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糖尿病足该怎么办呢?

如题所述

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首要的治疗是阻止或逆转病变,避免截肢、致残的危险。糖尿病足0~3级的病人,需要积极控制好血糖,降糖药物要仔细调整好,主食量要控制好,体内的感染、高血压、血黏稠度增高及其它伴发病症也要纠正好,饮食生活习惯也要调整好,情绪要保持平和。有降糖、消炎、活血、补气、补肾功效的中药和中成药也要酌情用好,并且最好每半月换一次治疗组合,治疗半年以上。糖尿病足的病变处更是要仔细呵护好,穿鞋要舒适、宽松,不能挤压,如病变处需包扎,要有专业医生处理。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药物泡脚时,泡脚水要在摄氏38度以下,一定要让家人试水后再泡,这些都需要做到,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减轻或逆转糖尿病足的病变。如糖尿病足发展到4级,就很难治疗了,如到了5级,就要截肢手术治疗了,产生致残情况。因此早期强化治疗很重要,是治疗的“黄金”期,切莫错过。具体治疗及足部防护,宜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实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8

每个人都会穿鞋,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正确穿鞋。

糖尿病患者如果鞋子穿不对,袜子材料选不对,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在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作用下出现下肢缺血,足部感觉减弱或异常的表现。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如果对足部护理不当,容易使足部出现不同程度破溃和感染,甚至坏死。

糖尿病足的伤口愈合极为缓慢,而且在治疗糖尿病足的过程中,若感染变得不可控时,严重时需要截肢。

因此做好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是每位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的事。

鞋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穿鞋呢?

    长度:糖尿病患者穿鞋站立时,鞋子的内长应比脚长多1~2厘米为宜。

    深度:应该适应脚趾自由移动而不会在内侧,外侧或背侧造成压力。

    宽度:鞋子的宽度要结合足背、足趾、足跟、两侧等各个部位。

    对于高危糖尿病足人群,建议个性化定制鞋子。

    鞋垫:鞋垫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压力重新分配。

    鞋垫最好选择减震效果好、柔软并有足够弹性、摩擦力较大的材料为宜。

    鞋底材质:选择橡胶底的鞋子,次选皮革底和塑料底。

    脚跟外壳:建议使用足够贴合且封闭的脚跟。

    脚后跟高度:一般为1.5~2厘米,不应超过3厘米。

    鞋面闭合度:适当系紧鞋带,不宜过紧或过松。

    鞋面:选择鞋面区域上没有接缝的鞋子,以避免对脚面产生摩擦。

    鞋面应透气且耐用,走路或跑步时不对脚部产生压力最好。

    脚趾部分:鞋子的前端应该完全覆盖脚趾,鞋子前端的外形要适应脚趾的形状,避免脚趾受到摩擦。

    以上十点就是糖友穿鞋的注意事项。

    这里的建议不一定适用所有糖尿病人群,仅供参考,专业方面需要听从医生建议。

    编辑:足康科技

    图源:pixabay、足康科技(侵删)

    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内容引用或改编自其他公众平台及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第2个回答  2020-11-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