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和北方人说普通话谁的方言更重?

本人乃泰州兴化一举子,奈何高考失利,直入三本院校,偶遇北方人,谁的口音更重

说他们可以互相交流,显然是片面的。北方官话区也用普通话交流,但实际上西南地区(上江、云贵等)没有爱用方言的氛围。其实这一带不仅爱说方言,还对方言有自豪感,尤其是成都、重庆等大城市。
相比之下,北方官话区的居民大多没有这种自豪感,认为当地方言“土气”。
西南官话的形成与北方官话不同。其实是明清时期率领汉族移民进入西南地区后形成的方言。大概是帝国官话,地方方言,移民母语的混合。显然,它首先在城市的上层传播,然后慢慢渗透到城镇和乡村的广大普通民众中。
西南地区有一个大趋势,就是把“西南官话”当成官话,也就是帝国官话,这是原因。但有趣的是,西南地区普遍认为其方言是“母语”,这是相当普遍的一种民间话语。很多人其实都避免讨论西南官话和实际官话的区别。
这种状态很独特。北方官话区普通话与当地方言差异明显,有高低之分;华南的闽粤客家话区更以自己的方言为荣,对普通话有着淡淡的抵触情绪。西南的态度有点糊。
这和我认为的地方社会与皇权统治的互动机制是一致的。
北方官话区(不包括东北地区)是帝国统治的相对严格的地区,在当地社会形态上城乡分离程度较高。农村的小农比较弱小,大多是个体户缺乏融合,也缺乏大地主等农村精英,与城市中强大的官僚形成一定的等级结构。官僚说的帝国官话自然代表更高的正统,而小农说的方言只是土语。这些地方地方意识和民间力量也比较薄弱,高度受制于帝国统治。
华南闽粤客家方言区是皇权统治最弱的地区。地方社会形态表现为宗族组织的庞大乡村势力,出现以宗族首领为代表的大地主集团,垄断村庄的土地和资本,逐渐向城镇延伸。城市中的官僚无法达到北方官话区那样极强的控制力,而北方官话区的地方意识和民间力量相对较强,明显具有向帝国离心的倾向。
西南官话区(长江中游相对偏东的地区不算典型)大部分都远离政治重心,实际上是一个皇权统治较弱的地区,但因为可以通过长江大动脉进入,所以比华南的闽粤客家方言区要好。观察历史,这一带相对服从帝国统治,没有华南的叛逆心态,但也仅此而已,对帝国的支持不多。
清朝以后,西南官话区也形成了强大的民间自组织,但不是农村宗族,而是在大都市开始的会党(长者协会)。这个地区的村落分散而弱小,无法形成和华南一样的宗族凝聚力。但租佃制度发达,导致大地主之类的精英迁入城镇大都市,与大都市融合形成会党,向下延伸到乡村佃户,再渗透到帝国官僚。
事实上,社会党组织的存在促进了城市官僚和农村庶民的融合,中央和地方、官方和民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甚至可以认为,随着城市汉族移民的到来,西南官话渗透的最初过程,很可能是伴随着社民党的逐渐壮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西南官话才成为了一种“帝国官话”,成为了当地观念中的一种普通人的母语,而这种普通人的母语,更多的指向了当地人民的母语,而不是指向了村民的语言。西南方言文化的繁荣也与市民文化密切相关。
甚至可以说,市民文化是西南本土文化的基础,而不是村民文化。这与北方和南方有很大不同(北方没有市民文化,只有弱小的地方文化,被城市的官僚制度文化所压制,而南方的地方文化是地方文化及其市民化的延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1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标准。
黑龙江、河北、山东这三个省份方言最接近普通话。
所以说,南方人方言比北方人更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6-20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这是古今中外人类探究自我的终极发问。作为人类演化史的重要一环,中国南北方人群从何而来、如何演化,一直以来学术界没有定论,而现在,中国科学家给出了更明确的答案。
5月15日凌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付巧妹团队独立主导、多家单位参加的研究成果。该成果通过对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组研究,逐步揭开中国史前人群南北格局、迁徙扩散及遗传混合历史的面纱。
9500年前,中国已有明显的南北方人群分化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南方人与北方人方言各异,外貌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付巧妹团队通过对大量的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组研究发现,在中国,南北方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分化。
中科院古脊椎所古DNA超净室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徐欣 供图
现代人中,古北方人的基因更“强势”
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东亚大陆南北方人群之间的差异性和分化程度逐渐缩小,这种变化暗示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南北方之间频繁的人群迁移与混合。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古北方人群成分对现在的东亚人显示出更多的影响。
