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与父母争吵

如题所述

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沟通不够,加上时代的变化差距,老一辈人的想法比较保守,很多新事物不是那么容易就接受的了,要懂得换位思考。

其次父母期待孩子报恩的心理,是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矛盾也是一种原因。为人父母是件光荣而又很艰辛的事情,如果不以虔诚的态度对待,很难得到后代的“孝顺”。试想一下,一个家庭中总是被“我给了你什么……”“你一定要报答我”的气氛所笼罩,那么这怎么算是一个家庭呢?那简直成了个乱哄哄的集市。在这种氛围中,何谈家庭的温暖。那么,孩子又怎么能够健康成长呢?

认真对待生活、敬业爱家、有着良好习惯的父母,应该是能够得到孩子的尊敬的。否则,当父母要求孩子检点行为时,孩子的一句话就可以把父母顶到一边:“你自己不也是这样的吗?”所以,我认为,父母能否得到子女的尊敬,关键在父母本人的言行表现上。有涵养一些的父母大约还可以想出理由为自己辩护,劝说孩子接受自己的教诲,但没有涵养的父母,恐怕会因为被孩子戳到痛处更加火冒三丈,会说出极不理智却又貌似有理的话来:“你怎么敢这样同你妈妈说话?不懂得尊敬大人!大人可以这样,孩子就不可以!你不按我的话去做,我就要惩罚你。”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孩子成了低人一等的东西,哪里有幸福可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暑期渐深,中学生与父母的“争吵”越来越频繁。“争吵”的导火索大到学习、小到吃饭。“争吵”有时也会演变成“冷战”,严重的还导致了“家庭暴力”和“离家出走”……孩子们对此满心的委屈,觉得家不是家,是一个牢笼;父母对此满腹伤心,觉得孩子不是孩子,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狼”,“争吵”要到何时结束,他们看不到希望…… 同龄观点: ·我的父母,他们管得太多了,我挺烦的。 ·我觉得父母太霸道了,他们说:“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这话也叫讲理嘛。 ·成天老叫人学习,我觉得他们除了学习,好像什么也不关心我。 ·他们给我的压力太大了,而且还总是对我大喊大叫。 ·他们对我不信任,从来也看不到我的进步,就知道打击我。 ·我每次跟父母争吵完,心里都挺后悔的,不过我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他们不需要管的。 专家点评: 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孩子和父母的“争吵”其实是一个必然。因为孩子和父母有两颗不同的“孝心”。 在父母们的小时候,听大人的话是一个好小孩最重要的标准。因为自己的吃、自己的穿都是大人给的,大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好,所以跟父母顶嘴吵架的孩子,是会被众人所指责的“不孝之子”。而且,大人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有哪个孩子吃了豹子胆,敢和父母平起平坐地吵呢! 现在的孩子长到了初中以后,接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道德观念”:他们越来越强调家庭关系中的平等地位,要求父母尊重自己的平等权利,父母偷听自己打电话不行,偷看自己日记那是犯法!随便打自己,那也是“犯罪”!孩子们不仅要平等的“尊重”,甚至会把那个“自我的感受”高高地举到父母的面前。说起他们的“孝心”,那就是———我长大了,我把我的好东西都给你,而现在你不能干涉我的权利。 这就是两代人不同的“孝心”,两代人不同的道德标准。所以,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吵”得都那么理直气壮。 样板模式: 两代人的两种“孝心”,带来的不断争吵,谁对谁错、谁胜谁败不能说清,但结果是双方都有些受伤。作为孩子身份的中学生,此时该是学习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时候了。当孩子的不该等到父母都老了以后,再拿出自己的孝心。有一种方法,现在就可以让父母舒心,让自己也不再伤心。 这种方法就是“沟通”,它是每个家庭合力产生的凝聚剂。 上海市曾把一例名为“圆桌会议”的“亲子活动”加以推广。其大致的内容是孩子和父母在每天晚饭前,各自疏理一天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然后在晚餐桌上有条理地畅所欲言。每天的“圆桌会议”首先由父母谈一天工作最重要的事情,提出一些问题,同时请大家说说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引导孩子参与大人谈话,然后请孩子谈谈一天中有趣的事、新闻或不快乐的事,当需要解决时,父母给予确切的答复和忠告。 “圆桌会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双方都应该尊重对方的观点,作为中学生,应该尤其注意不能因为自己在某一个问题上讲得有“道理”,就目空一切,看不起父母了。 “圆桌会议”始于家庭,但是会对你的一生都有帮助。因为,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由一个个家庭所组成的,中学生只有学习了良好的“沟通”,能够处理好家庭内部的矛盾,将来才能在家庭以外的大社会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出高超的社会适应能力。 中学时期,是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的时期,但也是一个该学习“理智”和“冷静”的年龄了。他们也已经懂得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父母更多地忙于工作,疲于家务,现在的家是由他们支撑着,他们很辛苦,所以把那份“孝心”现在就给他们吧。在气急败坏的时候,冲上去,给他们一个拥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