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如题所述

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应运而生,一度冲击着语文课堂,使其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却很难轻易退出历史舞台。于是,除了偶尔的公开课掀起的一点课改浪花外,陈旧的教学方式一如既往地活跃在语文课堂上。现象一:满堂灌。教师在前面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一本教材一支笔,先分段落后释义,中心思想字词句,学生不辨东和西。”教师以“讲得透嚼得烂”为讲课标准,伴随着的就是“满堂灌”。老师认为学生完全应该理解,应该掌握的知识,学生却茫然不知所措。这种讲解的方法以静态描述为主,以讲解结果为主,孤立地学习老师事先苦心经营的有关知识。空话多,读的少;陈旧的多,创新的少,导致学生听起来易懂,用起来易错的结果。教师费力不讨好,大叫“苦”!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角色就成为:灌输者。现象二:满堂问。源于启发式、讨论式的问答式演变到今天只注重问答式的形式,忽视运用的条件和本质的东西。打着启发式、讨论式的招牌的问答法在课堂上无限制的膨胀了,课堂上一问一答,热热闹闹,一连串毫无启发性的提问,把学生往老师事先设计的结论上赶,也不进行从容研讨,教师便匆匆归结,生怕学生节外生枝,弄得自己下不得台阶。教师呈得意状,自认效果极佳。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角色就成为:提问者。现象三:满堂练。教师根据中考考点把知识点从整篇文章中抽出来,孤立出来编成填空、判断、选择、简答、分析探究等题,让学生进行扩充练习,适应性训练,模拟训练等等各种操练,内涵丰富的语文教学,情文并茂的语文教材,竟然派生了那么多怪题、难题。这种枯燥反复的纯技术操练消损了学生的兴趣,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并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更不要谈语文教学应有的情感、意志、品质问题了。教师微笑,认为辛苦——值!这种“满堂练”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角色就成为:编辑者。因此,解放语文课堂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于“对话”的展开、“对话”的对象和“对话”的程序设计等问题,广大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已经做了多方面的研究,而笔者认为成就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生生对话”。所谓“生生对话”,即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它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课改思想的重要方面,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才是课改的终极目标,因此加强生生对话,对培养学生语文多方面能力、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生生对话中,教师该做些什么呢?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和作用又是什么呢?现实的情形是,我们有些教师在生生对话中似乎成了旁观者的角色,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体现对学生“自我体验”的尊重,一些教师误认为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是尊重,对学生的意见、观点、看法一律采取赞成而不加评判的做法就是尊重,其实这是对“尊重”的误解,也是对课改精神的误解,毫无疑问,课改的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但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教师作用的强化,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在课改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简单的“传授者”,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扮演好自己的重要角色呢?一、倾听者生生对话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把学生与文本对话中普遍感到的疑难问题提供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在课堂中自由讨论、相互质疑、相互启发,在交流中加强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教学《珍珠鸟》这篇颂扬人与动物之间因信任、友爱而创造美好的经典美文时,通过学生细读课文,自由讨论发现以下问题:①课文说“信赖,往往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其中“美好的境界”美在哪里?②为什么小鸟先怕人而后来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③大鸟为何再三呼唤小鸟回巢?④小鸟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说明了什么?⑤它好肥,整个身子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蓬松”为什么比“滚圆”、“肥胖”好?等,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对话。学生对话开始后,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倾听:听清楚对话双方的主要观点,听清楚对话双方的精华所在,听清楚对话双方的主要认识偏差,听清楚对话双方的焦点,同时,思考下一步的对策。只有听得清,才能想得深,引得好,激得巧。二、引导者在对话活动中,有时对话双方由于自己的一得之见,或者由于对文本理解侧重点的不一样,或者由于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一样而产生争执,这时,教师不可以用“双方观点都有道理”之类的话来化解纷争,因为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的作用,学生并没有达成共识。如果让学生还固守着自己明显带有局限性的答案,那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并没有什么好处。在教学《伊索寓言》时,教师启发学生大胆思维创新,多角度、多层次解读文中的故事,如“我们就是下去以后,眼睛还是向上的。”