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的简析?哪里有?急求?

如题所述

明月皎洁,月光清辉,这会给人多少情趣和遐想。因此,自古以来,诗人词人们往往以月入诗借月抒情。李白“举杯邀明月”,感叹孤独:“举头望明月”,思念故乡:张久龄望月而“竟夕起相思”;杜甫望而怀念“月是故乡明”;韩愈感喟“一年明月今宵多”……而苏轼的《水调节器歌头》则更是感事怀情、思归念弟的力作。

苏轼一生很不得意,不管是推行新政的王安石,还是反对变法的司马光,基本上都把他拒之门外,他不是被人不与理睬,投闲置散,就是被人视为异已,远谪逐放。因此,他的一生真算是艰难重重了。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时,他正被迁谪到远离国都的密州。这年中秋之夜,他欢饮达旦,大醉,想到自己一生坎坷,又想到与自己怕胞弟子由别离多年,不得相见,便捉麾铺纸,借酒缘情,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

苏轼毕竟是苏轼,仕途艰难,身遇惨淡,并没有使他悲观厌世,潦倒颓废,在他的思想中早已杂輮了儒、道释几家的思想,因而他写出的词,笔调厅逸,风格健朗,比起某些“招隐”、“游仙”之类逃避现实生活的诗词好多了。而他的《水调歌头》就抒幻想而留念尘世,叹离别而处以豁达;就并不流于颓废感受伤,甚至还蕴含哲理,充满对人间生活的执着和热爱的思想感情。

苏轼的《水调歌头》主要是写思归和念弟的感情,他借写月问月,构成了深刻的意境:中秋之夜,爽风尽拂。天上,圆月清澄,幽然照人;地上,一片静谧,旷远恬适。可以想像得出,此时的苏东坡目睹这一切,情绪很不平静,他一边喝酒,一边赏月;一边赏月,一边遥想;情切切,感重重,一盏浓酒,一层激动;酒兴愈浓,情愫愈切,不能不发,不能不吟,待提麾欲写之时,已是感情的最高潮了,因此,下笔便是一声发自肺腑的向静天的提问:这样圆而明亮的月儿呵,哪时曾经

有过呢,没有,甚至可以说我在那里的时候是没有过的。好了,现在有了,该多好呵。于是,他紧接着联想到,自己一生不幸,四方流落,已经算不清离开“天上宫阙”的具体时间了,已经不知道那里究竟是哪年哪月了。别也别得太久,想也想得太急,巴不得早些“乘风归去”,看看家室,看看亲人,了却一腔相思情。可是,他又一想,能够就这样回去吗?那“琼楼玉宇”,只恐怕“寒”不能“胜”哟;更何况,如果那里还是老样子,那些奸佞小人还是恣意妄为,自己去了肯定不会幸运;即或就是“起舞弄清影”,又“何似在人间”,在老百姓中间呢?!

上阕,作者写月,写幻想,抒幻想而留恋尘世,睹月感遇,望月思归,景美情切,事情于景了。然而,苏东坡并不就此搁笔,他的情还未抒尽,感还未发完。于是,在紧接上阕写月的基础上,在下阕,他把笔再往深处着,很自然地从月光传遍“朱阁”,低进“绮户”,引入心事重重的“无眠”之人。到这时,作者禁不住要问月亮:既然是“月如无恨月长圆”(石曼卿诗句),为什么却偏偏要在人们“别时”才“圆”呢?你有恨可以不圆,你怎么这样不顾人家呢?这时,作者的感情自然有了些许怨恨了。但是,苏东坡毕竟是“这一个”,是一个执着的人,他并不一味感伤,就在怨恨产生的同时,一种达观的光芒闪进他的脑海,他又平静地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在阴晴圆缺”,这是自然规律、人生规律呵,一个人不能处顺境而喜处逆境而忧,一个人要乐观些,要达观些;那么,借此机会,乘虚临风,即使远离“千里”之外,照样可以共赏“婵娟”呀。

总之,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写月,月清美;写景,景宜人;写幻想,充满无穷韵味;写感情,饱含无限深情;想归,又不胜寒,念弟,却不能眠;感事,情重重;睹月,情达观;天上人间,过去今天 ,离愁别绪,自慰祝愿,在形象思维中首出哲理,在感事怀人中蕴藏达观,肥思想感情深深地、形象地寓于写景状物之中,把思想感情让景物特色传导出来,这是奇逸的,是健朗的,景有多美,意有多深,真不愧是豪放词人的豪放力作。

——附: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4
【简析】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字数平仄等。

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抉择上的徘徊困惑心态;于是想到乘风飞往月宫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分析提问词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1,什么语气反诘埋怨;2,怀念谁?弟弟子由。接着有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不可能完美无缺的。什么语气、态度?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最后两句是名句。

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本词的特点:以月为中心贯穿,色彩绚丽,想象奔放,阐发哲理含蓄自然。
第2个回答  2013-10-2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丙辰中秋:丙辰年为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时苏轼四十一岁。“子由”是作者的弟弟苏辙的字,他们兄弟俩文学齐名,号称大小苏。“明月”等两句是从李白诗中化出来的。李白《把酒问月》诗有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里是用他的意思。琼楼玉宇:是对月中宫殿的习称。“千里”一句也是化用前人文句。谢庄在《月赋》中有句“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这里是用其意。“蝉娟”是月中嫦娥,代指月亮。

【鉴赏】
作此词时,苏轼从汴京被贬外放到知密州上任,正遭遇政治上的打击。词人性格豪放,信奉儒家入世思想,但在屡遭挫折后, 同时也对道家出世思想极感兴
趣,以求心理平衡。这首词就是他排遣苦闷、渲染淡淡的出世人生态度的作品。
上阕开头以奇想设问, “明月几时
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笔力骏爽,意境高拔,显示了词人的豪迈风范,继对月把盏的奇问后,词人不禁浮想翩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既是对前面设问的一种假想回答,也是词人欲摆脱尘世纷争打击的愿望,而这愿望却又让他回想到了高层统治者的政治倾轧,所以“不胜寒”。
接下来的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描写了清悠月光下舞者翩翩,月影亦翩翩的景象,这人间美景叫词人感叹到人间月下美景,丝毫不亚于月宫中的仙境,因此,与其飞升寒清孤冷的月宫,不如留在平凡的人间。词中隐含了词人的出世倾向。

下阕紧承上阕,描写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它普照人间,留转朱阁楼台,低斜雕花窗棂,让房中人彻夜无眠。为何人们无眠呢?词人摹“无眠”人口吻怨月:“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我和你月亮之间无怨无恨,为什么你总在我与亲人别离时圆,以你的团圆反衬我离别的痛苦呢?这里寄托了浓烈的情感,表面是诘月,实际上是怀人,语意曲折,构想清奇。

接着,词人综论古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中用了泛指的“人”和超越具体时间的“古”这类字眼,面向了整个人类和历史,把“兼怀子由”的兄弟之情上升到对一切离别人们的广泛关切之上。并且,乐观地祝愿人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更为豁达开朗,意味深长,使全词完成了一个从淡淡的哀怨到超脱的过程。
纵观全词,意绪起伏,结构新奇,格调高雅,文字清新, 意境空灵, 风格豪放,充分体现了苏词的特色,是中秋词中的千古绝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