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有关李清照的小故事

如题所述

我就知道一个李清照买书。因为钱不够把外衣给当了。换书! 有一年清明前,李清照的姨母给她做了一件漂亮的裙衫,让她在清明时节踏青时穿。一个人冬天在家闷得太久,望见外面一片生机,春意盎然,心情也变得活泼起来。李清照不由自主地来到书市,在一个又一个的摊位前仔细翻看着,希望找到自己中意的东西。她就这样以赏玩的心思慢慢游逛,走到了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小角落。那里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只守着一个小摊,上面放着一摞书。老者看起来风度翩翩,并不像普通的商贩,更奇怪的是,他并不招揽顾客,好像并不希望自己的书卖出去似的。李清照觉得非常有意思,便走了过去,想和老者说几句话。可是她突然被地上的书吸引住了,书皮上以篆字写着《古金石考》。她不禁大吃一惊,这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古书,这部书流落民间几乎失传,她找过好多人帮着购买,结果都没有买到。现在的李清照只见书本,不见老者,抑制不住自己的惊喜,拿起一本便翻看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她突然猛醒这是人家要卖的书。李清照手里紧握着书,急切地问:“老伯,您这套书可是要卖的?”老者点点头:“是啊,这是家传的一部古书,按理讲是绝不能卖的。也是时运不济,家遭变故,实在是没有可以救急的物件儿了,可是,我还是不忍心就这么把它送到当铺,交给那些不知道珍惜的人去糟蹋,所以就在这儿等着,只想等个懂得它的人来,给它个好归宿!姑娘,看得出你是个识货的人!你要能买了它去,也算了了我的一桩心事。”李清照微笑着问老人:“老伯,您需要多少钱来应急?”老者说:“唉,应急至少也得三十两吧。姑娘你看着给吧,只要能好好地保存它,就是少点也没什么。”
  没等老者把话说完,李清照把自己随身带的钱全部倒出来,仔细查点也不过十两左右,李清照显得有些着急,对老者说:“老伯,我今天出门仓促,没有带那么多现钱,你明日可否还来这里?我一定带多于三十两来拿书,好吗?”老者为难地说:“姑娘,不是我不答应你,我的盘缠早就用得差不多了,我和家人已经说好,今天日落,无论这书卖不卖得出去,都要和他们一起出城回家的。”
  李清照一听,急忙抬头望天,这时已近日暮,就算雇车回家也未必能赶上。她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看着李清照着急的模样,老者也有些于心不忍,只好安慰李清照说:“姑娘,你也不用太过着急,唉,就当是你和它没缘吧!也许有一天,你还能再碰上它呢。”李清照听着老人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但帮不了老者,还失去了保存古书的机会。她不自觉地握了一下衣角。这一握让李清照有了办法,她立即对老人说:“老伯,您只要再等我一会儿,只一会儿就好!一定要等我啊!”然后转身就跑,留下不知所措的老人站在那里。
  过了半个时辰后,老者见李清照只穿一件内衬的单衣,跑了回来,手里拿着银两。原来,她把自己的新衣给典当了,换了二十多两银子,连同自己原来的十几两银子,一起交到老人手中。老者看着一个年轻姑娘家竟然为了一套书,不惜当街只穿着单衣薄衫,十分感动。老者说什么也只要三十两,可是李清照没有让他再推辞:“老伯,您给我的可是无价之宝啊,若是今日我身边能再有些银两也会倾囊相赠的。您就不用推辞了。”然后,李清照抱起那套珍贵的《古金石考》,穿着单衣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回家去了。
  李清照后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女词人,与她对知识的热爱,对书的痴迷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痴迷她才可以有所放弃,即使是姨母赠送的新衣服也可以典当出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0
李清照故事 绿肥红瘦
南宋李格非有个女儿叫李清照,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填词。李格非非常疼爱女儿,视若掌上明珠。
有一次,李格非宴请文人学士,李清照悄悄坐在厅堂的门边,听大人们评诗论文。席间,李格非拿出一首词《如梦令》,请大家评论。有位诗人接过来大声吟诵: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话音刚落,赞扬声四起:“意境优美,词句清丽,难得的佳作啊!”“情真意切,犹如一股山间清泉!”“妙就妙在‘绿肥红瘦’,堪称绝唱!”
