想法则可。
(四)11分(15题3分,其余题各2分)
13.父亲回忆了小铁从小到大刻苦求学的经过。或小铁刻苦勤奋,取得了学业上的成功。
14.每一张小纸条剪得大小一样,都是手指一般窄长形的,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看到。
15.围绕激动、渴望表扬的心情去写即可。
16.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铁焕发了学习的热情以及贴字条这种学习方法的实际作用和神奇功能.
17.文章多次写到小铁贴在家里几乎所有的地方的英文小纸条是为了突出小铁学业上的每一点成绩,都是与他刻苦勤奋分不开的。
四、50分评分标准自定。
说明:主观题答案意思对即可给满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4
六年级语文(90分钟)

一、按要求完成字词句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8分)
dànɡ dí wú ɡū   pú sà zhànɡ ài

xī shēnɡ    piāo yì   tuì sè yùn cánɡ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成语。(8分)
神( )气( ) 前( )后( ) ( )耳欲( ) ( )人不倦
水( )石( )( )而( )步 银 ( )素( ) 深 ( )熟( )
3.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3分)
悄然无声(qiāo qiǎo) 望洋兴叹(xìnɡ xīnɡ) 炽(zhì chì )热
如痴如醉(chī zhī) 情不自禁(jīn jìn) 蝙(biān biǎn)蝠
4.在括号里填写形容 “笑”的词语。(6分)
(1)受到别人的( )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 己看轻自己。
(2)当别人与你说话时,你 应该面带( ),这是一种礼貌。
(3)赵本山在春节联欢晚会 上的表演引得大家( )。
5.根据要求写句子。(2+2+2+2分)
(1)孙陵听不进忠言劝告,你可以用“ , ”
来奉劝他。(填名言警 句)
(2)默写孔子的名言:
(3) 《三亚落日》中“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 ”这句话写得生动、有趣。请你也发挥想象,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一写月亮,或云、海、小溪、花、树……(选择其中一个)。

(4)在《山谷中的谜底》中,旅行者由雪松感悟到: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生活中,你一定也有不少感悟,请你写一句这样有哲理的话: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在本学期的课文中,我们领略了长江的丰采:你用纯洁的清流, ;你用磅礴的力 量, 。 饱览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在夕阳的余晖中,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 ,醉醺醺地 。欣 赏了烟台的海独特的魅力:冬日凝重,春日 , 夏日 , 秋日高远。
2.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 ;但是香气却 ,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 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
, ,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3.福楼拜告诉莫泊桑才气就是 ;苏格拉底让学生通过 摘麦穗懂得机不可失, ;刘老师放飞“理想的 风筝”让学生明白 ;孔子教育学生认识水 有德行、有 、有 、善施教化,希望学生 做个像水一样的 。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七月的新疆阿勒泰草原上鲜花盛开。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从草原的四面八方赶来,为老人过母亲节。我与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一道,接受老人家的祝福。老人亲吻着我的手背,用汉语说:“祝你幸福、快乐、健康!” 这时候,我看到阿尼帕妈妈有着一双慈祥善良的眼睛。
来自6个民族的180多口人唱起了优美动听的哈萨克民歌:“我在很远的地方想着您,哪怕是在天涯海角,也忘不了呀我的母亲,有母亲的人永远不会老,母亲啊母亲,我们想念您……” 阿尼帕妈妈在歌声中,给我讲述了她收养10个孤儿的往事。
1970年的冬天,邻居牙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未成年的孩子。虽然这时阿尼帕妈妈自己已是6个孩子的妈妈了,全家只靠着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艰难生活,但她想都没想,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
1977年10月,北疆的深秋寒风刺骨。一天,阿尼帕妈妈在街边看到一个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的回族小姑娘,她心疼地把这个“野孩子”带回家,给她吃了一盘拌面,又给她洗澡,把她头上的脓血一点点地擦掉。以后,阿尼帕妈妈每天都带着这个小姑娘去医院换药。两个月后,小姑娘长出了浓密的黑发。她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妈妈,我终于有头发了!”
就这样,阿尼帕妈妈自己有9个儿女,却先后收养了10个孤儿。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每天,阿尼帕妈妈做好饭后,总是离锅远远的,一碗稀稀的奶茶,再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春天,阿尼帕妈妈去挖野菜;秋天,她去捡麦子、拾土豆,换些面粉给孩子们吃。她还在食品厂找了一份清洗羊肚和羊肠的工作。每天清晨,做好孩子们的早饭后,阿尼帕妈妈就来到河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双脚常年浸泡在雪山上融化的冰水里……
尽管日子过得清贫,但每个孩子都享受着家的温暖。对于收养的孩子,阿尼帕待他们比亲生的还亲。卡丽曼说:“有一年,妈妈买回一条淡绿色的裙子。我是大女儿,又是亲生的,从没穿过裙子。可妈妈却把裙子给了收养的索菲亚。我伤心得大哭。妈妈说,你是大姐,要让着妹妹。”
听了阿尼帕妈妈的故事,我百感交集。时光流过四十多年的艰辛,阿尼帕妈妈始终用一个母亲的胸怀和韧性,锻造着全家人的快乐。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坐在老人膝下。这个时候,是阿尼帕妈妈最幸福的时候,那张饱经沧桑的脸笑成了一朵雏菊。调皮的索菲亚这时会故意问:“阿妈,您对哪个孩子最好?”阿尼帕妈妈总会哈哈大笑:“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中, 个是亲生的, 个是收养的,他们来
自 个民族,现 在这个大家庭共有 口 人。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1)百感交集:
(2)饱经沧桑:
3.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2+2分)
(1)时光流过四十多年的艰辛,阿尼帕妈妈始终用一个母亲的胸怀和韧性,
锻造着全家人的快乐。

(2)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4.文中重点写了阿尼帕妈妈收养孤儿的两件往事,一件是
,另一件是 。(4分)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里打“√”。(4分)
(1)“她想都没想,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是说阿尼帕妈妈收养邻居的
孩子没有经过慎重考虑。 ( )
(2)文中的两处省略号都是表示内容的省略。 ( )
(3)文章通过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 ( )
(4)“那张饱经沧桑的脸笑成了一朵雏菊。”用的是夸张的方法。( )
6.读了阿尼帕妈妈的故事,我最想对她老人家说:
(3分)
四、习作展示 (25分)
六年的小学生活一定给你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例如:校园美 丽的景物,老师无私的关心,同学纯洁的友情,班级里发生的趣事。请你选择其中的某一方面来写,题目自拟。内容要充实具体,有真情实感。
第2个回答  2012-06-10
有题目么,质量检测卷有很多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