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作文有哪些素材

如题所述

话题]
现实生活中,人人向往“发现”,渴望“发现”。在“发现”中人类披荆斩棘,苦苦探索,在“发现”中人类告别愚昧,走向文明。因为“发现”与“未发现”,人类社会才波澜起伏,人类生活才充满喜怒哀乐。“发现”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学会“发现”,善于“发现”,是我们青少年必备的素质。
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阐述道理,抒发感想,编写故事,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导写]
本题至少有以下几种写法:1、就发现本身的作用与魅力发表议论。2、写成哲理性散文,阐述生活中处处有美,要善于发现,就得有一双慧眼。3、写一篇表达自己人生感悟的散文。比如“我”本来很自卑,一个偶然的事件,使“我”发现了自己身上的潜力。在生活中,“我”要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能行!”4、编写小小说,比如写主人公发现,人不能只是为自己活着,如果不能帮助他人,自己的生活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于是他做出了极其感人的举动5、谈“我”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值得思考与探究的发现。比如发现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发现一些人道德修养的欠缺,发现中国入世对策研究的深入与不足……
参考拟题:1、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2、我发现棋如人生3、我发现夕阳如此之美。
[佳作]
发 现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景如画
现代人脚步匆忙,只顾抬头往前走,常常忘了留意身边细小的事物。不单是上班族,连我们这些学生也忙得不可开交,升学的压力,繁重的作业,让我们无暇顾及路边杨柳的新芽吐露或邻家小孩的成长。我一直害怕,等到我们哪天空了,会不会连发现的能力都丧失了呢?还好我现在还有,但即使有所发现,我还是以为自己发现得太少,也太浅了。

父亲的头发很油,但他很忙,没时间去理发店洗头,所以只能由母亲代劳。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父亲不像他教育我的一样自己的事自己做呢?当我问他时,他居然说:“我不会自己洗。”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一个中学的校长竟不会自己洗头,讲出去谁会信呐。但当我有一次看到母亲给父亲洗头的情景后,我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母亲温柔地给父亲搓着头皮,父亲面带微笑,满脸舒适,两人有时也交流几句,但更多的时候是无声的。我突然发现,原来洗头是他们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啊。在轻轻的搓揉间,他们的感情就得到了极纯粹的升华。此后我就再没问过父亲这一个问题了。有一次,母亲出去学习了,于是我给父亲洗头。尽管我很小心,但总觉得没把父亲搓洗得舒舒服服的。当我翻动他的头发时,猛然发现父亲的头发好像比以前稀疏了很多,而且两鬓的白发再也无法被黑发遮掩了,我忽然间意识到——父亲老了,真的老了。

我小时候经常发烧,每一次母亲都会放下手头的活照顾我,给我端水递药,读小说,讲故事。当我嘟哝着嘴巴苦,不想吃东西时,母亲就会给我买来一大堆甜食,大多是很贵而平日很少吃的。我就很高兴地偎依在母亲怀里拨着包装纸细细地咀嚼着,享受着母亲的
关怀和生病的“优越”。长大后,我很难得生病了,母亲的身体却不如以前了。工作很忙,还有家里的活要干,她经常犯累,但从不歇息,直到实在挺不住了,才躺下来休息休息。父亲忙着学校里的事,只能由我照顾母亲。我受惯了母亲的照顾,反过来照顾她,却很不熟练。那一天,我把烧开的水,买好的药,连同体温计一起送进房间时,发现母亲已经睡着了。那如同婴儿般的睡容,原来母亲也有啊。我轻手轻脚地放下东西,没想到还是惊醒了母亲。她吃完药,又躺下,说:“宝宝,给我读篇文章吧。”我拿起床头的《读者》,选了篇挺长的抒情散文念起来。不一会儿,母亲又睡着了——她一定是太虚弱了。我继续朗读着,我想这种情景也许就和我小时候一样吧。母亲并不是只会照顾别人,只为别人着想,她也需要别人的照顾,别人为她着想啊。从此以后,我尽量不惹她生气,很温柔地和她讲话,很少耍刁蛮了。

