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笔下最霸气的诗,五千年来无人能及

如题所述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最“狂”的7首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节选)—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述: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经差不多六十岁了。当时的人们都知道,那个年轻时“光芒万丈长”,自诩“岂是蓬篙人”的大才子李白,可能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潦倒、穷困、年老、一身硬骨、一肚子牢骚……可他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

2、《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述:二十五岁,李白出蜀,离开家乡,开始游历。他内心渴望做官,可是又不想主动去追逐,希望有人赏识他的才华从而举荐他。直到他41岁,因道士吴筠的举荐,本是一介寒衣的李白奉圣诏入京。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自信豁达的李白,意气风发。仿佛指点江山,匡扶社稷的景象,不远了。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3、《行路难》(节选)—李白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述:既然仕途失意,那就寄情山水诗酒。天地是大,所站不过方寸地,人生苦短,才百年三万六千五百日。及时行乐,余生且行且醉且高歌,似乎也很好。生时有一杯酒就应尽情欢乐,何须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

4、《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李白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述:可官场是一个神秘的隐形战场,充满了尔虞我诈,以李白的狂妄劲是难以生存的,自然更不会太得志。做官三年之后,李白基本对前程失望,他实在想不到自己曾经孜孜以求的理想竟然会是这样的惨淡,自此他更加放纵自己,得罪了不少权贵。终于,李白被赐金放还。践行宴上,回望过去如一场梦,梦醒以后,只剩下一地鸡毛、杯盘狼藉。

5、《江上吟》—李白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述:我兴酣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这句诗雄健飘逸,有悬崖千仞之势。萧伯纳说过,有自信的人,能够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确实如此,不难发现,生活中那些闪烁着自信光芒的人,似乎对任何事都从容不迫,面对未来也表现得无所畏惧。

6、《将进酒》(节选)—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述:赐金放还八年后,李白与有人岑勋、元丹丘登高宴饮,纵情放歌。此时李白已经是51岁老者,头发已经斑白,往日的轻狂在额头留下道道深痕,可在酒精的作用下,李白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忘掉了这几十年间的悲喜离合,抛开俗世的纷纷扰扰,唱出了千古名篇《将进酒》。他自己安慰自己,这世间多有烦恼哀愁。不过人生苦短,何必纠结不放?

7、《上李邕》—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述:李白青年时期,在渝州谒见李邕,史称李邕“颇自矜”,为人自负好名,对年轻后进态度颇为矜持。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他以大鹏自比,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初生牛犊不怕虎,后浪岂会怕前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