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如题所述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谈谈本人一些粗浅的看法。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二、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这一句话说出了预习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中,重视预习环节,强化指导训练,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1)、明确学习意义,让学生有较明确的主动学习方向。预习是学习生物的第一步,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发挥学习潜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自觉性,让学生有较明确的主动学习方向。3)、选择预习形式,发挥学生自学潜能。预习指导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种预习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知道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式作出自主选择。如,教《饲养和观察蚯蚓》这一节,给学生提出三种预习形式(1)基础型:能描述蚯蚓的外部形态特征,它是怎样运动的;(2)作业型:能按思考、练习的要求,带着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自能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自读中质疑问难。这三种预习形式,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学生自学潜能。(4)检查预习效果,紧密联系课前预习与课中学习。教师要重视预习检查,每教一个新知识,应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检查,让学生说说预习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指导预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堂上要有意识渗透目标,展示策略,指导自主策略,方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关键点。爱因思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难。它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式为主体学习式。1)、创设质疑氛围。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有撞击学生智慧火花之处,教师总要想方设法提供其闪光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质疑。教师要有意识地与学生换角色,鼓励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新知背景中,积极思维,以激起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2、把握质疑时机。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之际,正是引导学生质疑时机。学生初学一个新知识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由于他们有着个别的差异,提问水准就参差不齐。这时,他们心理状态是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大家的重视,希望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从而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而带着问题去继续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质疑,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要,形成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使教学的重难点在学生主动参与中得以解决。当学生学完新知识后,通常还会产生新的疑问,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指导课外延伸活动,使学生的疑问迎刃而解。如学完课本上的知识后,学生对蚯蚓有浓厚的兴趣,渴求对它有更多的了解。此时可将此课题向课外延伸,引导他们查找有关资料、阅读课外读物,自己寻求答案,通过课外活动,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得以不同程度的培养。3)、教给质疑方法。学生不但要敢于质疑,还要善于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对比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课题中、新知识处提问题。如学《环节动物》时,有同学提出蛇也没脚,也是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那么它是环节动物吗?如学《水中生活的动物》时,有同学提问鲸为什么不属鱼类,它也会游泳,也有鳍,能在水中呼吸。4)、鼓励独立释疑。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我们要不断地分析学生质疑质量的高低,掌握学生对问题理解的程度,再把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教师仅作适时指导,得出正确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学《环节动物》时,有同学提出蛇也没脚,也是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那么它是环节动物吗?我不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认真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由表及里,逐渐学会释疑,提高了质疑水平。3、组织学生合作、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生物学习中有许多知识是来自我们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是自然现象知识的总结和描述。为此,组织学生仔细认真观察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生物,模拟开展类似实验来探究这种生命现象,是学习生物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探究后,让学生交流观察现象、实实在在地展开讨论,说说自己所看所想所得的。但我们在教学实践当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1)、确保讨论的时间;2)、全体参与讨论。分组讨论注意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教师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不合作讨论就不能解决问题,合作是解决的关键,这样长期有意识地反复训练,增强合作意识,合作能力逐步得到培养,在他们领略到参与学习的成就时,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4、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课末阶段的评价可以鼓励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活动过程和效果进行反馈,并做简明扼要的小结。如学完《水中生活的动物》这一节后,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知识反馈评价。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1)、我知道了水中生活的有哪些动物,以哪类动物为主,它们都有哪些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2)、我懂得了观察不仅要按一定的顺序,还得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3)、探究中我能与同学合作实验,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并能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知识就环绕在我们身边;4)、我课堂上能积极思考问题,并能勇跃大胆发言;5)、我为能更好的学习,敢向老师提提上课的要求。这样,学生通过谈收获、谈体会、谈建议及时调节了自己的学习行为,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我们新时代老师共同追求的目标。生物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