外来人群介入少 中国主体人群保持了基本连续
研究同时发现,虽然中国南北人群最初有着明显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一直是基本连续的,没有受到明显的外来人群的影响,两者互动主要发生在东亚区域内各人群间。
这一系列研究首次针对了中国南北方的人群,开展了时间跨度最大的这种系统性的研究,填补了人类演化史中的中国篇章。
看完科学家的论述
一起来看南北方人生活中的差异
南方人与北方人因为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和风俗习惯等不一样,有一定区别。
1
身高差异
身高而言,北方人身高较高,而南方人身高普遍略低。
2
饮食差异
在饮食上北方人喜食面食,而南方人喜食大米。
3
口音不同
北方人说话接近普通话,发音相对标准;南方人口音较重,方言独特性强。
4
处理问题的方式差异
北方人性格直爽办事偏急,而南方人心思细腻,办事机警。
5
交友方式
北方人喜欢以酒会友,南方人普遍通过活动交友。
篇幅有限,只挑选了部分特征差异进行介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用一句话表明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不同之处只是文化习俗差异而已,我们都是华夏炎黄子孙。
综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妙招好生活
第3个回答  2021-04-11
北方人说普通话应该比南方人说的更标准些,南方的方言听起来五花八门,而北方人说话就是正常的语调,很标准的。
第4个回答  2022-06-20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这是古今中外人类探究自我的终极发问。作为人类演化史的重要一环,中国南北方人群从何而来、如何演化,一直以来学术界没有定论,而现在,中国科学家给出了更明确的答案。
5月15日凌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付巧妹团队独立主导、多家单位参加的研究成果。该成果通过对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组研究,逐步揭开中国史前人群南北格局、迁徙扩散及遗传混合历史的面纱。
9500年前,中国已有明显的南北方人群分化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南方人与北方人方言各异,外貌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付巧妹团队通过对大量的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组研究发现,在中国,南北方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分化。
中科院古脊椎所古DNA超净室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徐欣 供图
现代人中,古北方人的基因更“强势”
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东亚大陆南北方人群之间的差异性和分化程度逐渐缩小,这种变化暗示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南北方之间频繁的人群迁移与混合。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古北方人群成分对现在的东亚人显示出更多的影响。
外来人群介入少 中国主体人群保持了基本连续
研究同时发现,虽然中国南北人群最初有着明显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一直是基本连续的,没有受到明显的外来人群的影响,两者互动主要发生在东亚区域内各人群间。
这一系列研究首次针对了中国南北方的人群,开展了时间跨度最大的这种系统性的研究,填补了人类演化史中的中国篇章。
看完科学家的论述
一起来看南北方人生活中的差异
南方人与北方人因为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和风俗习惯等不一样,有一定区别。
1
身高差异
身高而言,北方人身高较高,而南方人身高普遍略低。
2
饮食差异
在饮食上北方人喜食面食,而南方人喜食大米。
3
口音不同
北方人说话接近普通话,发音相对标准;南方人口音较重,方言独特性强。
4
处理问题的方式差异
北方人性格直爽办事偏急,而南方人心思细腻,办事机警。
5
交友方式
北方人喜欢以酒会友,南方人普遍通过活动交友。
篇幅有限,只挑选了部分特征差异进行介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用一句话表明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不同之处只是文化习俗差异而已,我们都是华夏炎黄子孙。
综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妙招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