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直肠炎怎么治疗好?

如题所述

慢性直肠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以为长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饮食,环境等等,导致我们的肠道内部环境恶化,肠内菌群紊乱,有害菌大量的繁殖,有益菌减少,产生了大量的毒素,这样的话,这些毒素就会慢慢的刺激直肠粘膜,导致我们的粘膜发炎,慢慢的就会出现直肠炎。

治疗的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抗生素西药治疗:

    优点:可以快速的缓解病症带来的一些身体不适。

    缺点:治标不治本,而且还会进一步的刺激肠道粘膜,这样的话只是一时的缓解,但实际会慢慢的加重病情。

    中药治疗:

    优点:安全,不会进一步刺激肠道粘膜。

    缺点:通过脾胃调理,调理速度慢,甚至赶不上肠粘膜受损的速度,所以效果可能不明显

    益生菌调理:

    优点:为肠道大量的补充有益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清理垃圾毒素,修复肠道粘膜,可以很好调理直肠炎。

    缺点:很多益生菌都不能活着到达肠道,所以需要选择活性高而且保护措施好的益生菌,而且需要坚持服用。

    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也就是食疗,建议可以喝羊奶,羊奶中含有的上表皮生长因子对于肠道粘膜的修复有一定的作用,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忌烟酒,不要吃辛辣刺激的东西,饮食要清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6
根据引发直肠炎的病因及疾病表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症给予灌肠、外用药。
1全身治疗:可根据病情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抗生素。 2.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暴发型或重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常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每日静脉滴注,疗程7~10天,症状缓解后改用泼尼松龙口服,病情控制后,递减药量,停药后可给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以免复发。
灌肠:直肠黏膜水肿者,可用生理盐水、鞣酸、高锰酸即溶液灌洗直肠。黏膜糜烂者,可涂醋酸可的松溶液或硝酸银溶液。括约肌、肛提肌痉挛者,可将温橄榄油注入直肠内。直肠黏膜萎缩变干者,可每晚于直肠内注入薄荷油适量。也可用蜂蜜、芝麻油和黄连液,隔一日交替保留灌肠,每日2次,有很好的疗效。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患慢性直肠炎的患者越来越多,中医多认为慢性肠炎的病因与七情郁结、饮食不节、痢久失治、外感六淫、湿热内蕴所致脾胃失调、脾肾双亏等病因有关;西医则认为此病与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心理因素、遗传等因素相关。  慢性直肠炎的主要症状有:  ①排便异常:多数患者有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  ②血便、粘液便或脓血粘液便:多数患者有粘液或粘液血便,直肠炎症明显时可有血便或脓血便。  ③腹痛:可有轻至中度下腹隐痛,有腹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④肛内感觉异常:直肠炎患者常有大便不尽,里急后重感,亦可伴有肛内灼热、疼痛等感觉异常。肠镜检查:可见粘膜充血水肿甚至有多发性浅表溃疡或息肉形成。诊断:根据临床及肠镜检查基本可确诊。  慢性直肠炎由于病因不明,病程长,反复发作,故在治疗上亦十分棘手。  治疗方法如下:  1、中药治疗:应以健脾补肾、益气除湿为治本之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标之用,辨证施治,最忌长期应用大苦大寒之剂,亦可配合中药针以扶正。  2、西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炎症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抗生素配合其他的药物调节肠道功能,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心理治疗:该病患者常有焦虑、忧郁、紧张、多疑等精神心理改变,严重者可予抗抑郁治疗。  4、其它治疗:如①营养饮食治疗:可予高营养、低脂、少渣易消化饮食,或嘱患者可予山药、白扁豆、苡米等煮粥,常食健脾养胃;②高压氧治疗:对溃疡性肠炎患者疗效尤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1-17
急性直肠炎长期不愈,则变为慢性直肠炎。直肠粘膜及其下层肥厚者,为慢性肥大性直肠炎;如直肠内的肠腺及其间质萎缩改变者,称为慢性萎缩性直肠炎。
一、症状
便秘与腹泻交替,便中含有粘液及血丝,大便时肛门口灼痛。因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表皮脱落,有时成裂口发痒,下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全身不适。
二、诊断
指诊可触到直肠粘膜弹性减弱,粗糙呈颗粒状突起或有疤痕。直肠镜检查可见粘膜水肿、肥厚,色黄白,被覆粘液,擦去粘液,可见粘膜表面不光滑,个别部位有糜烂。细菌培养和活体组织检查,可确定病因诊断。
慢性直肠炎镜检的特点是:粘膜肿胀、肥厚,表面呈粗糙颗粒,有少量粘液,萎缩性直肠炎镜下可见:粘膜干燥、色灰白,粘膜下可见血管网。
三、治疗
(一)调理:病人适当休息,进清淡、少渣、营养丰富、无刺激性的食物,并做到心情愉快,劳逸结合。
(二)全身治疗:
1.可根据病情口服、肌注或静滴抗生素。
2.中药治疗:
(1)慢性期体虚无力,以排粘液为主。常用方剂有:太子参、炙黄芪、白术、甘草、罂栗壳、白芍、石榴皮、明矾,水煎内服,1日2次。
(2)慢性直肠炎急性发作时,予以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里急后重,便次多者用枳实导滞丸清理荡积。
(三)局部治疗:
直肠粘膜水肿者,可用生理盐水、0.5-1%鞣酸、1:5000高锰酸钾溶液灌洗直肠。粘膜糜烂者,可涂以%醋酸可的松溶液或10%硝酸银溶液。括约肌、肛提肌痉挛 者,可将温橄榄油注入直肠内。直肠粘膜萎缩变干者,可每晚于 直肠内注入0.5%薄荷油适量。临床上,用蜂蜜、芝麻油各50-100毫升和黄霉液50-100毫升,隔一天交替保留灌肠,每天2次,有很好的疗效。
第4个回答  2007-01-17
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与护理