学生热烈讨论后出现新的解读:①揭示有些人“狗改不了吃屎”的劣根性,下台的原因就是“眼睛向上”,栽了一个大跟头,仍不悔改,仍“眼睛向上”;②有些人眼睛总盯上级,察言观色,相机行事,以博得上司的欢心,以便往上爬;③事业上有些人好高骛远,总盯着远方,不脚踏实地做事,结果大多以“下井”为结局;④有些人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意志坚强,永不言败,积极向上,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做“和事佬”的角色,要引导学生从文本引发出思考,当学生说空话、大话、甚至错话时,更要追问是从哪里引发出这些思考的。这样,一个问题就能使对话难点处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三、激发者一些具有启迪学生思维和人文教育意义的问题,教者千万不要让它轻易滑过,要善于激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得到感悟和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他们对人文主题的深刻体会。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讲讲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当大多数学生认为“坐着、躺着、赛几趟跑、踢几趟球 ……”是写孩子们在草地上玩时,有位学生提出不同看法说是“写小草”,因为上下文都是写有关小草的,课文是运用拟人化手法。问题一出,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答案层出不穷,它体现了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又如在教学《土地的誓言》一文时,有同学在充分肯定这篇文章的语言魅力后提出,尽管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但她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它写得太深沉,不易为中学生所接受。对于这一观点,教师并没有轻易放过,因为学生的这一问题正好是探究编者意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时机,于是立即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对话深入下去:“有人说这是一篇描写广大关东原野的文章,写得比较枯燥沉闷,与我们同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不应该选进中学课本,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一言既出,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气氛之热烈,发言之踊跃,观点之鲜明,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对话的结果是,大家普遍认为,对当代中学生而言,由于年龄所限,阅历所限,对于关东大地的了解和认知基本是缺乏的,更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所以读了这篇文章,可以让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了解在我们的国家曾经经历的苦难,知道了这一切,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否则,当我们进入社会以后,我们如何面对历史,又如何想到关心那些身处苦难中的人们?应该说,这样的认识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也是符合编者人文教育的主题的。四、决断者在对话过程中,有的教师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由,任由学生信马由缰,游离教材,信口开河,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由,一味赞扬学生的发言,甚至对明显错误的理解也不置可否。如:当学生把《羚羊木雕》中万芳说成是轻友谊而重财物时,教师也不置可否;把《背影》中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解成违反交通规则时,教师也只是一笑了之;把《皇帝的新装》中的两个骗子说成是替天行道,值得我们学习时,教师竟一时语塞,然后就面带笑容鼓励到:你的回答很有新意。面对不当解读,却不加引导,这是教师的失职。这时,教师要旗帜鲜明的表明自己的观点。教师作为对话的“一方”,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我们提倡“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不是要教师没有自己的观点,完全顺从学生的观点。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学生思想模糊甚至观点错误时发出“我个人认为”的清晰响亮的声音。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当学生讨论到菲利普夫妇在船上与亲弟弟于勒对面不相认的时候,有学生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因为沦为穷光蛋的于勒不仅不能圆菲利普夫妇的发财梦,反而会重新回来“吃”他们。在我们身边也有“一切向钱看”,为了钱而不择手段,甚至亲兄弟为了分家产而大打出手,兄弟反目的情况,这说明“金钱”的重要性。不少同学都赞成这种看法,这时教师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①金钱不是万能的,它买不到人间最美好的情感;②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体现出人间真情的事例比比皆是:君不见抗击雪灾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场面;君不见大学生洪战辉在自己生活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与捡来的小妹妹相依为命的动人事迹;歌手丛飞在自己身患绝症时仍全力资助170多个贫困孩子的爱心奉献;“感动中国”的孝子在母亲身患重病时毅然将自己的肾捐给母亲的至真亲情……③唯钱是图的毕竟是少数现象,不能以偏概全。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同学们明辨是非,提高了思想认识。综上所述,我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生生对话”过程中绝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一个“和事佬”的角色,一个模糊自己观点的角色,相反,他应该是一个倾听、引导、激发、决断者的角色,扮演好这些角色,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提高自己驾御课堂的能力,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智慧。在语文“对话”教学的课堂上,对教师各方面的要求在日益提高,我们只有不断进取,努力钻研,日益丰富和提高自己,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才能适应今天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语文教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