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会生活中人文精神重要性

如题所述

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 人文精神是无“用”的,却是“用”的归依。 十多年前我讲哲学课时,我发现自己要坦诚,就不得不承认,哲学是没有用的,而且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等人文学科也都是没有用的。进一步探讨还会发现,连近代科学也不是为实用而形成并发展的。 人文精神以及它所形成的人文学科是人对自己及其同类的体认。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需要认识和把握面对的对象;人还是一个高度自觉的主体,还需要有关于自我与人类的自觉意识。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人有不同于动物的自由意志与自觉意识,可以选择自己的目的与信念,并由此支配自己的行动。这个对于自己的自觉意识,就构成人文精神。人文学科是把人文精神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对象来探讨,其中采取实证科学方法研究人与社会的规律便形成人文科学。人文教育是从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学、宗教等不同方面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内涵。 康德说,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可见,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也是每个人最核心的文化,比关于对象世界的文化更根本。 但是,平常我们总关注某个东西有没有“用”,要看它是否合乎人的现实需要,可否作为达到人的某个目标的方法、途径、手段和工具,最终是要带给人实惠与功用。显然,人文学科却不是提供这种功用的,它根本就不是手段这个层次上的智慧与知识,尽管也可能让人变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雄辩四方,让人可以舞文弄墨,卖弄机智,逢迎权贵,但这是它衍生出来的功用,一定程度上是它的滥用,终归不是它本身的目的。 人有自己目的,这在人们看来是自然的事,无需讨论——人无非是活着,要生活更好些,就要提高生活水平;怎么提高呢,无非就是发展生产力,增长实力。通俗地说,就是要有钱,有权,有势,资源越多越好,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因此,人们总是把眼光放在工具这个层面上。 可今天我们却看到,一方面,有的人暴富起来,钱也有了,什么都有了,吃穿住用行,想什么就有什么的时候,他到底还会选择什么呢?往往不过是饱暖然后思淫欲,与动物并没有实质区别,“穷得只剩下钱了”。另一方面,这种经济的增长却是片面的,越来越没有后劲,而且不可能普遍推广,大多数人的生活相对匮乏,导致资源的危机,社会的失序。 问题在于,人类不是生活在动物的自然层面,它拥有自觉意识、自由意志层面上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构成人类文化的更高价值。因此,比“有用”更重要的是人自觉选择“用”所指向的目的,所服务的目标,也就是人生的信念、理想、理念、抱负、趣味,这才是人生的根本。不能为了获得手段而忘记了或者模糊了人自己的目的,不能让自由的心灵淹没一堆外在的东西里,不能被工具所操纵,被程序所异化,被结果所束缚。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一直是要把人培养为“人才”,也就是社会有用的工具,像“螺丝钉”那样安置在特定的位置,完成特定的使命。无论是过去为政治需要培养人,还是现在为市场需要培养人,都是典型的工具教育,只是给人实用的知识,传授专门的技术,只是让人驯服地听从于现实的需要,恰恰抹煞了自由人格的成长,独立思维的发展,也就是缺乏健全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教育当然是畸形的、病态的。因此,十年前,我在大学生中展开人文教育行动,激发理工科学生的人文学习热情,从根本上撼动数十年来的工具教育模式。我们提出的口号是: 以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技手段对话,以自信的民族文化与西方文明对话; 以高远的大学理想与社会现实对话,以广阔的知识视野与专业体系对话。 提倡无用之教育,在中国不是唱高调吗? 前不久,我在一所著名师范大学作题为《文化立国—大学重建》的讲演,谈中国大学理念的重构,一位教育学博士生向我挑战。他说,你的思维虽然理论上有道理,但在中国,当下最急切任务是发展经济,大学生们忧心忡忡的是找不到工作,家长们更是为此心急如焚,你不觉得这样的大学改革不切实际吗?不是唱高调吗?我也被激发起来了,反问到:难到你不觉得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包括大学生们的就业困境,不正是与这种实用主义的教育思维有关,甚至就是由它造成的吗?这种片面的经济发展观,看似是发展自己,其实只是对西方强势的依附,这种适应与顺从,而不思自身的根本改变,恰恰加剧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任何一个成功的现代国家,虽然它的建设都是在开放条件下展开的,但它的基本创造力无论如何来自内部,它的智慧源泉是自己的文化精英,来自它的大学。