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不知不觉的也变成什么样的人吗?

对的。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不知不觉的也变成什么样的人。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有例为证:
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原住在艺人的旁边,孟子就止不住去听 ,当迁至屠户旁时,孟子又常去看杀猪。直至三迁至学馆旁时孟子才专心读书。以至于成了 大思想家。这则故事虽然有轻视劳动人民的意思,但是,它讲明了这个道理——近墨者必黑 。 孔子的“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墨”是无孔不入的,近墨则黑。广 州四兄妹同时被捕也说明了这一点,正因为兄弟之间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正像鲁迅说的:“农家的孩子早识犁,兵家的孩子舞刀枪,秀才的孩子弄文墨。 ”接触多的是什么,学会的就会是什么。如对我的答复感到满意,请采纳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4
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文化在日常生活有时就是一种氛围,经常在一种氛围中,就会潜移默化的对人的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结交经常相处的朋友,会在相互之间产生一系列共鸣的关系与影响。如果自持能力强,就会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影响别人,如果从众心态强,有时就会随朋友圈子的风气行事。
自持能力强的人,可以广交各类朋友,拓宽视野。
从众心态强的人,可要选择良师益友,陶冶情操。

扩展资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晋朝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告诉人们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受到好的影响,生活在坏的环境里也会受到坏的影响,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4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实生活中确实是这样的通过这句话,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到,交朋友一定要交积极向上的,不要交那些负能量满满的人,真的会影响到你。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结交的朋友的类型以及原则底线。朋友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在于质量。多和那些有正能量积极向上的能够指引我们的人去交朋友,朱丽亚能够和他们在慢慢的接触当中学习到很多很多东西,甚至可以给你很多生活上的捷径。
对于那些充满负能量,每天唉声叹气,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的人。不要接触太多,这样会影响你的心情,会让你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慢慢的你也会像他们一样爱抱怨。
第3个回答  2013-10-14
也会有出污泥而不染的。但少。你不反对,就等于赞同。时间长了自己的良心会变硬。
第4个回答  2013-10-14
论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2010-03-20 04:05:29| 分类: 默认分类 阅读49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针对流传许久的名言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就现实而言,似乎这一千古名句也存在着弊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句子本身来说,我认为它是一句过于绝对的论据。朱、墨,两者皆为色系中呈重色,属冷色系。朱为鲜红,略泛褐色。墨为黑色,浓黑。两者都属于较易染色的颜色。当朱,墨遇到淡色系物体时,大多呈朱、墨本色色系,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颜色变化,换句话说,当遇到上述情况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成立。但是当朱、墨遇到重色,颜色较浓的色系时,两者颜色相中和时将会形成与朱墨完全相反的颜色。这样看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千古名句存在着最基本的常识性错误。 在生活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比喻句,他利用朱墨易染的本性来比喻生活中处事常识,强调跟好学好,跟坏学坏的学术观念,乍一看,句子似乎很有道理,但细分析,却会发现,它存在着最常识得错误。第一,他否定了坏跟好学好,好跟坏牵引坏变好的生活常识。太过于绝对的误解了坏与好相结合的中和性;第二,它从另一侧面把人生处事以片盖面,把坏跟好相处好不一定变坏的根本逻辑学偏解,从而缺少了句子的说服性力和权威性。 结合多方面的论证,看来古时的权威学者也和现实社会的部分学者存在着论证偏差的共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