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原理

如题所述

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原理有两点:
一、是一定要理解贸易的过程和其中专业化生产的形成。
二、他如何是固定成为市场经济制度。
贸易的本质是交换,过程是:由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过渡到互补性再到竞争性。
互补性就是我不仅自己用,而且可以随心情的去交换,但注意他不是必要的,我可有可无。
竞争性就是当大家的需求会重合的时候,自己想要交换的东西拿不出手了,就该想着求新了。还有就是大家都有,那别人为啥选我的,别人也不傻。
扩展资料:
一、市场经济的定义:
所谓市场经济,它应该存在于民主制度的国家,因为民主制度的国家没有权利干涉市场经济的运作,所以它的市场运行方式决不会受到政府行为的调控,否则就是虚假的市场经济,就是权力掌控的改良了的市场经济,就是既得利益集团控制的不彻底的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以商品生产作为推动社会经济运转的主要动力。商品主要是用于交换的产品,它即包含了使用价值,同时也包含了交换价值。商品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借助产品的使用价值而获得产品的交换价值。而政府的行为就是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创造条件,使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1、市场经济开放,本质是为了解决生产不足,物资不丰富。
2、但是市场经济供过于求时,就会出现开拓市场的做法,就是激发人的恶欲,比如利用人的懒惰,贪婪,好色,寻求刺激,有钱的贪图长寿健康,女人贪图青春,中产阶级怕滑落。
3、金融资本唯利是图,一定会在风险和利润之间,选择利润,而把风险转嫁。所以市场经济最终极的样子并不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0
商品生产产生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马克思曾指出:“产品要表现为商品,需要社会内部的分工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开始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离已经完成。”(马克思:《资本论》,中文1版,第1卷,192~1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这样的社会分工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幼年时期,因而商品生产相应也较早地出现。而生产的社会化则只是近百年前才出现的经济现象。
  对于生产社会化的内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作过严密的分析。他认为生产社会化具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的含义:(1 )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有限的生产资料从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化的,即只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即“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3 )劳动产品的社会化,“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现在工厂所生产的纱、布、金属制品,都是许多工人的共同产品”。尽管当今世界生产社会化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恩格斯阐述的基本原理还是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分析的。正是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提出了两个客观要求:一是生产资料(物质资本)使用的社会化;二是劳动力使用的社会化。
      2
  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是生产社会化的物质基础。生产社会化客观上要求具有的生产资料规模是个人或家庭进行生产所必须拥有的价值量所无法相比的。“一个营业部门越是按资本主义方式来经营,在这个营业部门中社会劳动生产率发展得越高,那么在这个营业部门中资本的最低限量也就越大。资本必须在这种规模上增长价值量,具备社会的规模,从而抛弃一切个人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 第49卷,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显然,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规模化生产要求资本的最低限量迅速增大,大大突破了单个资本的限量,生产资料(物质资本)的单个所有(包括个人所有、私有或一定范围的局部公有等)与社会化使用成为社会物质资本配置中的一对矛盾,通常也表述为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对这一矛盾的传统理解是将私人占有只理解为生产资料私有制,认为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所有制问题似乎非公即私,将私有制与公有制简单地对立。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忽视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内部权能的可分性,忽视了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区别,也排斥了市场经济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影响。
  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生产资料单个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要求:(1)生产资料所有制内部权能分解,即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2)产权行为主体即所有者、投资者、经营者等独立化;(3 )产权的流动性,即能根据社会化要求灵活地配置和组织资本;(4 )产权主体行为的契约化。生产资料单个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具体表现为资本所有的分散性和资本使用的共同性、统一性的矛盾,资本配置的流动性与资本营运的稳定性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矛盾只能是通过平等互利、协商谈判的方式,即市场的方式来解决。因此,产权的明晰化、市场化是运用市场方式在不否定产权多元化所有的基础上,实现物质资本的共同占有、社会化使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所有权角度分析,产权具有分散化、多元化的趋势,而从占有权、使用权角度看,则存在着社会化、统一化的趋势。在社会物质资本配置过程中,生产资料的单个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客观上要求产权市场化。换句话说,生产资料单个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矛盾在社会物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外在化,而市场经济则是在物质资本所有权分散化、非均衡分布的条件下,在不否认单个所有的前提下,动员和组织物质资本共同占有、社会化使用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客观要求的有效方式。
      3
  劳动力是人的身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称。当人的发展摆脱了超经济强制的各种人身依附关系之后,进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历史阶段,劳动者具有了人身自由,劳动力总是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但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劳动社会化、分工协作关系的发展,必然使劳动方式发生变革。在物质生产领域,过去,一个人生产一件完整的产品,从产品的设计、备料、加工到最后完成,从头至尾单独承担着产品的生产工作。而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生产一件完整的产品,每个人只参加生产过程的一部分。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劳动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个人劳动转化为协作劳动或结合劳动,单个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只是构成结合劳动的一种职能。相应地,单个劳动力转化为结合劳动力或总体工人,只有结合劳动力或总体工人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根据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必须合理流动、社会化使用。但客观上劳动力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因而,劳动力的个人所有与社会化使用就构成了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一对矛盾。
