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是什么季节

如题所述

这句诗所写的是春季。

原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出处:宋·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诗歌赏析

美感的生成有其临界度。细雨沾衣,和风拂面,使人感到快意,才能产生美感;狂风暴雨,将人淋得浑身透湿,使人感到寒冷,就大煞风景,毫无美感可言。释志南这首《绝句》就给人一种优美感,十分富有诗意和情趣。“杏花雨”、“杨柳风”虽为实写,但“杏花”、“杨柳”能唤起人们对旖旎春光的视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

用心的读者再深入一层透视就会发现,在这幅清丽的画面深层,隐藏着诗人笑傲人生,超尘出世的达观态度。自然界春季一切喧闹的景物都被淡化,只凸现“古木”、“短篷”、“小桥”和“杖藜”过桥的诗人的特写镜头——俨然是一个遗世独立、逍遥物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士形象。创造出一种物我两忘的禅境。难怪朱熹读后赞赏它“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0

描写的是春天。

全诗为: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诗前两句叙事。写年老的诗人,驾着一叶小舟,停泊到古木阴下,他上了岸,拄着拐杖,走过了一座小桥,去欣赏眼前无边的春色。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01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的是春季。意思是: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
  2、原文: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译文
  我在参天古树的浓荫下,系了带篷的小船,拄着藜做的拐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
  4、简析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志南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第3个回答  2019-06-05

自己辛辛苦苦敲的支持一下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的是春季。意思是: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
2、原文: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译文
我在参天古树的浓荫下,系了带篷的小船,拄着藜做的拐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
4、简析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志南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自己辛辛苦苦敲得,支持一下

第4个回答  2019-01-14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的是春季。意思是: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
2、原文: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译文
我在参天古树的浓荫下,系了带篷的小船,拄着藜做的拐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
4、简析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志南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