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姓的历史由来

听说过寸姓的很少,突然对它很感兴趣,不知道有没有我想要的答案。

第一个渊源:源于古爨族,出自汉朝末期云南爨族政权贵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寸氏的族人原来居是住在滇东曲靖到川西南的巴县一带,他们分两次先后来到滇西的腾冲一带,在那里形成寸姓。第一次是在隋、唐时期,当时,寸氏的祖先是滇东曲靖一带的爨姓。从晋朝到唐朝时期,保山一带有仆从娃子(奴隶)造反,爨氏政权于是就派出军队到保山地区镇压,有一些爨氏族人随军过来,到了云南腾冲保山地区后,就没再回去,这就是来腾冲最早的寸氏族人。自宋朝以后,爨氏王朝的覆灭当时的统治者追杀爨氏后人,爨氏后人一部份逃亡中原,一部分取近谐音之字改为寸氏。大理国丞相寸宗。   寸氏族人大多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腾冲地区和缅甸,其姓氏读音仍与爨字读音一样,读作cuan(ㄘㄨㄢˋ),不可读作cun(ㄘㄨㄣˋ)。   著名近现代游旅文学家艾芜(公元1904~1992年,原名汤道耕,笔名刘明、吴岩、汤爱吾、艾芜等;四川新都区清流镇连丰村人)在所著的《南行记》中,就记载有“寸师爷”,并说明“寸氏”为云南腾冲地区的望族大姓。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刘氏帝王后裔,属于夷化改姓汉化为氏。刘氏日裔族人在明、清两朝期间,曾有返回中国大陆者,多在长江流域的江、浙、皖一带经商。后有留居不归者,有人取“寸”为姓氏,称寸氏,但读音作cun(ㄘㄨㄣˋ)。寸氏族谱   前清道光年腾冲和顺乡新建寸氏宗祠序(碑记)   从来本则有本,千枝万叶不能忘,水则有源,四海九洲何可没,物因如此,人亦宜然,人受天地之生成,既宜切于敬,蒙祖定之培植,尤应妥其灵。   鼻祖太师 庆公原籍南京,于洪武二十三年自蜀来腾冲传五支,居本乡者三、迁永昌浪穹二,四世开始吾乡学,子孙渐繁,处各村寨者难计,不立祠以统之,则涣然而未苹不能别尊卑分长幼,辨内外定亲疏,虽曰同姓,势将混杂而莫可考何之后哉,问心有愧而己矣,不肖等于嘉庆十年,对神前而起念修,建合族欣然乐从,与族长光远立募薄,分散劝捐,次年脚税强有支持,后举式谷,慎重其事,   鸠工庇材、尽心竭力,近仁勤登记、才动日、兴国、五百馀年来繁衍已二十四代,人家千馀家,虽无特达襮著者,而蕃滋?裔,万民鳞栉,迁徙流漫,在各地方或,以文称,或以武显者代不乏人,吾祖之洪仁硕德,足以庇荫后代于无穷者,而可知也。   吾祖生五子,长支成公、二支亨公、三支通公、四支坚公、五支赐公等,因子孙繁衍,人以地限由近及远扩张至贵州省遵义及本省各县者是四、五支之裔孙也,在腾冲属各乡镇及缅甸者是大二、三支之裔孙也。   四代裔孙,文斌公(桥头老爷)于大明万历年间南来发展,曾受缅王之聘,职为翻译官,三次随缅使晋北京访问,被神宗皇帝留意,开办“四夷馆”,职授鸿胪寺少卿。冲腾寸氏家谱略序   吾族原籍南京迁移至四川重庆府巴县梁滩里寸家湾而于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始祖 庆公奉命入云南渐至腾冲和顺乡(原名:河上屯,又阳温登,再河顺乡)寸家湾而家焉者也,吾乡川籍者寸、钏、李、尹、贾等姓,传言先后于洪武年间来腾冲者。   吾祖于明初离巴江入滇至腾冲,居家于盈江之旁,凤岭之麓,开农田,兴水利,创吾腾冲万世之基。腾冲本不毛之地,诸夷杂居,且地多瘴气,蛇蝎滋生,则吾祖抛弃骨肉,跋涉险阻,以入荒蛮;非乐斯土之地利与人和,是以坚忍果敢,艰辛缔造之状均可知也。   良修、含英、峥嵘、知良,履萃等共勷举事,月朔二竖正房大门,十四年夏,式谷病、举方晓、阿瓦二三次分金俱经手用起两山墙围墙,以及廊?,亦甚勤谨,举光文修正厅前照壁,三年修家堂,五年修暖阁、牌位匾对妆严。六年修月台,尚欠两厢,工力难告竣嗟嗟时事变迁,日月易迈,日久而湮没人之善,不可对祖宗先灵,不可以对子孙后裔;倘有私缩、神明鉴察,爰泐石以垂永久!   道光九年已丑年仲秋月立    吾族南来则于明万历年间,父作子继,因亲及友,   迄及十九代,绵延至,性、品、尊、时、守、待、得、寿、传、培、根、固、本、敬、厚、客、宽、忠、孝、仁、义、明、道、正、心、谦、和、诚、倍、治、世、证……诸字派,根深枝茂,葳蕤蓊郁,氏族始称极盛焉。   春秋祭祀之例,用以敬宗睦族,则为慎终追远之意也,处此时移世易之际,宗祠无基,更不易联宗亲族、如此代远年湮,后代裔孙,必定忘根移本,犹虑字派之错乱,本末倒置、忘宗忘祖,莫知所自也。   