自从一级公路通过小镇后,交通事故就不断,伤亡的大多是年纪大、反应又有些迟钝的老头老太。有一次听说外婆他们村路口又出了起事故,当场死亡的是一个骑着三轮车去卖和顺豆的六十岁左右的阿婆。我们连忙打听遭遇不幸的是谁,看是不是亲戚或熟识的人。正当这时,外公打电话来了,声音有点颤抖,听得出比平日紧张了许多:“女儿,知不知道遇上车祸的是谁啊?”母亲说不知道,他更急了:“你妈她也出去卖和顺豆了,走得也是那条路,可我打电话回家问,她到现在都没回去呀。这……这可怎么办呐……你说该不会是你妈吧?”母亲被他这么一说,倒真害怕起来,她连忙安慰道:“不会的,你放心吧,我这就去问问。”说着便挂上了电话,披上衣服就想出门,正好来了个客人,母亲很着急,跟客人说了这事,那人便说,我知道死的是谁。母亲的心一下悬了起来。“是你们村××的妈呀。去卖和顺豆嘛,却被车撞了……”
他话还没说完,母亲就冲进屋里给外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25
星期天的下午,天气十分闷热,我走进院子,摆弄着爷爷的“宝贝花草”。忽然,看到一只蜗牛缓缓地爬上了叶子。“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它走过的地方总留下长长的一条线?”“它的鼻子、眼睛在哪里?”一连串的问号便在我的脑中浮现。
  我跑进屋,问正在看报的爸爸,爸爸笑着说:“你既然想知道蜗牛的秘密,为什么不亲自实验一下呢?”“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实验一番。
 
 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我采取“用各种食物品实验乌龟的方法”来测验蜗牛。我先找来了白菜叶子、馒头和小蚊子等,然后又捉了几只蜗牛。分别编了号,把它们
放在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们都饿极了,爬向了自己喜爱的食物,只是每只蜗牛都选上了白菜叶子,嚼了起来,面对别的食物却闻也不闻,不大会儿,白菜叶便给吃
光了,这下可断定,蜗牛是大害虫。接着,我又进行第二个实验:“蜗牛爬行为什么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我首先把它抓上高处,等它的头伸出壳来时,去摸它的
大盘,可是我的手还没摸着它,它又缩回去了,心想,这蜗牛真是“胆小鬼”!我弄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真有点泄气了。这时爸爸走过来说:“事情还没做成就灰
心,长大了还想当科学家呢!”我被爸爸这么一“激”,又来劲了。忽然一个办法从我的脑海中闪过。“有了,有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用一块尖石块小心翼翼
地敲破蜗牛壳,抽出那块肉,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见下面粘糊糊的,隐约还有小粒的东西是它的脚,那粘糊糊的就是蜗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最后,我想看看蜗牛的眼睛,鼻子在哪里?我把一片白菜叶放在一只蜗牛面前,只见那只蜗牛先伸出一对较长的触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较短的另一对触手再碰了
碰,这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想:大概一对是眼睛,另一对是鼻子。可是到底哪对是眼睛,哪对是鼻子?我又取了一片树叶子,再拿来个差不多大小的白菜叶,
分别放在另一只蜗牛面前,由于差别不很大,这下蜗牛眼睛可派不上用场啦!只见它用小触手碰碰,便知道哪个是白菜叶子,哪个是树叶子了。这下,我又发现了一
个秘密:大触手有眼的作用,小触手有鼻的作用。
  通过这一连串的实验,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大要想有所发明,必须从小发现问题,并学着解决问题。
我发现了读书的美
 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杆——我发现了读书的美。
  当我孤独寂寞时——拿起一本书,无论是耐人寻味的《童年》,还是惊险刺激的《海底两万里》,或者是充满童趣的《丑小鸭》,都会使我身临其境。
 
 鲁滨孙终于乘着小船离开了他被困28年的小岛,我不禁激动的活蹦乱跳;白雪公主将要吃下那有毒的苹果,我紧张的七上八下;主人公伤心,我也伤心,主人公
快乐,我也快乐;主人公紧张,我也紧张;主人公遇到了危险,我也仿佛遇到了危险……每当故事发展到了高潮,我也会忘记呼吸,期待着主人公的胜利,成功,幸
福……
  或许,这就是读书的神奇——我发现了读书的美丽。
  当我高谈阔论时,背上一首从书中学来的哲学诗,或者某某某人的经典名言,会令人刮目相看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感觉到了,在我和其他人谈话的时候,心中想要展示自己的欲望。没办法,总想着书中主人公的破口成章,总想着书中主人公的光彩结局,总想着……
  或许,这就是读书的吸引力——我真的发现了读书的美。
 
 书籍的范围很广,哲理书,历史书,英语书,生活常识书……每当我遇到什么生活上的困难,便翻一本生活常识书,它是我的生活助手,是我的生活老师——衣服
沾上油该怎样洗,失眠了怎么做,怎样调节室内的空气湿度……每当我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字典,在文字的海洋中游玩,查找自己想要知道的资料;翻开一本英语
书,在字母的天空中戏耍,领略英语的魅力……
  或许,这就是读书的威力——我真的发现了读书的美。
  我发现了读书的美,就是发现了友爱的美,发现了鼓励的美,发现了美好的美,发现了读书的美,就好象发现了优秀人群身上的美,发现了思想家的美,发现了艺术家的美,发现了文学家的美……
  我,发现了读书的美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