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里,说卧龙凤皱得一人者得天下,为什么刘备把这两人都得到了,却得不到天下呢?

如题所述

一、刘备做事犹豫不决
刘璋邀请刘备入益州一同对抗张鲁,刘璋的派来的使者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夺取益州。刘备犹豫不决,庞统劝说刘备不要舍弃良机。刘备没有同意庞统的观点,于是留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等人进入益州。同年,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献策借机擒住刘璋,刘备感觉自己还没有在四川站住脚跟,拒绝了这个建议。之后,刘璋回到了成都,而刘备驻扎在葭萌关。
蜀汉亡,孰之过?“曰罪在刘备,皇叔过于妇人之仁,不听庞统之言,早取西川,遂有凤雏之死,孔明入川……”。(《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
如果当时刘备采纳了庞统的建议。想必很快就有了霸业的基础。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抗魏、吴。
不过,他还是没这样做。他考虑问题太过周全,担心这个,害怕那个,几乎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出手。所以,这种人往往不能好好得把握机会,导致错失良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落凤坡,痛失凤雏庞统。
二、刘备晚年刚愎自用,刚愎自用自古以来是政治家最大的一个弱点,为什么说刘备刚愎自用呢?
刘备去伐东吴,发起“夷陵之战”,身边并没有什么得力的将领。以为只靠着强大的兵力即可战胜东吴。如果他当时将赵云带在身边,也许,就不会败的那么惨。还有,刘备不听手下谋士和赵云的劝阻,而是固执的发动倾巢兵力去攻打东吴。
赵云劝刘备说:“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裴注《云别传》)
赵云的意思是说:“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如果先把魏国打败了。占领了中原,东吴自然臣服,曹操虽然已经去世,他儿子曹丕却在篡位。应该尽早的趁此机会,联合大家一起,北上发兵攻打曹操。关东还有支持刘备的人。里应外合,即可夹攻曹魏。不应该先撇下曹魏而去发兵东吴,如果战争一旦发动,兵力自然会受到牵制”。但刘备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还是一意孤行的去攻打东吴。
火烧联营后,刘备给诸葛亮统一天下计划的毁灭性破坏是,关羽死后,刘备自己东征,结果失败而回,给诸葛亮留下的烂摊子是这样的:蜀国国内的精兵已经不多了,外部环境是魏、吴两个国家虎视着,南部少数民族还叛乱了;内部是人心惶惶。
在这种情况下,撇开一统天下的实力,能保住本国就很难了,幸好诸葛亮文稻武略,外交上把东吴稳定了,北方也挡住了,国内也发展了,并且通过南征击灭了南方的叛乱,少数民族也臣服了。总算保住了蜀国,渡过了艰难的时期。
但是,在这段间内魏国和东吴也发展了,这就使得统一天下更难了。
三、魏蜀经济实力悬殊
客观上,魏国的领土广。经济能力强,兵多将广,是一大原因。
魏国占据着中国北方的绝大部分领土,有着广阔的地域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如果真的打持久战,恐怕蜀汉就要被拖垮。蜀国之所以能与魏、吴抗衡,诸葛亮等人的谋略功不可没,吴、魏互相牵制也是一大原因。再加上东吴凭着长江天堑,盘踞江东,三代基业根深蒂固。再因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较多,刘备必须“先除内忧,再解外患”。必须让少数民族臣服,才能抽出镇压叛乱的兵力去对抗魏,吴。
因此,刘备虽能聚集部分天下豪杰,却难于一统天下。和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战斗力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些天下豪杰是要为我所用,而反观刘备,却是请的真诚,三顾茅庐,最后却还是以自己的想法而为人处世,一意孤行, 纵观刘备戎马一生,却因为一时的冲动。失去了与魏、吴分庭抗礼的机会。政治家的犹豫不决,意气用事,刚愎自用等等,都是致命的软肋。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刘备作为一个政治家,拥有着求贤若渴的精神,爱民如子的优良品德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因为,只有他,有着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实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2
