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共有几首绝句

如题所述

杜甫一般善长作律诗,生平所作的绝句不多,只有30多首。

1.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4.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5.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杜甫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6.绝句 杜甫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7.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 杜甫
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赀。
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

8.规雁 杜甫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9.赠李白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10.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杜甫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11.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12.诣徐卿觅果栽 杜甫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13.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14.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杜甫
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成功事出群。
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15.赠郑钅柬绝句 杜甫
郑子将行罢使臣,囊无一物献尊亲。
江山路远羁离日,裘马谁为感激人。

16.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杜甫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17.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杜甫
朱樱此日垂朱实,郭外谁家负郭田。
万里相逢贪握手,高才却望足离筵。

18.投简梓州幕府兼韦十郎官 杜甫
幕下郎官安稳无,从来不奉一行书。
固知贫病人须弃,能使韦郎迹也疏。

19.奉和严公军城早秋 杜甫
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欲夺蓬婆雪外城。

20.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杜甫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第二百三十卷

21.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杜甫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

22.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杜甫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23.即事 杜甫
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24少年行 杜甫
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25.得房公池鹅 杜甫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26.答杨梓州 杜甫
闷到房公池水头,坐逢杨子镇东州。
却向青溪不相见,回船应载阿戎游。

27.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 杜甫
秋风褭褭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

28.书堂饮既, 杜甫
湖水林风相与清,残尊下马复同倾。
久判野鹤如霜鬓,遮莫邻鸡下五更。

29.虢国夫人(一作《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 杜甫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涴颜色,澹扫蛾眉朝至尊。

30.阙题 杜甫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31.句 杜甫
寒食少天气,东风多柳花。(见《合璧事类》)
小桃知客意,春尽始开花。(见《合璧事类》)

32.画像题诗 杜甫
迎旦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髯须。
洛阳无限丹青手,还有功夫画我无?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 杜甫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贫交行 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二句诗:
阆中行 杜甫
豺狼当路,无地游从。

三句诗:
石文诗 杜甫
诗王本在陈芳国,九夜扪之麟篆熟,
声振扶桑享天福。

联句诗: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 杜甫
爱客尚书贵,之官宅相贤。--杜甫
酒香倾坐侧,帆影驻江边。--李之芳
翟表郎官瑞,凫看令宰仙。--崔彧
雨稀云叶断,夜久烛花偏。--杜甫
数语欹纱帽,高文掷彩笺。--李之芳
兴饶行处乐,离惜醉中眠。--崔彧
单父长多暇,河阳实少年。--杜甫
客居逢自出,为别几凄然。--李之芳

参考资料:http://www.ishici.com/search.asp?TT=杜甫&RR=3&page=11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2
七绝106首,五绝31首。

代表作: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由湖北襄阳赴任巩县县令,举家迁入巩县。历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再到杜甫,杜家在巩县已是四代85年。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第2个回答  2018-07-29
  一、回答: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
  二、扩展回答:
  1、人物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由湖北襄阳赴任巩县县令,举家迁入巩县。历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再到杜甫,杜家在巩县已是四代85年。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代表作品: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3、诗史由来: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 。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有人认为杜甫具史识史见,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而诗有评人评事者,皆可“不虚美,不隐恶”,故号诗史。此说可取。另一说是,杜甫之诗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但也有不喜欢杜甫诗者,杨亿就不喜欢杜甫,刘放《中山诗话》云:“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1-06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著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实际能力,也许是很可疑的,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如《古风》其十写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歌颂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难》其二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赞美傲岸不驯、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浑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赠酬友朋的诗中说:“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在醉醒后自抒其志云:“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安史之乱起,李白视形势如楚汉相争,并以张良、韩信自况:“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岁投军时,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许:“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对乱世英雄致以礼赞,当然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因为通过这类人物,诗人更能够抒发自己“心雄万夫”的气概和热情,表现在历史中建立辉煌功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
李白把排难解纷的济世理想和纵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人生。他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伟业,如云:“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而功成之后,却又不贪恋富贵名位,而以“五湖”、“沧州”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谒求仕期间不讳言这一点:“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时不放弃这一点:“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赠韦秘书子春》)这种人生理想集中表现了诗人“羞伐其德”和热爱自由的意识:“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这些诗句都是诗人心迹的自我表白。由于他的自由意识是如此强烈,当遇到现实生活中丑恶力量的阻梗时,他的愤怒和抗争也表现得格外强烈。
http://baike.baidu.com/view/2133.htm#5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杜甫的绝句

  人谓杜甫不善绝句,大谬也。杜甫是中国诗歌集大成者,“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之所独专”(元缜,杜工部墓系铭)。杜甫写作绝句虽比律诗少,但在绝句成就上也不输李白王昌龄。非不能也,有所不为也,盖图别开生面也。具体而言,“向以短小空灵取胜的绝句,在杜甫手中或驱之发议论,或贯之成组诗,手法上则打破唐人熟见的第三句一转的格式,往往四句结成对偶,画面平列,使人耳目一新”(林继中,杜诗选评)。

  今录个人喜欢的杜甫绝句,加以简评。

  1,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此诗短短20字,气象万千。第1,八阵图思古;第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准确地介绍了诸葛亮的功绩,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更简练。第3,全诗描写了三国时期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政治画面。第4,遗恨失吞吴,真令人有“洒英雄之泪,锤壶无不粹者矣”。第五,更令人想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刘备不听劝谏,执意吞吴,致使诸葛遗恨。作者“致君尧舜上”,多年渴求的“拾遗”初上任即因房琯事而不得不离任,以后再无机会得舒壮志,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叹诸葛时何尝不是叹己。

  可把本诗与杜甫的同一首写诸葛的“蜀相”比较。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何其相像。“蜀相”被誉为千古咏诸葛的第一首诗。则“八阵图”当得起千古咏诸葛的第一首绝句。

  再把此诗和同是咏怀三国故事的杜牧名诗《赤壁》比较: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则杜牧诗气象不如。且杜牧诗只是怀古,而杜甫更是伤几。

  八阵图,既是怀古,更是抒情,气象万千,然后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读之令人无限感慨,可谓唐诗五绝的顶尖之作。

  下一首,杜甫最佳绝句,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历尽沧桑,却道天凉好个秋。。。
  《杜诗说.》:“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即使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操笔,亦无以过。乃知公于此体,非不能为正声,只不屑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