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试述俄罗斯总统、美国总统及法国总统之比较

如题所述

  俄罗斯现行政治体制,是在彻底否定原苏联传统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很有俄罗斯特色的“总统集权制”政体。1993年全民公决通过的宪法规定,俄实行总统制,同时确立“三权分立”原则,使立法、执行和司法权力机关相互独立。但俄的“三权分立”名难副实,宪法规定的总统权力极大,议会权力很小,政府缺少独立性,形成一种“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的格局。俄的总统制虽然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但它与西方国家的总统制却有很大不同,实际上可以称之为“总统集权制”,或称之为“超级总统制”。日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又把俄的总统制称之为“缺乏制约力的‘强总统制’”。

  俄罗斯的“总统集权制”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总统决定内外政策。俄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方向”;总统有权“发布命令和指示”,全国“都必须执行”。这就是说,国家的内外政策都由总统决定,议会即使有异议,也难以监督和修改。例如1994年7月,俄政府提出第二阶段私有化的方案,国家杜马两次拒绝通过。最后,叶利钦就绕过议会,以总统令的形式加以颁布,在全国强制推行。这种总统令,实际上也是一种立法权。

  第二、总统直接任命政府。俄宪法规定:除任命政府总理需经国家杜马批准外,总统有权任免政府副总理和各部部长,有权组成联邦安全会议和总统办公厅,有权任免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等等。这就是说,国家主要的人事大权全都掌握在总统手里。于是出现一种奇特现象:议会少数派可以组建政府,多数派反而不能进入政府。1996年议会选举后的多数派俄共,就没能进入政府,只是在1998年9月因爆发严重政治危机,叶利钦才格外开恩允许俄共的马斯柳科夫一度出任政府第一副总理。这种情况,在实行议会制的西方国家是无法想象的。即使在实行总统制的美国,总统挑选的政府成员也要逐个地交给参议院进行审查,经参议院同意后才能任命。此外,俄政府缺少独立性,完全由总统控制,总理没有组阁权,没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决策权和自主权,处处受总统制约。

  第三、总统拥有强有力的否决权。俄宪法规定,国家杜马通过的法案,需先由联邦委员会(上院)通过,再由总统签署,才能颁布和生效。如果总统否决这一法案,则须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各占2/3以上的代表投票赞成,才算通过。所以,议会很难通过总统所不喜欢的法案,其立法权受到很大限制。有材料说,第二届国家杜马1997年春季会议共通过200多项法案,而得到总统签署的只有90多项。

  第四、总统有权随时解散议会。俄宪法规定:国家杜马三次否决总统提名的政府总理人选,哪怕是同一人选,总统就有权解散国家杜马;国家杜马如对政府提出“不信任”,第一次总统可以不加理睬,如在三个月内再次提出“不信任”,总统就有权解散国家杜马。特别是,总统任命政府总理需要国家杜马批准,但撤换总理和解散政府却不必经过国家杜马,完全由总统个人决定。在这方面,俄总统的权力比美国和法国的总统大得多。美国总统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法国总统虽有解散议会的权力,但在行使这一权力时应当“征询总理和两院议长的意见”,说明解散议会并非总统单方面的强权行为。

  第五、议会很难罢免总统。俄宪法规定,如总统“叛国或犯有其他重罪”,联邦委员会(上院)可以罢免总统。但罢免的程序十分复杂和艰难,先后必须经过如下步骤:国家杜马1/3以上议员“提议”;国家杜马专门委员会作出“结论”;国家杜马2/3以上多数通过“指控”;最高法院作出总统犯罪的“结论书”;宪法法院作出“指控符合规定程序”、罪行得到证实的“裁定”;联邦委员会(上院)2/3以上议员赞同。这样,罢免才算通过。还应注意的是,俄的计票方法特别严格,例如,所谓国家杜马的1/3或2/3,必须以全体450名议员为分母,那些当时没有出席会议的议员也要计算在内。因此,总统要解散议会比较容易,议会要罢免总统却非常困难,几乎成为不可能。而在美国,总统受到弹劾既可因“叛国罪”,也可因“贿赂罪”或其他罪,既可因“重罪”,也可因“轻罪”;对总统的弹劾,由众议院简单多数提出,然后由参议院出席议员的2/3多数赞同,即可通过。这比俄罗斯要简单得多。

  从上可见,俄总统的权力确实很大,在某些方面已远远超过美国法国总统。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在1995年1月的俄共“三大”上就说:“在现制度框架内建立的议会,实际上毫无权力,它的立法全权受到执行权力机关的双重检查,不具备对政府活动的监督职能”。他在俄共取得1996年国家杜马选举的重大胜利后又说:“只有爱国者当选总统,局势才会有重大的改变。否则,任何杜马,即使是由100%的共产党人组成,在目前的宪法下,其潜力也是有限的。”他在1997年1月15日的杜马会议上甚至夸大地说,俄罗斯总统的权力比美国总统的权力大4倍。

  尽管如此,俄实行的“总统集权制”基本上符合该国的历史传统。俄在历史上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沙皇独裁统治的传统根深蒂固。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设想建立一个充分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没有成功。后来形成的斯大林体制,盛行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实际上带有专制独裁的色彩。斯大林以后的苏联领导人,也都程度不同地继承了个人专断的传统。多数民众也始终保持传统的心理状态,总希望出现某个“铁腕人物”,对国家实行“铁拳统治”。所以,俄形成“总统集权制”并非空穴来风,而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社会心理基础。

  但俄的“总统集权制”毕竟存在严重弊病。加上当年叶利钦体弱多病,而且滥用总统权力,动辄宣布解散政府,一再引起政治危机,所以俄政界和社会舆论前几年一直要求修改宪法,限制总统职权。普京主政四年来,强调政治稳定,慎用总统权力,他直到今年2月才第一次采取解散政府的激烈措施。同时,普京也有改革的愿望,他在去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今后组建政府打算“以议会多数派为依托”。所以,社会各界要求限制总统权力的呼声已基本平息。不仅如此,由于普京政绩卓著,威信很高,目前还出现要求进一步加强总统集权的呼声,例如有人提出要把总统任期由4年延长到7年,甚至要普京连任三届总统。而这正是俄当前值得注意的动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1
太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