所以,牛津剑桥之于英国,巴黎大学之于法国,柏林大学之于德国,哈佛麻省之于美国,庆应义塾之于日本,希伯莱大学之于以色列等等,都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最核心是文化特区,这些文化特区决不仅仅是提供实用的人才和技术,更重要的给予全社会思想、理念、智慧上的全面指引和凝聚。换句话说,不是大学跟着时代走,而是时代沿着大学文化引领的方向走。因此,大学的核心学科并不是研究自然对象的科学与技术,而是研究人及其思想的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只有这些学科才能实现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社会生活才不是简单沿着人的本能欲望向下滑行,而是沿着人的信念、理想,理性地创造性地向上发展。这样的发展正是西方现代文明强势,盖过任何别的传统文明的奥妙所在。 反过来看我们呢,我们只是以别人现成的智慧为智慧,以别人现在的模式为模式,以别人现成的一切作为接轨的目标,只考虑如何接近别人那些有形的方面,一心都在追求有用的,马上能够兑现为看得见,可以与别人强势相比的,可以转化为GDP的东西,却全无自己内心世界独立的追求,并不知道除了要变得像强者那样之后,还有什么自己的文化。因此我们的这种增长不过是西方文明的廉价拷贝,我们所谓的“世界工厂”所完成的不过是西方经济链条末端的工序,那是最少文化含量,也无关紧要,谁都可以做,众多落后国家的人都要竞争这个饭碗,因而也最没钱可赚。中国大地上无数打工仔打工妹,在发达地区的人无法承受的丧失人格自由与生活保障的条件下,耗尽体力,麻痹脑力,只为暂时的谋生也就罢了,从大学里走出来的精英们,不仅不能提供真正的文化与智慧,开创新的产业,新的产品,新的品牌,把底层打工者们从这一经济陷阱里拯救出来,而且他们自己也要变成这样一个简单打工仔,加入到本来已经没钱可赚的经济陷阱的中去恶性竞争,这不是加剧了事态的恶化又是什么呢? 人文教育没有用,又何以改变现实呢? 人文教育是没有直接的实用价值的,大学教育也不是要简单顺从社会需要。它没有用,是说它本来就不是用来当工具的,但它恰恰是支配所有“用”的,包括选择“用”所服务的目的,确立“用”的标准。它首先要引导人们把握自己的方向,然后选择可用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平时,人们不在乎不管用的人文教育,只顾捞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结果呢,所抓到所谓“有用”的东西,恰恰是基于别人的文化信仰与思维方式,即使我们把它拿来,也因为我们身上不能给它根的滋养,它的生命与活力很快就丧失,而我们用它所造就的东西,仅仅是别人的目标,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让人仰望,给人虚荣,却浑然不知其所是的偶像,从而也扩大了别人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我们自己更加自卑与空虚。 中国每年出国考察的精英们越来越多,如果不是满足于感官的刺激,而是深入体验别人优越的内在奥秘,就会发现西方强势文明体系的基石,在一个我们难以理解的心灵世界里,人们一举手一投足,背后都有一种内在教养的支配。对此,不求甚解的国人不是从文化的层次去理解,而简单地把它归于“素质”,似乎是人家脑子里就有某种类似于舍利子、元素、基因之类的东西,“素质”一词便这样流行开来,挂在所有人的嘴上;“素质教育”随即铺天盖地而来。但十多年过去,状态依然如故,却未必有几个人说得清这“素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它根本就不是什么东西,只是人对自己的觉悟,人的自由意志与文化人格,就是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到底有什么意义,它是如何影响现实的呢? 第一,人文教育影响人们的人生目标,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从而也左右相应的市场需要与产品定价。在当代文明社会里,人们日常消费的焦点已经远远超出了产品本身的物质特性与生理功能,甚至已经超越了单纯技术性的精巧,人们会更加注重于艺术性、象征性、形式化的因素,心理与文化的内涵越来越支配消费市场的取向。因此,越是具有文化自信与精神优雅的社会,越是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越是给它最高的市场定价。当然,人们也尊重文化差异,欣赏多元文化,越是能展示丰富个性的产品,越能赢得人们的选择。但无论怎样,一个不具人文关怀的“打工仔”的社会,仅仅靠产品制造工厂根本生产不出为人欣赏的高档商品。 第二,人文教育为现代科学提供智慧的基础,进而为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供理性启迪,最终成全一个社会的核心产业。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的文化素养内在地决定着他们的事业,越是高层次的技术创新,越是需要独到的文化理念。人们总以为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由物质利益决定的,所以改革总是单纯围绕着利益分配转圈子,连文化教育机构也是由经济学家设计的“无形之手”来支配,让人沉迷于头衔、评奖、经费、待遇里,结果从容的文化氛围消失了,只剩下一潭潭恶性竞争的臭水。 第三,人文教育塑造人际间的信任关系,树立社会生活的普遍规则。有了这个基本的信任和普遍的规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