聂朝春

〔中图分类号〕 R737.33;R730.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664(2000)03-40-02

放射性直肠炎是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文献报道宫颈癌体外照射结合腔内高剂量率放射治疗时,中、重度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约为5.3~15.6%〔1-3〕。放射性直肠炎也是盆腔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它是一种自愈性疾病。如治疗和护理及时、得当,可缩短其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总结我院158例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与护理,以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资料:本组158例均为女性,年龄30~75岁,平均59.1岁。其中子宫颈癌143例,子宫内膜癌12例,阴道癌3例。放射治疗均采用体外照射结合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治疗。体外照射用直线加速器或60钴治疗机,设全盆平行相对野,中面剂量一般为50~55Gy。腔内治疗采用原西德产Bucher137铯源及荷兰产Selectron192铱源高剂量率后装机。照射剂量为宫颈癌:“A点量20~30Gy。宫内膜癌:子宫中轴旁2cm处(×点)25~30Gy。阴道癌:阴道粘膜下0.5cm处20~25Gy。本组放射性直肠炎大多发生在放疗结束后6~12个月。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肛门坠胀,大便带血或便血,大便变细及直肠阴道瘘形成。按照Esche等提出宫颈癌放射治疗并发症的评估方法,将放射性直肠炎分成:重度(Ⅲ级):包括瘘道形成,需要外科介入治疗以及因此而致死者;中度(Ⅱ级):指需要住院治疗,输血或治疗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及放疗后的肠道狭窄者。轻度(Ⅰ级):症状呈间隙性出现或持续时间少于6个月,未造成患者明显虚弱者。
治疗方法:轻度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止泻剂的应用和一般对症处理。近来,我院采用低浓度福尔马林局部贴敷。中度:需要纠正贫血等支持治疗,采用药物保留灌肠和高压氧治疗。常用灌肠液为复方普鲁卡因溶液及氢氧化铝凝胶。复方普鲁卡因液的配方为:0.5%普鲁卡因400ml,强的松20mg,庆大霉素16万单位,盐酸肾上腺素4mg。对不能来院治疗的患者,可以采用浓米汤加1%龙胆紫溶液1~2滴拌匀后作灌肠用。灌肠一般在晚间临睡前进行,重症
者可早晚各行一次。重度:对有直肠狭窄或直肠阴道瘘患者,可行改道手术治疗。

结 果

158例患者中有152例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的中度放射性直肠炎,均经过药物灌注治疗。其中149例在1~13.8个月之间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3~4个月;另3例虽经药物灌注仍无效,后经高压氧治疗而得以痊愈,其中1例症状迁徒长达26个月。6例重度放射性直肠炎,其中直肠阴道瘘4例,直肠放射性纤维化致肠道狭窄1例,共有2例行改道手术治疗。有1例因直肠大出血死亡。3例直肠阴道瘘患者未作任何处理仍存活。