第十六代   日应必正性学风朝   第十七代   廷嗣品太自   吾族裔孙务须共同遵守字派之顺次,崇宗抱本则源远流长也。(为恐混淆,妥将每代小支改用之字派附加于旁。十七代有小支改为单字者如寸琛、安、玺等不便加上,恐更模糊,先此附上)   宗祠大殿牌位   大明太师始祖 庆寸公(墓在后头坡馺马坝岗上)   二世祖讳 成 寸公暨德配墓 长支裔孙敬立   二世祖讳 亨 寸公暨德配墓 二支裔孙敬立   二世祖讳 通 寸公暨德配墓 三支裔孙敬立   二世祖讳 坚 寸公(四支祖落籍永昌府即今保山县)   二世祖讳 赐 寸公(五支祖落籍贵州省遵义)   五支祖赐公贵州归四川、十八代孙进士开泰公(尊字派)两次入川查访,结果未找到五支之裔孙,后在贵州遵义遇到本族,皆云:“由滇来者”。   第十八代   可保家浩育开尊清长镜进   第十九代   贤源崇时树爱如   第二十代 永志守镇映   第二十一代 仕待民辚   第二十二代 得   第二十三代 寿   第二十四代 特   第二十五代 传   第二十六代 培   第二十七代 根   第二十八代 固   第二十九代 本   第三十代 敬   第三十一代 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2
现行较罕见姓氏。主要分布于云南,天津武清,山西太原,甘肃酒泉,云南景谷、泸水、通海,四川长寿等地均有分布,为汉族、哈尼族、傈僳族等姓氏。宋代有寸光孙,富顺人,宝佑进士。

第一个渊源:源于古爨族,出自汉朝末期云南爨族政权贵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寸氏的族人原来居是住在滇东曲靖到川西南的巴县一带,他们分两次先后来到滇西的腾冲一带,在那里形成寸姓。第一次是在隋、唐时期,当时,寸氏的祖先是滇东曲靖一带的爨姓。从晋朝到唐朝时期,保山一带有仆从娃子(奴隶)造反,爨氏政权于是就派出军队到保山地区镇压,有一些爨氏族人随军过来,到了云南腾冲保山地区后,就没再回去,这就是来腾冲最早的寸氏族人。自宋朝以后,爨氏王朝的覆灭当时的统治者追杀爨氏后人,爨氏后人一部份逃亡中原,一部分取近谐音之字改为寸氏。大理国丞相寸宗。
寸氏族人大多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腾冲地区和缅甸,其姓氏读音仍与爨字读音一样,读作cuan(ㄘㄨㄢˋ),不可读作cun(ㄘㄨㄣˋ)。
著名近现代游旅文学家艾芜(公元1904~1992年,原名汤道耕,笔名刘明、吴岩、汤爱吾、艾芜等;四川新都区清流镇连丰村人)在所著的《南行记》中,就记载有“寸师爷”,并说明“寸氏”为云南腾冲地区的望族大姓。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刘氏帝王后裔,属于夷化改姓汉化为氏。刘氏日裔族人在明、清两朝期间,曾有返回中国大陆者,多在长江流域的江、浙、皖一带经商。后有留居不归者,有人取“寸”为姓氏,称寸氏,但读音作cun(ㄘㄨㄣˋ)。

历史名人
寸宗(生卒年待考)大理国丞相。
寸庆(生卒年待考)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1年)奉旨 随傅友德、兰玉、沐英平定云南滇西后,驻守在腾冲 ,寸庆(在驻守腾越州时曾被封为领卫指挥兼随军参赞)、后因军功升至总旗,寸氏家族也是最早到和顺乡开基业的五姓(寸、刘、李、尹、贾)始祖之一。
寸玉(生卒年待考)明代弘冶(1488-1505),正德(1506-1521)时鸿胪寺戏班,四夷馆教授。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早期旅缅华侨。明弘治十七年(1504)因四夷馆译学失传多年,复开始命云南等行省镇守官访取精通各种外语、民族语并兼通汉语者选入宫廷,寸玉被选入缅甸教授馆授教授职,并鸿胪寺戏班,培养外语人才,接待外宾,出使缅甸,为古代中缅友好往来作出了贡献。寸玉在宫廷服务至正德十一年(1516)始退休回云南。明武宗赐寸玉敕书,说他“蚤究儒书,兼通译语,发身痒序,列职京朝……历年兹久,考绩惟勤,宜有渥恩,以市褒劝。”此400余年敕书碑文,至今尚存。寸玉回乡后,尚改修了大盈江河道,乡人至今尚说:“桥头老爷(寸家住大桥头)修大河,仿黄河九转十八湾,涝可排水,旱可蓄水”,有利于农田水利。至万历(1573--1620)间金齿腾越参将邓子龙到腾,曾书“白发朝仪”匾悬于寸玉家。
寸开泰:(公元1863~1925年),字晓亭,号心丹;云南腾冲洞坪人。著名清朝学者。
寸馥清:(生卒年待考),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教育家。