  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这对矛盾最初是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通过暴力手段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土地)分离,使劳动者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工人,被迫以出卖劳动力为生,即通过劳动力商品化得以解决的。因此,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一无所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之一。其实,从理论与实践上看,“一无所有”并不是劳动力要素市场化的一般条件。马克思分析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从而需要出卖劳动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工人因为没有生产商品的物质资料,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另一种则是“他个人的劳动力不卖给资本,就得不到利用”。前者是由于丧失生产资料而被迫出卖劳动力,后者则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发展,生产资料的使用日益社会化、集中化,人们的劳动突破了孤立劳动的性质,转变为集中的社会化协同劳动。与此相应,单个劳动力已不能像小生产者那样再从事生产活动了,而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式,把许许多多单个劳动力汇成一个结合的劳动力,然后才能与社会化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商品。从这个意义上看,单个劳动力的所有者已没有可能出卖仅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论劳动者是否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
  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是劳动力资源社会化配置中劳动力个人所有与劳动力社会化使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对矛盾运动客观上要求劳动力产权独立化和自由转让,即劳动力所有者凭借劳动力所有权通过让渡劳动力使用权获取相应的收益,同时确立其劳动的责任和义务;而劳动力的使用者——企业则相应地获得一定的劳动力使用权,使劳动力要素充分发挥其在生产中的作用。这实质上是通过市场行为契约化方式界定劳动力所有者和使用者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责权利关系,从而形成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劳动资源有效配置的组织方式。因此,劳动力个人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客观上要求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只有当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时,市场经济才成为一种典型的生产方式。
      4
  资源社会化配置中的物质资本单个所有与社会化使用和劳动力个人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运动,使市场经济成为一种自然的历史的选择。而这对矛盾运动又贯穿于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全过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矛盾。
  第一,它奠定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对两对矛盾运动的分析表明:(1 )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产权的独立化与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2 )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劳动力的所有者)、企业(劳动力的使用者)等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行为主体,构成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3)两对矛盾运动中的客体和交易活动形成的商品市场、 资本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是统一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它规定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制度框架。虽然物质资本的单个所有与社会化使用和劳动力个人所有与社会化使用的矛盾是以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劳动力所有制为基础的,但该矛盾运动本身又内在地规定了所有制内部权能的分解和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的现代产权组织形式,使所有制实现方式多样化,形成市场经济的微观运行机制。产权运行与微观机制的变化必然引起外部市场制度的配套,如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产权市场及期货市场等。同时,为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稳定有序,又需形成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及实现市场主体行为的契约化和法制化。
  第三,它是市场经济的生成基础,同时也是决定市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本要素。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规模、质量和结构的微观组合和宏观配置,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质量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第四,它规定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
      5
  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两对矛盾运动过程是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过程。从物质技术与运行关系看,这一过程客观上要符合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微观的优化组合和宏观上按比例配置规律,也要符合经济利益协调规律,因为两对矛盾的协调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经济利益的分割和协调过程。运行中既要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又须营造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公平交易、自由竞争的环境。从经济关系看,它集中反映了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关于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时代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同时也曾预见:在大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发展为自动化过程的劳动资料的生产力要以自然服从于社会智力为前提”。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当代经济运行中,劳动与资本关系有了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发生变化。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其他产权关系不再表现为简单的决定作用,如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或企业控制权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由协商谈判形成一种多边契约关系。(2)劳动力要素的素质提高和资本化趋势。 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提高、相应地位提高和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及其被普遍应用,这将引发企业所有权在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分解及治理结构的变化。这个问题在高科技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总之,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实际上反映的是如何适应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通过市场方式实现资本联合、劳动联合及劳动和资本联合的关系,其追求的总体目标是效率与公正(公平)。效率意味着资源的合理配置及财富的有效创造,公正则维护着经济秩序和劳动者个人的平等、自由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