讨 论

妇科恶性肿瘤行放射治疗,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的比例在5.3~15.6%〔1~3〕,而出现症状多在放疗后9~11个月。虽该病为自愈性疾病,一般均可自行痊愈,然而由于其迁徒时间较长,对患者的身心影响较大,严重时,因长期出血造成失血性贫血及其它并发症时,甚至可以威胁生命,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方法一般有保守治疗,使用抗炎止血,保留灌肠,高压氧等。也有行激光止血及外科改道手术者,然而由于后者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一般不易为病人接受。近来我院采用直肠镜直视下低浓度福尔马林局部敷贴法治疗,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应尽量避免行直肠活检,因其极易导致瘘的形成。放射性直肠炎除上述治疗外,还需强调护理环节,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交待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有充足的睡眠,养成定时定量进食及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防止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咳嗽等原因引起腹压过高。积极防治便秘。医护人员要主动关心并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Mcmullin〔4〕指出,若在妇科肿瘤放射治疗前即向病人讲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了这样的反应,患者也容易接受。故在放射治疗前向患者作详尽的解释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如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出现腹痛时,除可用少量解痉镇痛剂外,也可用肌肉放松法及暗示性意向法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文献报道〔5〕该两种方法对缓解病者的疼痛不无裨益,且又无任何毒副反应。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故应注意其饮食的营养成分的搭配。但应食用少渣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肠道的负担,应避免食用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
放射性直肠炎的便血多为直肠溃疡所致,药物灌注的目的就在于消炎和保护溃疡面,促进其愈合,故灌注时应保证药物充分作用于溃疡面。因此要求在灌注前充分估计溃疡的发生部位,以此决定导尿管插入的深度。一般讲,宫内膜癌放疗后发生的直肠炎,其部位较高,阴道癌较低,宫颈癌则位于两者之间。但无论何种肿瘤放疗后发生的放射性直肠炎,一般导尿管插入8~10cm注入药液,均能满足临床治疗要求。但需强调,因直肠前壁受照射量最大,故前壁发生的病变也较重。因此,灌肠后患者取俯卧位是非常必要的。此外,注药操作时宜轻、缓,以免刺激直肠而产生便意,甚至导致保留灌肠的失败。所有中、重度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均有经过轻度直肠炎的阶段,症状较轻,故采取早期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简介:聂朝春(1962-),女,湖南衡东人、护师,从事临床护理专业。
聂朝春(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南京 210009)

放射性直肠炎

一、病因

妇女宫颈癌、外阴与阴道癌以及肛管直肠癌,应用放射性镭、钴、铯等进行照射治疗,这些放射性原素对癌有抑制作用,对正常组织也有损害,损害直肠粘膜时,可造成放射性直肠炎。所以因放射治疗造成的放射性直肠炎,是临床上较多见的。

二、症状

直肠流血,为鲜红或暗红色,多在排便时流出,一般是少量出血,偶尔大量出血。破溃后有坏死组织脱落排出,有臭味,肛门直肠部酸痛或灼痛,以后因括约肌受刺激而出现里急后重。

三、诊断

有镭照射治疗史,大便带脓血、粘液和脱落的坏死组织。直肠镜下可见肠壁充血、肿胀呈赤褐色,或已浸润、变硬、坏死、溃疡、穿孔,最后形成狭窄。病理检查可见细胞急速分裂,纤维组织肥大,血管、淋巴管扩张,管壁变性,应与恶性肿瘤鉴别。

四、治疗

(一)调理:病人卧床休息,进稀软、少渣、营养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热水坐浴,肛门部热敷,以减少局部刺激。

(二)全身治疗

1.为减少肠道感染,减轻炎症,可给予磺胺类、四环素、黄连素或穿心莲等控制肠道炎症。腹痛、腹泻可给予复方苯乙哌啶、普鲁本辛、阿托品等,解除痉挛,减轻腹泻。

2.中医中药:中医认为本症是伤及正气,致肠粘膜破溃所引起,治则应以扶正固本,养血益气为主,兼以清热祛湿,以促进溃疡愈合,炎症消退。可选用四君子汤合香连丸,或参苓白术散加地榆、槐角、焦艾叶、赤小豆、汉三七等治疗。内服或用云南白药灌肠,对本

症有一定效果。

(三):局部治疗

1.用芍药甘草汤合黄霉液50-100毫升,保留灌肠,每天2次。

2.如直肠粘膜破溃,可于表面涂以1%醋酸可的松溶液,每天1次;或用2%龙胆紫溶液,每天1次;也可用消炎痛栓纳入肛内,每天2次。

3.如伴有直肠狭窄,但尚能伸入手指者,可行扩肛,每2周或每周1次,持续数月。如不能伸入手指,或已有直肠阴道瘘者,应采用手术治疗。但因组织受放射线损伤,手术后的伤口不易愈合,应慎重考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