寸大进:(公元1854~1942年),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抗日将领寸性奇之父,前清腾越守备,驻守边关多年功勋卓著,常受朝廷表彰,英殖民常常入侵云南边境,寸大进带领边境军民英勇反击,其所起草的“讨袁檄文”被胡适称为“天南第一笔”。后为民国成立为众议院议员。
寸品升:(生卒年待考),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
寸性奇:(公元1895~1941年),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英烈。 寸海亭:(公元1855年待考),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旅缅侨领、老同盟会员,“寸家玉”创名者。
寸仲猷:(公元1898~1942年),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教育家。
在云南腾冲保山县和顺镇,有个中国第一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他的创始人,就是寸馥清和寸仲猷。
寸树声:(公元1896~1978年),字雨洲;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
寸 珩:(公元1935~今),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遗传学研究员。
寸待衡:(公元1940~今),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地方电子学工程师,
寸发标:(公元1962~今),白族,云南鹤庆草海人。著名民族手工业大师。
寸建强(1963年--今)云南德宏人,德宏奇石观赏协会会长,勐巴纳西珍奇园创建者,勐焕大金塔建造者。
寸时金:(生卒年待考),云南盈江昔马人。莲山(盈江)独立支队长,爱国人士,抗战英雄,后背被汉奸出卖牺牲。
寸强,男,汉族,1960年10月生,1977年10月参加工作,1984年9月入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2010.05--,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寸国义:(公元1933~今),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缅甸归侨,文艺工作者。文山州侨联副主席,男中音歌唱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
寸爱信:(公元1935~今),云南腾冲和顺人。著名地方侨务工作者。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1
第一个渊源:源于古爨族,出自汉朝末期云南爨族政权贵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寸氏的族人原来居是住在滇东曲靖到川西南的巴县一带,他们分两次先后来到滇西的腾冲一带,在那里形成寸姓。第一次是在隋、唐时期,当时,寸氏的祖先是滇东曲靖一带的爨姓。从晋朝到唐朝时期,保山一带有仆从娃子(奴隶)造反,爨氏政权于是就派出军队到保山地区镇压,有一些爨氏族人随军过来,到了云南腾冲保山地区后,就没再回去,这就是来腾冲最早的寸氏族人。自宋朝以后,爨氏王朝的覆灭当时的统治者追杀爨氏后人,爨氏后人一部份逃亡中原,一部分取近谐音之字改为寸氏。大理国丞相寸宗。
  寸氏族人大多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腾冲地区和缅甸,其姓氏读音仍与爨字读音一样,读作cuan(ㄘㄨㄢˋ),不可读作cun(ㄘㄨㄣˋ)。
  著名近现代游旅文学家艾芜(公元1904~1992年,原名汤道耕,笔名刘明、吴岩、汤爱吾、艾芜等;四川新都区清流镇连丰村人)在所著的《南行记》中,就记载有“寸师爷”,并说明“寸氏”为云南腾冲地区的望族大姓。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刘氏帝王后裔,属于夷化改姓汉化为氏。刘氏日裔族人在明、清两朝期间,曾有返回中国大陆者,多在长江流域的江、浙、皖一带经商。后有留居不归者,有人取“寸”为姓氏,称寸氏,但读音作cun(ㄘㄨㄣ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