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还记得有关齐白石的虾趣图吸引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驻足观看的小故事,有博文强记着请告知其细节及感想

这个问题一般人是大不出来的

这是秦牧的一篇散文

虾趣

作者秦牧。

齐白石虾图之妙,大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我们从各种画册中看到的古代画家的同题材作品,没有比得上他的。据说齐白石画虾数十年,七十岁时达到了古人的最高水平,他不懈努力,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我家的客厅挂着一幅齐白石虾图,那十来只虾,画得生动极了。一次,有个农妇肩上挑着水桶,一进门,看见那幅画,竟着了迷,担子没有卸肩就站着欣赏,还连声啧啧赞叹:“真像呀,活的一样。”

作品能够使一个普通农妇忘记把水桶卸下肩来就凝神欣赏,这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家的最高荣誉了。

齐白石深刻观察过虾的生活,所以他虾图里的虾栩栩如生。我曾经养过虾,观察过虾。

此后,对齐白石虾图之趣有了更深的认识。

虾的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江河里淤泥地带的虾,身上颜色黑些;沙底地带的虾,颜色白些。

生命力旺盛的虾,身体透明,生命力减弱的时候,透明度就降低了,逐渐变为奶白色。越是生命力旺盛和食物充足的虾,它头部的那一团黑色的东西越明显。那是它的脏腑和没有消化完的食物。活蹦乱跳的虾,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它的头壳里器官的搏动。

虾是喜欢嬉戏的,常常两只纠缠在一起,互相用长钳逗弄着玩。

虾前进的时候,伸直了两只钳足;当它遇险迅速后退的时候,两只长长的钳足就缩起来了。

虾吃食物时很小心,总是先用钳足去试探一下,然后赶紧后退,接着再试、再退,最后,它认定完全没有危险了,就放胆大嚼。吃东西的时候,用脚爪辅助,桡足快乐地划动着。有时,它仅仅用两只脚支地,其他的脚和整个身体都斜翘起来。

观察了虾的生活,我逐渐明白,齐白石画那十几只虾,是颇费心机的,它们真个是多彩多姿!既有来自淤泥地带较黑的虾,也有来自沙底地带较白的虾。它们头壳里那一团黑色都很突出,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们有正在向前游的,也有正在向后退的,更有正在嬉戏和觅食的。画面上没有藻类、沙石、溪涧、水纹,但是只要看到那些虾的姿态,仿佛这一切都有了;不知道这位老画家观察了多少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9
不一般的人来回答下:

读《虾趣》
初一年级,1997年4月27日
今天,我阅读了《虾趣》这篇文章。文章从赞扬齐白石的画、欣赏齐白石的画写开去,写到为什么有些艺术很简单但却很动人。
文章从齐白石的水墨虾画写起,写到一张画使一个农妇忘了卸下担子就站着欣赏。从中,我们能看出齐白石的虾画得的确是栩栩如生。一张好画,或许能感染一个艺术家,但如果一幅画要感染一个普通人,却不那么容易,而齐白石的虾画却能做到这一点,可见他绘画技艺之高。
读到这儿,读者一定都想知道齐白石为什么虾画得这么好?于是,作者下面便来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是齐白石不懈的努力,他画虾数十栽,超过了古人的水平,达到了更高更新的境界;再者,齐白石从小观察虾,掌握了虾的形态与生活习性;并且,他画的虾不仅形似,而且布局生动,耐人寻味。以上几点,便是他画虾画得好的原因。
接下来,作者写到他自己欣赏齐白石的虾画。首先,作者用了较大的篇幅写自己养虾,观摩虾的生态,因此,对欣赏齐白石的虾画提高了水平。原来,作者以为齐白石画虾是随随便便,可是,现在他认识到,齐白石画虾是“费尽心机”的。从这个词中,足以看出齐白石画虾的认真仔细。“它们真个是多姿多彩”这句话,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多姿多彩”一词,在这里意思似乎不太明显,但往下看就清楚了:“有来自淤泥地带的较黑的虾,有来自泥底地带的较洁的虾,有正在向前游的......”。
齐白石正是通过不同形态的虾,来表现它们的生活环境。如作者所说,“虽然画面上并没有出现藻类、沙石、溪涧、水纹,但是只要看到那些虾的姿态,仿佛这一切都已经有了”。作者这样说,是因为他在观察了虾后提高了对虾画的欣赏水平,而齐白石能够画出这些虾来,则一定经过了更多次的观察。
接着,作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艺术不仅要求形似,而且要神似。水里的虾,不会只只都一个样,所以,画的时候要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要力求“丰富”,如果都画成一个样,即使再栩栩如生,也没有深厚的艺术魅力。这就是“单纯”中要有“深厚”。
由画虾,作者想开去,想到诗,想到扇面,想到园林,想到文章,它们之所以动人,都是因为在“单纯”中体现出了“深厚”。
读到文章最后,读者们便会明白,文章的主要意思并不是说虾,说画,而是要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单纯中包含丰富”,才能具有深刻的感染力,才能引人入胜。
标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