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的期末试卷

要完整,有课内阅读,有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检测题
一、听力(3分¬)
1. 那个人的宝剑掉进江里了,为什么用小刀在船上刻上记号,而不马上下水去捞?

2. 那个人自信能把宝剑捞上来,请写出他很自信的这个词语。

3. 那个人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二、基础知识。(20分)
1.看拼音写词语。(2分)
zhuó yuè chún shú zhān yánɡ rónɡ qià
( ) ( ) ( ) ( )
2.组词。(4分)
竣( ) 饮( ) 洽( ) 峦( )
峻( ) 炊( ) 恰( ) 恋( )
3.用“——”在括号里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歼灭(jiān qiān)勉强(qiánɡ qiǎn)模型(mó mú)似乎(shì sì)
4.你怎样记牢下面的字。(2分)
囚: 晌:
5.把多义词的正确解的序号写在括号里。(2分)
绝:(1)一定 (2)断 (3)独特 (4)走不通
绝技( ) 绝对( ) 绝交( ) 堪称一绝( )
6.把成语补充完整,并写出所填字的意思。(2分)
刻舟( )剑 ( )耳盗铃 无微不( ) 各抒己( )
7.根据词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2分)
发:表达
扩大、生长
8.修改下面的病句。(在原文上改)(2分)
(1)今年的小麦、玉米、稻谷、油菜等粮食作物获得了丰收。
(2)经过老师的教育,小明改正了很多不正确的缺点。
9.造句(2分)
一旦……就……
赞叹不已
三、阅读(47分)
(一)照原文填空。(3分)
在回来的路上,我( )地想,( )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
)的总理,我看见了他( )的工作,他是多么( ),多么( )。”
(二)填空并答题。(8分)
独在异乡为异客 , ,遍插茱萸少一人。
1. 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 解释带点的词语。(2分)
独: 异乡
3. 写出诗的前两句意思。(2分)

4.填空。(2分)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全诗抒发了他(
)。
(三)读下面片断后答问。(7分)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他们俩在快乐的光明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饥饿,没有寒冷,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地去了。……
1. 这段话选自( )作家,( )写的《 》一文。(3分)
2. 你怎样理解“飞到那没有饥饿,没有寒冷,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名话?(2分)

3. 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2分)

(四)结合课文回答问题。(6分)
1.开国大典于( )年( )月( )日在北京举行。公告中有“选举(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名话。(2分)
2.《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为( )同志举行的( )上所作的讲演。读到人死的意义,毛泽东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
。”毛泽东还说:“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
。”(4分)
(五)根据下面的材料,你想象会出现几种结果。(2分)
兔子和乌龟第一次赛跑时,由于兔子骄傲,以为乌龟跑得慢,就在大树下睡了一觉。这样乌龟反而跑到前面去了。兔子不服气,还要和乌龟赛跑。龟兔第二次赛跑开始了……

(六)读短文后作答。(14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B

一、看拼音写词语或句子(7分)(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扣分,否则扣1-2分)
yì kǒu tóng shēng tiāo tì shèng qì líng rén
( ) ( ) ( )
dōng tiān mài gài sān céng bèi ,lái nián zhěn zhe mán tou shuì。
( )( )
二、照样子,根据字的不同义项组词(3分)
例:
足: ⑴满、充分心满意足 ⑵值得无足轻重 ⑶ 脚画蛇添足
临: ⑴靠近,面对 ⑵到达 ⑶将要,快要
三、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词语,写在横线上(4分)
1、拂晓 黄昏 正午 下午 深夜
2、寒冷 清冷 凉快 严寒 温暖
3、没有 半数 少数 多数 全部
4、纺纱 穿衣 剪线 织布 缝制
四、理解词语(3分)
“千山一碧” 、“万古长青” 、“翠色欲流”三个词语都含有表示绿的字,分别是 、 、 。“千山一碧”表示绿的 ;“万古长青” 表示绿的 ;“翠色欲流” 表示绿的 。
五、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并在序号上打“√”(3分)
1、轮船对运输正如渔网对a、编织 b、捕鱼 c、劳动 d、 鱼
2、树木对森林正如钢铁对a、工具 b、 铁轨 c、 金属 d、 高炉
3、鸟儿对天空正如船儿对a、大地 b、工厂 c、 河流 d、天空

