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寺庙为什么烧三根香一对蜡

如题所述

蛇年初一,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朋友相约早上七点半,到青羊宫拍摄烧香的盛况,我也想给庙里的神仙上一柱香,祈求新一年的好运与福佑。其实三十晚上十点多,笃信新年祈福的香客,就开始拥入神和灵的大门,去烧新春来临一刻的“子时香”,近两万人的祈福,香的烟带着万千个祝愿升向九天,使整个青羊宫的上空清烟弥漫;一对对大的小的红烛的光,把人和神喜气洋溢的脸映得鸿运当头。我早上赶到青羊宫,老远看到一辆辆卖香烛的三轮车,围着圈圈的香客,在为心为家人和为神挑选。青羊宫门口买香的香客层层叠叠,长长地伸着各色的袖,一只只各样的手。买到香烛的人心满意足的拿着、夹着大把大把的香挤进宫观大门。簇拥的人、长长的香、红红的蜡烛,把节日的氛围烘托得愈发浓烈。这就是年的热闹、年的味道、神和灵与人相交通的节日,古老巫术的魅力。把年节的氛围烘托得愈发浓烈,生怕烧香晚了失去媚神的契机,把蛇年的好运弄跑了。很多人在寺庙烧香。大多不外乎求神庇护、拜佛保佑,充满了对神或佛的祈求,多是希望得到恩赐。我看到一大把大把的香和蜡烛,来不及插在祭架上,也没有毕恭毕敬的礼仪,草草地作个揖,就成把地投在殿堂前的香火堆中,燃烧成熊熊的火焰,把人的脸映得发烫,大家在享受那种红红火火的感觉。烧香却成了一种人的热闹,而不是与神交通和心的虔诚了。这种香多半不太灵哦。烧香源于古代的“柴祭”,升烟以祭天,称作“禋”或“禋祀。烧香是借轻烟和香气向天传达自已的心愿。三根一柱的香,一根是天,一根是地,夹在天地中间的一根则代表人。上香时,先把一对蜡烛点燃插上,再在烛上把香点燃,双手横举过头,继而顺势从额、口、心轻触三下,同时心中念念有“词”,最后把香相距二指插上。这是青羊宫一位守殿的居士教我的上香之法。据我考证,那点燃的一对蜡烛,则是对日、月崇拜的转化与象征。那一柱柱香,凝聚着人与天地相交通的愿望;一缕缕蓝色透明的轻烟,带着人的意愿飘飘渺渺升向天空,烟是祈祷者的精神心理,物化表现为向上天送达心愿的使者。所以烧香是“心假香传”。假者,借也。烧香只不过是先民祈求神的福佑,向上苍的日月风雨诸神,表达自已对天地神灵,诚惶诚恐的虔诚与敬畏之心。烧香并非多多贵贵高高亦善,即使烧再多的香,甚至价钱昂贵的高香,那只是一种心理虚荣的满足和被骗钱财的把戏。再高的香也不比天高,再贵的香只是你对神的奢望,并不能增加你对神的尊敬,反而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中华民族形而上的思维方式,素来注重精神心理的需求,通过各种祈祷的方式实现自已的愿望。所以,“不患多,而患寡”,只要符合仪礼心到意到上天就领受了。烧香既是一种原始宗教巫术仪式的延伸,也是“心假香传”的精神文化消费。烧香还是以普通的三根香、一对蜡足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