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号”青莲居士,李清照却是”自号“易安居士,请问”号“和“自号”有什么区别???

详细点,谢谢了

  名字的分类极琐碎繁杂,有本名、字、号等。

  其中“号”又分自号、尊号、谥号、绰号、代号等。下面不妨结合实例略作区分:
  本名,也就是原名,指一个人原本拥有的名字,例如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和老舍先生,他们的本名分别是周树人、舒庆春。本名的产生常受到家族、行辈等的限制。
  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因与名相为表里,故又称“表字”。古人取“字”常联系到“名”,二者意义或相同、或相辅、或相反,如: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有的“字”与“名”同出典故或成语,如三国时名将赵云字子龙,便取自《易·系辞》“云从龙,风从虎”。有的“字”还能表示出本人在家族中的行辈,如孔丘字仲尼。表字的产生虽不象本名那么正统、严格,但也多由家长所起或受其影响。正由于表字和本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现在常把名、字连用。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其中:
  (1)自号,为使用者自己所取,如宋代欧阳修晚年曾自号“六一居士”(“六一”即指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琴、一棋、一壶酒和他本人一老翁)。与本名、表字相比,自号是最能自由灵活地抒发或寄托本人内在情感志趣的。另如陆游,就曾自号“放翁”,以承认自己行为的乖张放纵来表示对朝中权奸们的蔑视。有的文人则在给自己居室、书斋题一风雅之名的基础上,干脆自号“某斋居士”、“某室主人”等。
  (2)尊号,是旁人因尊敬某人而为其取的号。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到了越国之后就曾被尊称为鸱夷子。
  (3)谥号,始于周代,曾废于秦代,后经汉代恢复一直用于清末。“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谥号就是指有一定品阶地位或社会影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作为而追封的称号,它一般在举行丧礼时给予,也有后来追说(追加谥号)、加谥(谥号上加字)、改谥(改变谥号)和夺谥(撤销谥号)的。由于是“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而人在世时的行为又有善恶之分,所以谥号也有褒贬之别。评定谥号曾有严格的规定:皇帝由礼官定,臣民由朝廷赐予——此之谓国家给谥,如岳飞谥号武穆、秦桧谥号丑谬;与此相对应的是东汉以后出现的民间私谥,如陶渊明死后,其友人曾追谥他为靖节。针对不同的对象,追封谥号时就遵循一定的用字标淮,此谓谥法、如经纬天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安民立政曰成;尊贤敬让曰恭;纯行不二曰定;谏争不威曰德;甲胃有劳曰襄;布德执义曰穆;名与实爽曰缪;不悔前过曰戾;怙威肆行曰丑;华而无实曰夸;好内怠政曰炀,杀戮无辜曰历;安心好静曰夷;宽乐令终曰静;丰年好乐曰康;恭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
  (4)绰号,也即浑号、外号。《吕氏春秋·简选篇》说夏桀号“移大牺”(意居是说他力气大得能推倒牛),这应算是绰号之始。与自号的区别,绰号多是由担当者以外的人在综合概括了担当者的姓名、身体、德行及技能等情况的基础上而取出,并得到大家认可后才传播使用开来的。《水浒传》中,宋江的及时雨、吴用的智多星、花荣的小李广、李逵的黑旋风以及时迁的鼓上蚤等等,那一百零八将的绰号无不贴切传神,给读者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5)代号,指用以代替正式名称的称号。中国人用作名字代号的方式极其多:李白称李十二、白居易称白二十二,是以行第为号;韩愈称昌黎、苏辙称栾城,是以地望为号;杜甫称工部、刘禹锡称宾客,是以官职为号;李世民称太宗,爱新觉罗玄烨称康熙则分别是以庙号、年号作代号。另外还有以特定指称为代号的,如“三苏”代苏洵、苏轼、苏辙,“李杜”代李白、杜甫,“小李杜”代李商隐、杜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参考资料:http://baby.fh21.com.cn/baobao/dan/20060329/1509369.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06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朱用纯的柏庐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如苏东坡、郑板桥、朱柏庐等)甚至超过本名。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就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们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表示对他们的蔑视。明末画家朱耷在明亡后取号“八大山人”(“八大”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当然,更多的官僚缙绅和封建文人所取的各种动听的别号只不过是附庸风雅、沽名钓誉的幌子。

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春秋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赎回相秦,人称“五羖大夫”,可算是古代的绰号。唐代奸相李义府外柔内奸,被人称为“笑中刀”(成语“笑里藏刀”的起源),又号为“人猫”;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当时号为“三旨相公”,这几个贬义的绰号形象地勾勒了封建官僚的嘴脸。《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637933.html?si=1

第2个回答  2008-01-06
号应该是别人叫的
自号应该是自己叫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