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故乡》的写作特色?

如题。《故乡》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鲁迅先生于1919年12月,从北京回到老家浙江绍兴,变卖了故乡的房子,并接母亲到北京共同生活。1921年1月,鲁迅先生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故乡》这篇小说。小说描写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并揭示出这种变化的深刻的社会根源。鲁迅先生用慨叹的笔调刻画出了润土和杨二嫂等人物形象,反映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的非人生活,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的本质。
笔者认为,鲁迅先生这篇小说结构严谨,情节单纯,笔调圆熟流畅,充满诗请,富有哲理,它的写作特色和艺术手法,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下面笔者就《故乡》的写作特色作一浅析。
一、用白描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主题这篇文章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写少年润土:“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形象立于眼前。再如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其次,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也是文章的特点之一。二十年前的润土与“我”哥弟相称,二十年后,再同我见面时,语言极少,由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辛苦麻木”的贫苦农民,从而写出了他二十年前后的变化。又如“豆腐西施”杨二嫂,除了她的肖像外,作者主要运用对话来刻画她的形象。杨二嫂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在同“我”的那段对话中,并没有描写人物的模样,却更好地说明了说话人的心灵,达到了突出主题的艺术效果。
二、运用对比,深化主题小说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深化文章的主题。表现为:1、故乡前后情况的对比,描绘了农村小经济破产的惨境,揭示了导致破产的根源。2、少年润土和成年润土的对比,揭示了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指出了听天由命的辛苦麻木的生活道路是一条死路和绝路。 3、“我”和润土之间关系的前后变化的对比,揭示了在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深刻隔阂。4、“我”货物润土之间的关系与宏儿和水生之间关系的对比,反映了对未来生活前景的热切向往。
5、杨二嫂妖模妖怪、放纵泼辣、明拿暗偷、信口雌黄的形象与润土麻木不仁、毕恭毕敬的神态的对比,起了烘托润土性格的作用,同时反映出农民破产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以上说明通过一人、一物、一事的前后对比,起到了突出强调、围绕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感情漾出画面,画面吐露诗情全文以“我”的感情为内在线索,它支配着人、事、景、物的描写,从而荡漾出一幅幅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同时,这一幅幅融情入画的画面,又诗意般地表现出了作者的感情。如第一段描绘出一幅逼真的“寒江荒村归客图”,不仅在描绘故乡景物时浸染着一层浓重的感情色彩,而且用饱含诗情的笔来刻画故乡人物;通过各种画面的有机组接,完整地、若隐若现地显示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最后“船底潺潺的水声” 仿佛是作者抒情式畅想的伴奏。从“我”回到故乡以后的所见所闻,写到离别故乡时的慨叹和希望,整篇作品浸渍了浓重的诗情。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里有诗,表现出优美的画意。
四、人物出场,各有千秋
作者很注意对人物出场的安排,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对闰土的两次虚写与一次实写,强调了他的变化。这三次出场是采用三种写法:有对比,有照应,有抒情,显得意味无穷。
其次,“我”是在岁暮年尽、天气阴晦、冷风呜呜、天色苍黄、荒村萧索时出场的。这既突出了农村的衰败破产,又衬托了闰土被迫害、杨二嫂巨变的环境和“我”茫然惆怅的情绪,这是一种以景衬人的写法。
再次,杨二嫂的出的出场宛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块石头,掀起了阵阵涟漪。“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使“我吃了一吓”,接着对她回忆的虚写,与现实中的杨二嫂起了对比和照应的作用。这种安排,使人物由远而近,形象逐渐清晰。
五、在抒情与议论中运用充满哲理的语言
本文在抒情与议论中运用充满哲理的语言,让读者在艺术感染中接受深刻的真理。特别是在结尾部分,哲理性是十分突出。闰土同“我”已经被“高墙”隔离开了,使“我”感到“非常悲哀”,所以当“我”离开家乡时,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宏儿和水生身上。文章写到:“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里的“路”是比喻“希望”。这个比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在抒情与议论中的哲理性语言,起到了升华主题、加深思想、帮助读者认识真理、鼓舞斗志的作用。
六、语言凝练简洁,深刻含蓄