六、写出两副你记住的对联(4分,超过可加2-4分)
1、
2、
3、
4、
七、判断。对的打“∨”。(7分)
1、“姑”“古”“贵”三个字按音序排列,排在最后的面的一个字应是“古”。( )
2、《鸟的天堂》《林海》《养花》的作者都是老舍。 ( )
3、“玻璃”“地上”“爸爸”“模糊”最后一个音节都读轻声。 ( )
4、“周瑜打黄盖——愿者上钩”是歇后语。 ( )
5、“F L D K M”这五个字母是按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的。( )
6、“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句话中既有比喻,又有拟人的修辞手法。 ( )
7、“他的红红的笑脸隐藏在树丛中。”缩句后成为“他隐藏在树丛中。” ( )
八、按要求改写句字(8分)
1、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改为反问句: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的。”
改为转述句:
3、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4、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九、根据课文填空(8分)
1、《竹石》由 代诗人 写的,全诗是这样的: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 (4分)
2、榕树正在( )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绿叶,( ), 不留一点( )。那( )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段话是围绕“ ”这个中心句来写的。作者是在 处观察榕树的。这段话是对榕树的( )态描写。(4分)
十、连线(5分)
《泊船瓜州》 “监狱之花” 解放战争时期
《我的战友邱少云》 齐白石和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以后
《狱中联欢》 王安石 抗美援朝时期
《一夜的工作 》 邱少云 视若瑰宝
《争画》 周恩来 春风又绿江南岸

十一、阅读短文,按文后的要求做。(18分)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情。
( )那匹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
( )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 )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
( )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一拍战士的肩膀。“首长,走……走不动了。”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的身影渐渐消融在雨中时,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花,问:“他是谁呀?”“不知道。”另一个战士说。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晚上,部队准备宿营了。红军首长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借着马灯微黄的光,打开一张军事地图。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司令员,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
他轻轻打开纸包,啊!那是几块青稞饼。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作为本文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文章第二节的五句话顺序混乱,请整理一下,把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3)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短文中为什么采用前一种写法?(2分)
○1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2一支队伍正在行进着。

(4)文中划线句子最恰当的解释是: (1分)
A、战士感到死亡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自己。( )
B、得到首长的关心,战士感动了。 ( )
C、危险之中首长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 ( )
(5)按时间顺序把全文分成两段,在文中用“‖”表示。(1分)
(6)读了短文,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经过努力,你一定找到了答案,请回答出来写在下面。(2分)

(7)文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动作、神情等的语句,如“艰难的步履”、“严峻的神情”、“魁梧的身材”等,请你按要求再写出三个及以上的词语来。(3分)
①形容神情的:
②形容步伐的:
③形容身材的:
(8)读了短文,对照红军官兵的英雄事迹,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2分)

●智能趣味题。
一名男子指着照片说:“照片上的人,他的父亲是我父亲的儿子,但我没有兄弟,也没有儿子。”这名男子与照片上的人是什么关系?( )

十二、作文(30分)(选作一题)
(一)作文题目:和 聊聊天
提示与要求:
1、聊天对象可以是爸爸、妈妈、市长、教育局长、环保局长、校长 、老师、传达室大伯等,也可以是太阳、月亮、春风、小草等,还可以是孙悟空、诸葛亮、外星人……
2、文章要求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把题目补充完整,体裁不限。

(二)材料:小芳去学校阅览室借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拿回家后
发现里面好几页有点破,如果再不补好,就有可能掉下来而变得残缺不全,
如果补好的话,同学们又会误认为是她把书搞坏的,怎么办呢?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及评价建议:

一、异口同声、挑剔、盛气凌人、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二、(1)居高临下 (2)身临其境 (3)临别
三、(略)
四、碧、青、翠、范围、时间、程度
五、1、d 2、c 3、c
六、(略)
七、1、(∨) 3、(∨)
八、1、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难道不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吗?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的。
3、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著名的钱塘江潮汐最大。
4、虽然陆地这么大,但是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九、1、(略)
2、(原文略)围绕“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写的。近处、静态。
十、(略)
十一、(1)几块青稞饼
(2)4 3 5 1 2
(3)略
(4)B
(5)一段(1-4自然段)二段(5-6自然界段)
(6)略
(7)略
(8)略
l 智能趣味题:父女关系
十二、(略)

一、拼音。(7分)

1、读拼音,写汉字。(4分)

xia fá zhang zōng

无( ) 竹( ) 屏( ) ( )合

2、多音字组词。(3分)

恶 教 乐
二、字、词。(24分)

