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的俄罗斯为什么被叫成沙俄,“沙”是指什么?沙皇为什么叫沙皇?沙俄的国体与政体是什么?

如题所述

按俄罗斯及世界主流学派观点,沙皇俄国是1547年~1721年间俄罗斯的国号,而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的皇帝”的头衔,正式称皇帝,俄罗斯正式国号为“俄罗斯帝国”,简称沙俄

俄语中沙皇(Царь)一词中的“沙”来自拉丁语中“凯撒”一词的转翻译音(Цезарь),Царь就是“大皇帝”的意思。中文则半音译半义译,翻译成“沙皇的”。

沙皇(俄语:царь)是部分斯拉夫君主采用的头衔,此字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拉丁语称号“凯撒”,在中世纪时被视为与“皇帝”一词拥有类同的地位,即与罗马皇帝一样,受他国皇帝或宗教领袖(如罗马教皇或君士坦丁堡牧首)认许。

在彼得一世改以为“凯旋将军与独裁者”(俄语:Император и Самодержец)为主要称号后,“沙皇”一词在官方定义下改与“国王”同等,但民间和国外仍非正式地把俄罗斯君主称为沙皇。

沙俄的国体是封建君主国,政体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

扩展资料:

1547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俄罗斯国家诞生。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王国进行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俄罗斯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并于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达到鼎盛。

在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的俄罗斯参与全欧洲抵抗拿破仑的反法同盟,并成为战后神圣同盟的领导者,此后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

俄罗斯帝国是欧洲传统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才显现出俄国农奴制度的弊端,导致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相对落后于其他欧洲强国,虽然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但是并不彻底。

1904年,在帝国主义争夺势力范围的日俄战争中再次失败。

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一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罗斯共和国(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推翻,由苏俄取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沙俄

百度百科-沙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3
14世纪的俄罗斯全称为“俄罗斯帝国”或“沙皇俄国”,所以简称沙俄。俄语中沙皇(Царь)一词中的“沙”来自拉丁语中“凯撒”(Caesar)一词的转翻译音(Цезарь),Царь就是“大皇帝”的意思。中文则半音译半义译,翻译成“沙皇的”。俄国皇帝之所以自称“沙皇”,是缘于沙皇本是俄国人尊称拜占庭皇帝的尊号。俄罗斯人认为,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继承者。在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后,拜占庭帝国和皇帝的权力就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手中。到伊凡四世时期,大公称号显得权力不够大,于是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 沙俄的国体是封建君主国,政体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22
首先要澄清一点,安禄山的目的不是拥兵割据,分裂唐帝国,而是要消灭中央政权,自己成为中国的新皇帝,他的军队绝大部分是汉族士兵,所以他是叛乱,而不是分裂。他从本质上是对“一个中国”的概念存在认同感的。
接下来进入正题,我们首先从中国的核心民族----汉族的形成史来看。汉族的祖先--华夏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夏,当时他们的领土仅拥有现在河南北部,山西和河北南部,山东西部还有陕西的关中平原一带,东方和南方都是夷越民族的土地,北方和西方是游牧民族狄族和戎族。但是,华夏族拥有比周围民族更先进的文明和技术,于是不断向四周的民族发动战争,征服了许多民族并依靠自己的先进文化将被征服民族同化,这也是中原民族大融合的开端。后来东夷族趁夏朝衰落之时依靠武力征服了中原,建立了商,但商人不久就被华夏族众多的人口和先进的文明所同化,成为了华夏族的一份子,这也是中原民族同化外来征服者的开端。商代继续征服同化周围民族,扩展疆土,至周代建立时,华夏族的领土已经囊括了整个河南省,向南到达淮河,向北占有山西,河北,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向西完全控制了关中平原。而后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一个高峰,南方的楚人,西北的秦人,四川的巴人,江淮的越人,都被中原文明同化。至秦代建立时,华夏族控制的领土已经奠定了现今汉族主要聚居地的雏形,汉族才算正式形成。所以目前的汉族,是中国各古民族以古华夏族为中心融合交汇的产物;目前中国庞大的疆域,也是汉族依靠自己先进文化和众多人口不断同化周围各民族所获得的。
而比较就会发现,世界各个大民族的形成都与汉民族的形成具有相似性,俄罗斯民族也不例外。首先,俄罗斯民族是个年轻的民族。东欧平原上散布的众多古斯拉夫人部族在10世纪前还都基本过着半封建半氏族公社式的生活,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性质的政权,但也只是众多部族的松散联合体。直到11世纪开始,基辅罗斯逐渐瓦解,古罗斯各部族才陆续建立封建制国家,而莫斯科公国只是其中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国。13世纪蒙古征服了罗斯各国,建立了钦察汗国,而莫斯科大公通过贿赂蒙古统治者获得了替钦察汗国征收全罗斯各国赋税的权力,并将全罗斯东正教牧首迁到莫斯科,而且莫斯科公国的统治者们逐渐吸收了蒙古人和日耳曼人的文化乃至血统,莫斯科公国的文化,地位与实力由此逐渐超过周围各个古罗斯国家。至14世纪钦察汗国衰落,莫斯科公国击败蒙古军队,获得了事实上的自治权,俄罗斯民族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才算正式建立。此时,莫斯科公国已经成为了罗斯各公国中文化最先进,人口最多,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莫斯科公国由此走上了与古华夏族相似的逐渐征服同化周围民族的道路。此后400年间,莫斯科公国先后消灭了周围的诺夫哥罗德,雅罗斯拉夫尔,罗斯托夫,弗拉基米尔,特维尔,梁赞,普斯科夫,喀山等国,这些国家的人民都被融合到了俄罗斯族中。到了彼得大帝时期,击败瑞典,夺取圣彼得堡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才终于奠定了今天俄罗斯的欧洲版图雏形,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建立。至此,历经500年的民族大融合之后,古罗斯各民族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统一为现代意义上的俄罗斯民族。
所以,您所说的700年,有近500年事实上是俄罗斯民族不断同化周围民族,形成自己的过程。俄罗斯民族在欧洲的基本疆域,也是在这500年融合中逐渐形成的。故而在此期间,没有分裂的问题,因为被他们征服的民族都被同化了。
之后就是俄罗斯帝国时期,俄罗斯民族作为东斯拉夫人中最先进最发达最庞大的民族,仍然不断试图征服并同化周围的民族,最典型的例子是乌克兰人,自从叶卡捷琳娜大帝征服了乌克兰之后,乌克兰人被强迫说俄语,使用俄文,而且俄罗斯官方想方设法摧毁乌克兰传统文化,并向乌克兰大量移民。这些措施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到20世纪初期,被统治百年的乌克兰人基本上已经被俄罗斯同化,很多乌克兰人只会说俄语,而且以“小俄罗斯人”自居。但是自20世纪初开始,居心叵测的美国在世界范围内贩卖民族自决主义的毒药,这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大民族同化小民族的进程。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俄罗斯帝国,苏联建立。西方为了搞垮苏联,积极煽动乌克兰,哈萨克以及高加索的穆斯林各族独立。本来这些民族已经接近被俄罗斯族同化,现在这一进程却被西方的挑拨离间所打断。而列宁没有充分估计到给予这些民族自治权的严重后果,答应恢复这些民族的文字,语言,文化和宗教,并使乌克
第3个回答  2013-10-22
他们的国王名叫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