得天下的因素有很多 电视剧可能与史料记载有差异 百家讲坛讲过 三国毁于关羽 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 不是司马懿 而是关羽 是怕他武艺不精? 他在百万大军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怕他轻举妄动 不堪军国大任?也不是.到底怕他什么?怕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怕他使自已的{隆中对}毁于一旦. 而联吴抗曹则是诸葛亮三国鼎立的根本大计 说到底怕他搞不好与东吴的关系 荆州与东吴接壤 又是一块借而未还的有争议的地方.作为这里的守臣 最难处理就是保荆州而维护孙刘联盟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策是不伤和气.又长借荆州不还.诸葛亮最怕关羽不能贯彻这个方针.他深知关羽其人,尽小忠而可能害大忠,逞小勇而未能奋大勇.关羽浓于桃园结义 却淡薄天下大义 否则他不会再三阻挠刘备三顾茅庐,也不会刁难诸葛亮初行军令,他只知道诸葛亮避见乃兄,使三兄弟失了面子,不知道乃兄如果见不到诸葛亮 会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 关羽降曹 曹操善待他 此义不忘{其实是计} 故有华容道放曹操,遗祸国家之举, 联吴抗曹对关羽 似乎是联疏{吴}抗亲{曹} 此义{国家大义}不计 故有抗亲辱吴 丧盟失地之举 这正是诸葛亮最怕的 怕关公守荆州,荆州与孙刘联盟不可兼得 却可能皆失 换个人守荆州行不行? 不行 荆州重地 非至亲之人,非文武双全之臣不能守 刘备至亲唯关张 关张之中 文武兼备是关公 在刘备看来非关公不能守荆州 而诸葛亮看来关公不能守 但疏不间亲 此化怎好对刘备直说 尽管诸葛亮费劲心机 但关公有自已的行为逻辑 逻辑结果腹背受敌 腹受国家之敌曹操 背受自已造的敌人吴军 结局是丧师失地 败走麦城 穷途末路,军没身死 这就造成了刘备大不幸 逼着他面对自已一生最困难的选择 要顾孙刘联盟的大局 就不能为关羽报仇 不报仇 结义誓言{不求同日生 但求同日死}便不能遵守 便会失去了自已的立身之本:人合.要报仇就伤害自已的立国之本:孙刘联盟 也许比较好的选择是做做样子的报仇 刘备痛哭几场 便决定报仇 ,也许开始是演戏.但开场的精彩误了他 连胜过几战 真的进入了角色 以为甩掉军师诸葛亮这根拐杖,也能顺水推舟灭了吴国.结果自然是自误误国 最后总结: 有了诸葛 才有联吴抗曹 有了了孙刘联盟 才有赤壁之胜 才有吴国转危为安 蜀国从无到有 才有三国鼎立之势 因有关公 才有荆州之失 荆州之失义弟之死 才有蜀国伤筋动骨大流血 从此一蹶不振 卒为司马氏所灭 有诸葛 才有三国 所以说三国成于诸葛,因关公 盟友相攻 蜀国败亡 ,所以说三国毁于关羽 说的比较多 都是我在百家讲坛这本书上看到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2个回答  2012-07-25
当日司马徽(水镜先生),在卧龙出山前就感言:其生不逢时。意思就是在当时局势下,曹魏是已“一家独大”,人才济济,早晚统一大势所趋,而孔明等想要扭转败局非人力可为。在演义里,龙凤都是定国安邦大才,庞统善于行军攻坚(风险大故死得早),而孔明更善于统筹管理。按现代企业来说,庞是研发总监,而孔是运营总监.

是人才但未必能遇到好老板,遇到好老板未必就能代表成功可通俗说这是命运。龙凤算是运气好,遇到刘备这样的仁德之君,重情重义,算是好老板。但刘备个性有些过于义气用事,否则不会不切实际的攻打东吴(当东吴没人才呵呵)导致火烧连营八百里,元气大伤。后面孔明和姜维北伐只是完成意愿耳
第3个回答  2012-06-02
因为一山不容二虎,两个都得到了反而不好。嘿嘿,也是刘备自己的问题,一副假仁假义的样子,几次错失良机,整个三国因为关羽的败走麦城而形势逆转,刘备唯一一次不听诸葛亮谏阻而被火烧连营,你说他浪不浪?一世基业毁于他的一念之间
第4个回答  2012-06-02
历史不是一个人创造的,是少数人带领一群人前仆后继创造的,说卧龙凤雏有囊括天下之才不假,但也要顺天顺地顺人,刘备有德无才、本性柔疑、靖王之后身份不正,关键时刻浪费天赐良机,不听孔明言、为关羽报私仇盲目伐吴,直接导致蜀国败落,终难成大器。孔明一场大火没有烧死司马懿,天数不在蜀国也。机会和人心,都不会总是等待、眷顾那些一直短浅而又浪费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