1、比一比,组词。(4分)

瞻( ) 潮( ) 瑕( ) 讯( )

檐( ) 嘲( ) 暇( )迅( )

2、左右两边的词怎样搭配才合适,用线连起来。(5分)

增长 光彩 晴朗的 声音

增进 生活 晶莹的 阳光

增添 友谊 柔和的 天空

改善 方法 慈祥的 露珠

改变 见识 清脆的 面庞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连( )不断 身临其( ) 盛气( )人

波( )壮阔 兴国安( ) 峰( )雄伟

4、照样子填上反义词,组成词语。(4分)

例:弄(巧)成(拙)

喜( )厌( ) 争( )恐( )

( )惊( )怪 ( ) 入 ( ) 出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有几种解释,在你认为最恰当的解释上打“√”。(2分)

(1)检阅 ①看 ②查看 ③经历、经过

(2)疾驰 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速度快

6、选词填空。(3分)

夸奖 夸耀

(1)吕明课余时间给我补课,老师在班上( )了他。

(2)他一有成绩,就沾沾自喜,到处( )自己,这样做不好。

如果……就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只在……才 宁可……也

(1)( )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伟大成就。

(2)刘胡兰( )牺牲自己,( )不向敌人屈服。

(3)(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劳动人民( )能当家做主。

(4)周老师( )关心我们,( )关心我们的生活。

三、句子。(11分)

1、 判断题。下面句子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这句话意思是说泰山、香山都不如桂林的山美。

(2)《狱中联欢》一文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革命前辈所进行的狱中斗争。( )

(3)《墨梅》是一首题画诗,《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 )

(4)“我们游览漓江,就像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一个比喻句。( )

2、修改病句。(3分)

(1)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

(2)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

(3)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不及格的。

3、按要求改写句子。(2分)

(1)改成反问句。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2)改成比喻句。广场上的人非常多。

4、读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1)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四、阅读。(32分)

1、 课文阅读填空。(14分)

(1)人们都说:“ ”我们乘着木船 在漓江上,来 桂林的山水。(3分)
(2)这样的山 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 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 ,山间 ,江上 ,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的画卷。(5分)

(3)游览大兴安岭,作者的感受可概括为四个字: 、 。(2分)

(4)不要人夸 ,只留清气 。这两句的意思是:

(3分)

(5)稀世珍宝银杉又被称为“ ”。(1分)

2、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统习。(5分)

到了秋天,这老柿子树更可爱。巴掌大的叶子渐渐变红了,大概想和他的老伙伴——大枫树比美,看准红得可爱吧。每当秋末冬初,柿树叶渐渐落光。一眼望去,圆溜溜的柿子,像许许多多的红灯笼挂满枝头。你想,老枫树哪有这一手呢?到了这个季节,我和小伙伴每天放学后,连饭也顾不得吃,就攀上树去摘那又红又软的柿子吃,提起柿子,可真有意思。如果你爬上树,前后左右许多红彤彤的小灯笼,会将你的小脸儿映得通红。( )你伸伸手,( )可以毫不费力地摘下你最爱的红柿子。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1分)

(3)“到了秋天,这老柿树更可爱”这句话在这一段话中起什么作用?(1分)

(4)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柿子最可爱?(2分)

3。阅读短文,完成文后作业。(13分)

船过三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ou qiao(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山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他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shan liang( )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 )里。(2分)
2、“山巅”的“巅”是( )结构,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除部首外还有( )画。(2分)

3、这篇文章第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采用了____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二是______,三是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全文通过对三峡____的描绘,反映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5分)
4、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2分)
5、“ ”是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是把 比作 (2分)

五、作文。(24分)

的老师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12
一、看拼音写词语或句子(7分)(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扣分,否则扣1-2分)
yì kǒu tóng shēng tiāo tì shèng qì líng rén
( ) ( ) ( )
dōng tiān mài gài sān céng bèi ,lái nián zhěn zhe mán tou shuì。
( )( )
二、照样子,根据字的不同义项组词(3分)
例:
足: ⑴满、充分心满意足 ⑵值得无足轻重 ⑶ 脚画蛇添足
临: ⑴靠近,面对 ⑵到达 ⑶将要,快要
三、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词语,写在横线上(4分)
1、拂晓 黄昏 正午 下午 深夜
2、寒冷 清冷 凉快 严寒 温暖
3、没有 半数 少数 多数 全部
4、纺纱 穿衣 剪线 织布 缝制
四、理解词语(3分)
“千山一碧” 、“万古长青” 、“翠色欲流”三个词语都含有表示绿的字,分别是 、 、 。“千山一碧”表示绿的 ;“万古长青” 表示绿的 ;“翠色欲流” 表示绿的 。
五、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并在序号上打“√”(3分)
1、轮船对运输正如渔网对a、编织 b、捕鱼 c、劳动 d、 鱼
2、树木对森林正如钢铁对a、工具 b、 铁轨 c、 金属 d、 高炉
3、鸟儿对天空正如船儿对a、大地 b、工厂 c、 河流 d、天空