文章一开始就要言不繁,寥寥二十三字,便暗示了小说的矛盾,揭示了小说的序幕。又如对“我”来到门口的描述语言也是很简练、优美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句明写景暗抒情,言简意深,既渲染了环境,又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再如闰土称“我”作“老爷”,由此引起“我”的感慨:“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就说不出话。”这里以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用字精练,语言含蓄、深沉,好似信笔写来,其实蕴意极深。这种语言富于表现力,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七、以活动为线索,以感情为主线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依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根据“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剖析“在故乡”遇见的 人和事。在理清这条明线的同时,作者还安排了一条抒情线索——这既是暗线,又是主线。作者的思想感情,贯穿全文,统领全文。正如文中所:“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仿佛也就如此……故乡本也如此……”作者从现实入手,通过对少年润土,杨二嫂,中年润土的典型形象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导致他们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从而发出了无限的感慨,随着感情的变化,把主题升华到一个更深更新的高度。在文章末尾,作者以充实激昂的感情,富有哲理的启迪,号召人们团结抗争,在只有荆棘的地方践踏和开辟出一条路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1
1、强烈的对比:  本文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人物的变化来反映主题思想。文中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之路。通过20年前后杨二嫂的变化,可以看出,杨二嫂曾是一个被称作“豆腐西施”,充当招徕生意的“广告”,是一位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物。由于长期艰辛生活的磨难,她变得尖刻、刻薄、庸俗、势利。她是贪小便宜、自私的小市民,是辛苦恣雎的典型。杨二嫂前后的变化说明,在军阀势力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故乡的日趋破产以及城镇市民的日趋贫困。  2、精彩的对白:  语言是最能展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段。个性化的语言自然就能窥视人物的内心世界。“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是善良的;“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成年的闰土是一个麻木而丧失了活力的木偶人;“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多么尖刻锋利的语言,活脱脱地表现出一个小市民的形象。  3、高妙的白描:  鲁迅先生是白描高手,由以下几例可见一斑。“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多么精炼的简笔勾勒,凸现出故乡的全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寥寥数笔便点染出明朗神异的景象。“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轻描淡写便营造一种静谧的气氛。  4、精辟的议论:  文中的议论深沉而又隽永,让人在脑中时时闪现出思辩性的哲理火花,像“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种富有创意的警句,具有历史的深度,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照亮了读者心中的希望之路,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激励着读者勇往直前。此外,这些议论在全文中还起到总结收束、画龙点睛的作用,点明了中心,深化了主旨。
第2个回答  2013-10-21
通过描写他在酒店的特殊性首先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而这件长衫已经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为什么如此在意这件长衫,因为这长衫代表着地位,“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缺乏应有的经济能力,而惟一能够显示其地位的长衫自然成为他心中的精神寄托。
描写他对劳动、对劳动者的轻视。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除了表现他对地位的追求之外,还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了他对劳动、对劳动者的轻视。他进不了学,又不会营生,好吃懒做,却蔑视劳动,看不起劳动者。穿衣服都要以长衫尽力显示与短衣帮的区别,有一点钱就“排出九文大钱”以示炫耀。以这样的态度,怎能与短衣帮和好相处呢?又如何赢得短衣帮的同情与帮助呢?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他进不了社会上层,又不能融入社会下层,也就注定了他除了悲惨结局再无其他的出路。
   范进中举而疯,虽有些夸张,但确实道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在那个社会里,我们看不到人间的一丝温情,有的只是冷漠、残酷、自私。小说刻画了各色人等,但没有一个对孔乙己抱以同情,给予帮助。丁举人凶残相对,短衣帮笑脸相讥,掌柜老板漠然视之,就连才十来岁的酒店小伙计也被同化,对孔乙己除了嘲笑便是冷漠。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充满了自私、冷酷、无情,令人窒息。有着人格缺陷的孔乙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他怎能会有理想的人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