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请列句说明

如题所述

1.生出,滋长。《说文·之部》:“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 徐灏 注笺:“之之言滋也,艸木滋长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公祖句兹 字 子之 。”按,兹,同“ 滋 ”。参见“ 之而 ”。2.往;至。《诗·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汉书·高后纪》:“足下不急之国守藩,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诸大臣所疑。” 颜师古 注:“之,往也。”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其行道为学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 清 黄宗羲 《两异人传》:“之死而不悔。”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颇拟决去府校,而尚无可之之地也。”3.用;取。《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 尧 亦有所不及矣。” 高诱 注:“之,犹用也。” 章炳麟 《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则犹舍重而之轻也。”4.是。《管子·权修》:“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 郭沫若 等集校:“‘天下者国之本也’等六‘之’均与‘是’同。” 清 唐甄 《潜书·悦入》:“盖人之生也,为质不齐,而为疾亦异。或之刚之柔,不以相济;或好名好利,用心不壹。” 章炳麟 《程师》:“若然,谁令 平 以经术大师屈身为辁材下,纵复受赏,犹之辱也。”5.代词。这;这个。《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郑玄 笺:“之人,是人也。”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元 张可久 《朝天子·读孝女卢氏传》曲:“男子狂图,不养父母,反不如之二女。” 林纾 《程太宜人六十寿言》:“之三子者,则皆友之矣。”6.代词。他(她,它);他们。《书·臯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三国 蜀 诸葛亮 《出师表》:“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唐 柳宗元 《三戒·黔之驴》:“驴不胜怒,蹄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女啜泣不食,求去。 朱 惧,又委曲承顺之。” 叶圣陶 《穷愁》:“警吏追之,逸其三。”7.代词。其,他的。《韩非子·扬权》:“探其怀,夺之威。” 陈奇猷 集释引 高亨 曰:“之,犹其也。”《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纣王 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8.代词。用于自称或对称。《左传·成公三年》:“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 首 , 首 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帝曰:‘今故告之,反怒为!殊不可晓也。’” 颜师古 注:“故以 许美人 产子告汝,何为反怒?”9.代词。指代处所。《左传·隐公元年》:“请 京 ,使居之。”《礼记·中庸》:“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商君书·开塞》:“天地设而民生之。”《史记·货殖列传》:“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10.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书·盘庚上》:“绍复先王之大业。” 唐 韩愈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序言》:“ 中国 之小说自来无史。”11.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书·西伯戡黎》:“ 殷 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自 魏其 、 武安 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宰相 武公 元衡 之出 剑南 ,奏夺为观察推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孔夫子 之在 中国 ,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12.助词。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左传·定公十三年》:“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韩诗外传》卷十:“使吾君固寿,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後集·韩魏公》:“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见卿如获异宝,何憎之云!”13.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古代也常用于姓名之间。《诗·小雅·正月》:“亦孔之将。”《史记·陈涉世家》:“怅恨久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顷之,又领 益州 牧。”《百喻经·斫树取果喻》:“此之树上将生美果。” 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久之,闻 左公 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於禁卒。”《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 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礼记·射仪》:“ 公罔之裘 。” 郑玄 注:“之,发声也。”14.介词。相当于“于”。《礼记·大学》:“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朱熹 集注:“之,犹於也。” 汉 刘向 《说苑·权谋》:“防事之未萌,避难於无形。”《明史·熊廷弼传》:“ 辽 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15.介词。相当于“诸”,之于。《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孟子·滕文公上》:“ 禹 疏九河,瀹 济 漯 而注诸海;决 汝 汉 ,排 淮 泗 而注之 江 。”《史记·吴太伯世家》:“於是 伍员 知 光 有他志,乃求勇士 专诸 ,见之 光 。”16.介词。相当于“以”。《晏子春秋·杂上二六》:“然吾失此,何之有也?”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晏子二》:“按:之犹以也。”《淮南子·缪称训》:“吴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铄,虎豹之文来射,猨狖之捷来措。”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大臣不可以暑行,其秋之待。”17.连词。与;和。《书·立政》:“惟有司之牧夫。”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之,犹‘与’也。”《左传·文公十一年》:“ 皇父 之二子死焉。” 杜预 注:“ 皇父 与 谷甥 及 牛父 皆死。”《孟子·万章上》:“得之不得曰有命。”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燿神景於中沚,被轻縠之纤罗。”18.连词。相当于“而”。《老子》:“玄之又玄。”《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淮南子·原道训》:“待而後生,莫之知德;待之後死,莫之能怨。”19.连词。相当于“则”。《诗·鄘风·鹑之奔奔》:“鹑之奔奔,鹊之彊彊。” 毛 传:“鹑则奔奔,鹊则彊彊然。”《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功名》:“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20.姓。 汉 代有 之马宇 , 明 代有 之辅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6
用作代词,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第2个回答  2013-10-16
汝 汉 ,排 淮 泗 而注之 江 。”《史记·吴太伯世家》:“於是 伍员 知 光 有他志,乃求勇士 专诸 ,见之 光 。”16.介词。相当于“以”。《晏子春秋·杂上二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