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朴为题的作文。

文体不限。

质朴就有质感

这是一位老朋友讲给我的真事。

老朋友有一个3岁的小孙子。老朋友说,小孙子两岁时,他教着和小孙子做一个“说啥指啥”的游戏。朋友说“鼻子”,小孙子的手指头就点住自己的鼻头;朋友说“耳朵”,小孙子的手头就指住自己的耳朵。眼睛、嘴巴、头发、脑门儿,范围就是头部的“零件”,因为指错了刮鼻子,玩起来很刺激。朋友还会让小孙子说他指,故意指错挨刮,取乐。这是初级阶段,培养孩子的认识能力和记忆能力。五官熟悉之后,进入高级阶段,快速抢答,说得快要指得快,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朋友说进入高级阶段,他败在小孙子手下,小孙看他口型,能知道他要说啥,等他出声,小孙子已经指住了他说的“零件”。而小孙子说他指,他却达不到“望形出声”。

老朋友是高级教师,省里组织评讲团要他参加,去外地评审教师讲课。去了一个月,他回来再和小孙子玩“说啥指啥”,却发生了意外。

老朋友说,小孙子指。老朋友把嘴绷紧,竭力不让小孙子看到出声前的口型:“眼睛!”小孙子立刻指住了眉毛。他笑呵呵地说:“错了错了,刮鼻子!”小孙子捂住鼻子不让刮,说:“爷爷,你不懂,这叫‘答邻居’,说眼睛指眉毛,说眉毛指眼睛;说耳朵指头发,说头发指耳朵;说鼻子指嘴巴,说嘴巴指鼻子……”老朋友“啊!”了一声,说:“再试试。”果然,老朋友说“头发!”小孙子快速指住了“耳朵”;老朋友说“嘴巴!”小孙子快速点住了“鼻子”。反过来,小孙子说老朋友指,小孙子说“头发!”老朋友就点住了头发。小孙子说:“爷爷错了,你应该指耳朵!”再来,小孙子说“鼻子!”老朋友不知所措的在头上乱摸开了,惹得老伴儿,儿子、儿媳哄堂大笑。

小孙子蹦高高兴,又炫耀说:“爷爷,还有更高级的,‘三不照’!”“怎么个三不照?”“问、答、指全不照。”儿子、儿媳又帮着把游戏规则说了一遍,表演开始。

老朋友说,小孙子指。老朋友说“耳朵!”小孙子嘴里答“鼻子!”手指住了“头发”;老朋友又说“眼睛!”小孙子又嘴里答“嘴巴!”手指住了“眉毛”……所答非所问,所指又非所答,小孙子做得快速、灵通、准确,博得老伴儿,儿子、儿媳妇的一片掌声和欢笑。老朋友惊愕,沉下了脸。

老朋友问:“这是谁教的?”儿子答:“小邱。”“哪个小邱?”“会变魔术那个。”老朋友大发雷霆:“你怎么交了个这么个混帐朋友?从今往后不准他来咱家!”

老朋友把小孙子也吓哭了。

作者说“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我相信。这真实的故事,却是一篇以“教育”为话题佳作,我更相信。

★可我们的学生作文越来越不质朴

何永康教授谈及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有些考生用大量的古诗句或大量的名人逸事来证明‘水灵’、‘山稳’,就是不肯留意身边的事,留意人人关心、人人想说的事,结果削弱了文章的生活气息与时代气息,诚为可惜。”我们的学生,一见话题"追求",想到的是“能否写李白的追求,写屈原的追求”,就想到“有无李白豪情的诗句,有无辛弃疾隽永的句子”,想到的“能否写出几个排比、比喻的修辞放在开头与结尾”……

于是我们的学生作文越来越有“诗意”,越来越有“文化气息”;思考现实的文章不见了,朴素而有质感的记叙文、议论文难见了,写作功底稍好一点的学生都在写华丽凝重的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睹览学生华丽作文的泛滥,睹览学生人格的虚伪与庸俗,我们的老师纷纷呼吁质朴的写作,呼吁写作本质的回归.

质朴是什么意思我都不懂!!!你看看应该会激发你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