六、写出两副你记住的对联(4分,超过可加2-4分)
1、
2、
3、
4、
七、判断。对的打“∨”。(7分)
1、“姑”“古”“贵”三个字按音序排列,排在最后的面的一个字应是“古”。( )
2、《鸟的天堂》《林海》《养花》的作者都是老舍。 ( )
3、“玻璃”“地上”“爸爸”“模糊”最后一个音节都读轻声。 ( )
4、“周瑜打黄盖——愿者上钩”是歇后语。 ( )
5、“F L D K M”这五个字母是按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的。( )
6、“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句话中既有比喻,又有拟人的修辞手法。 ( )
7、“他的红红的笑脸隐藏在树丛中。”缩句后成为“他隐藏在树丛中。” ( )
八、按要求改写句字(8分)
1、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改为反问句: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的。”
改为转述句:
3、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4、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九、根据课文填空(8分)
1、《竹石》由 代诗人 写的,全诗是这样的: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 (4分)
2、榕树正在( )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绿叶,( ), 不留一点( )。那( )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段话是围绕“ ”这个中心句来写的。作者是在 处观察榕树的。这段话是对榕树的( )态描写。(4分)
十、连线(5分)
《泊船瓜州》 “监狱之花” 解放战争时期
《我的战友邱少云》 齐白石和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以后
《狱中联欢》 王安石 抗美援朝时期
《一夜的工作 》 邱少云 视若瑰宝
《争画》 周恩来 春风又绿江南岸

十一、阅读短文,按文后的要求做。(18分)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情。
( )那匹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
( )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 )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
( )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一拍战士的肩膀。“首长,走……走不动了。”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的身影渐渐消融在雨中时,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花,问:“他是谁呀?”“不知道。”另一个战士说。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晚上,部队准备宿营了。红军首长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借着马灯微黄的光,打开一张军事地图。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司令员,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
他轻轻打开纸包,啊!那是几块青稞饼。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作为本文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文章第二节的五句话顺序混乱,请整理一下,把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3)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短文中为什么采用前一种写法?(2分)
○1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2一支队伍正在行进着。

(4)文中划线句子最恰当的解释是: (1分)
A、战士感到死亡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自己。( )
B、得到首长的关心,战士感动了。 ( )
C、危险之中首长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 ( )
(5)按时间顺序把全文分成两段,在文中用“‖”表示。(1分)
(6)读了短文,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经过努力,你一定找到了答案,请回答出来写在下面。(2分)

(7)文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动作、神情等的语句,如“艰难的步履”、“严峻的神情”、“魁梧的身材”等,请你按要求再写出三个及以上的词语来。(3分)
①形容神情的:
②形容步伐的:
③形容身材的:
(8)读了短文,对照红军官兵的英雄事迹,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2分)

●智能趣味题。
一名男子指着照片说:“照片上的人,他的父亲是我父亲的儿子,但我没有兄弟,也没有儿子。”这名男子与照片上的人是什么关系?( )

十二、作文(30分)(选作一题)
(一)作文题目:和 聊聊天
提示与要求:
1、聊天对象可以是爸爸、妈妈、市长、教育局长、环保局长、校长 、老师、传达室大伯等,也可以是太阳、月亮、春风、小草等,还可以是孙悟空、诸葛亮、外星人……
2、文章要求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把题目补充完整,体裁不限。

(二)材料:小芳去学校阅览室借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拿回家后
发现里面好几页有点破,如果再不补好,就有可能掉下来而变得残缺不全,
如果补好的话,同学们又会误认为是她把书搞坏的,怎么办呢?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及评价建议:

一、异口同声、挑剔、盛气凌人、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二、(1)居高临下 (2)身临其境 (3)临别
三、(略)
四、碧、青、翠、范围、时间、程度
五、1、d 2、c 3、c
六、(略)
七、1、(∨) 3、(∨)
八、1、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难道不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吗?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的。
3、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著名的钱塘江潮汐最大。
4、虽然陆地这么大,但是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九、1、(略)
2、(原文略)围绕“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写的。近处、静态。
十、(略)
十一、(1)几块青稞饼
(2)4 3 5 1 2
(3)略
(4)B
(5)一段(1-4自然段)二段(5-6自然界段)
(6)略
(7)略
(8)略
l 智能趣味题:父女关系
十二、(略)

一、拼音。(7分)

1、读拼音,写汉字。(4分)

xia fá zhang zōng

无( ) 竹( ) 屏( ) ( )合

2、多音字组词。(3分)

恶 教 乐
二、字、词。(24分)

1、比一比,组词。(4分)

瞻( ) 潮( ) 瑕( ) 讯( )

檐( ) 嘲( ) 暇( )迅( )

2、左右两边的词怎样搭配才合适,用线连起来。(5分)

增长 光彩 晴朗的 声音

增进 生活 晶莹的 阳光

增添 友谊 柔和的 天空

改善 方法 慈祥的 露珠

改变 见识 清脆的 面庞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连( )不断 身临其( ) 盛气( )人

波( )壮阔 兴国安( ) 峰( )雄伟

4、照样子填上反义词,组成词语。(4分)

例:弄(巧)成(拙)

喜( )厌( ) 争( )恐( )

( )惊( )怪 ( ) 入 ( ) 出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有几种解释,在你认为最恰当的解释上打“√”。(2分)

(1)检阅 ①看 ②查看 ③经历、经过

(2)疾驰 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速度快

6、选词填空。(3分)

夸奖 夸耀

(1)吕明课余时间给我补课,老师在班上( )了他。

(2)他一有成绩,就沾沾自喜,到处( )自己,这样做不好。

如果……就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只在……才 宁可……也

(1)( )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伟大成就。

(2)刘胡兰( )牺牲自己,( )不向敌人屈服。

(3)(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劳动人民( )能当家做主。

(4)周老师( )关心我们,( )关心我们的生活。

三、句子。(11分)

1、 判断题。下面句子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这句话意思是说泰山、香山都不如桂林的山美。

(2)《狱中联欢》一文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革命前辈所进行的狱中斗争。( )

(3)《墨梅》是一首题画诗,《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 )

(4)“我们游览漓江,就像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一个比喻句。( )

2、修改病句。(3分)

(1)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

(2)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

(3)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不及格的。

3、按要求改写句子。(2分)

(1)改成反问句。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2)改成比喻句。广场上的人非常多。

4、读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1)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四、阅读。(32分)

1、 课文阅读填空。(14分)

(1)人们都说:“ ”我们乘着木船 在漓江上,来 桂林的山水。(3分)
(2)这样的山 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 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 ,山间 ,江上 ,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的画卷。(5分)

(3)游览大兴安岭,作者的感受可概括为四个字: 、 。(2分)

(4)不要人夸 ,只留清气 。这两句的意思是:

(3分)

(5)稀世珍宝银杉又被称为“ ”。(1分)

2、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统习。(5分)

到了秋天,这老柿子树更可爱。巴掌大的叶子渐渐变红了,大概想和他的老伙伴——大枫树比美,看准红得可爱吧。每当秋末冬初,柿树叶渐渐落光。一眼望去,圆溜溜的柿子,像许许多多的红灯笼挂满枝头。你想,老枫树哪有这一手呢?到了这个季节,我和小伙伴每天放学后,连饭也顾不得吃,就攀上树去摘那又红又软的柿子吃,提起柿子,可真有意思。如果你爬上树,前后左右许多红彤彤的小灯笼,会将你的小脸儿映得通红。( )你伸伸手,( )可以毫不费力地摘下你最爱的红柿子。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1分)

(3)“到了秋天,这老柿树更可爱”这句话在这一段话中起什么作用?(1分)

(4)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柿子最可爱?(2分)

3。阅读短文,完成文后作业。(13分)

船过三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ou qiao(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山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他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shan liang( )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 )里。(2分)
2、“山巅”的“巅”是( )结构,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除部首外还有( )画。(2分)

3、这篇文章第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采用了____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二是______,三是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全文通过对三峡____的描绘,反映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5分)
4、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2分)
5、“ ”是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是把 比作 (2分)

五、作文。(24分)

的老师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