这时,坐在门边的李清照脸上泛着红晕,同时流露出几分不易觉察的得意。忽然,苏门大学士晁补之无意中扭头瞥见这小姑娘不寻常的神态,马上猜到了其中的奥秘,不由得朝她一笑,然后接过话头说:“一天晚上刮风下雨,一位才女喝醉了酒,沉沉地睡着了。第二天,婢女卷帘声把她惊醒。她连忙问:‘海棠花怎么样啦?’婢女回答:‘海棠花没被打落,依然是老样子。’才女惆怅地说:‘知道吗?经过昨晚的风吹雨打,应该是绿叶儿肥厚增多,红花儿瘦损减少了。”他解释完词意,稍停了会儿,然后问大家:“你们猜,这才女是谁?”人们一下子楞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而李格非是笑在脸上,甜在心里。“告诉你们,”晁补之站起来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才女就是李府的千金小姐李清照!”众人目光一起投向了门边。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有一段美满的婚姻,她与赵明诚志趣相投、携手共进。这也使得二人更加卿卿我我,难分难舍。
一次,赵明诚应朋友之邀外出远游,将李清照独自留在家中。二人结婚多年,但每次小别,都令李清照感到难割难舍,送出十几里,才肯一步一回头地往家返。于是,她不几日就做一首小令,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眼看又到重阳佳节,本该是登高游览、观秋赏菊、夫妻团聚的日子,可赵明诚归来的消息却一点没有。李清照不免日日惦念,常常跑到路口,向远处眺望,可就是不见丈夫的影子。
这日午后,李清照照旧到路口望过。回来后,便坐到窗下静静等待,隐隐地,她总觉得丈夫一定会在重阳节赶回来的。一晃已到了黄昏,李清照把酒自斟,还不时向窗外瞟上几眼。她刚刚闭目养神,忽觉窗外一个人影晃动,李清照一阵欣喜奔出门外,却见一个陌生人已然走远,只剩满园菊花随风飘摆,花瓣落了一地。李清照不由抱怨道:“德甫呀,你让我等的好苦。你一去数月,让我满心是愁,身体消瘦。”
回到屋中,李清照将衷肠诉于笔端,提笔写下《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二日,赵明诚才得以赶回家中,他看到《醉花阴》一词,深深感到妻子对自己的无限挚爱,激动不已。同时,他也赞叹妻子的才气,写出如此绝句,自己却难有惊人之语,内心惭愧。他发誓定要做上几首好词,既报妻子的痴情,又要让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的本领。
于是,赵明诚闭门谢客,将自己关在房中潜心创作,连李清照也被他瞒住了,不知他整日神神秘秘的在搞什么名堂。因为他想一旦得了佳作,定要给李清照一个意外的惊喜。
三天的闭门苦思,赵明诚终于得到五十阕小词。他颇为得意,故意将妻子的那首《醉花阴》誊抄后,混在自己的词中,直奔他最好的朋友陆德夫那里。
陆德夫见到赵明诚,仔细打量一番,关切地问:“赵兄,怎么三日不见,竟显得如此憔悴不堪呀?”“先不管那些,快看看老弟给你带来了什么?”赵明诚已急不可待,等不得落座,便将五十一首词从袖中掏出。陆德夫见赵明诚如此性急,还有难以掩饰的兴奋流露在脸上,也不多说,细细品味起来。一阵沉默过后,陆德夫从词稿中抬起眼,看着赵明诚急切的目光,他说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呀,不想赵兄三日之中,就有如此大的长进,真令我佩服。”赵明诚听到夸奖,继续追问:“你看好在哪里?”“依我之见,这词好在三句上。”陆德夫一脸的诚恳。而赵明诚一听只有三句写得好,心中自有些不快,但又不甘心,追问道:“哪三句?”陆德夫略一沉吟,指着那首《醉花阴》:“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真乃传神之笔,出语不凡呀。” 赵明诚听罢,羞得无言以对,自己想一鸣惊人,却还是没能比过妻子李清照。从此他更加敬慕妻子的才学,甘拜下风。
怎一个愁字了得
随着金兵的入侵,宋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社会的不安定,也给李清照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幸。
靖康之变,沉醉于幸福家庭,畅游于学术研究、文学海洋的李清照,被迫走出书斋,踏上了流亡之路。此时,恰逢赵明诚先行建康,为母亲奔丧。李清照只身一人,带着十五车金石书画追随丈夫南下。这些文物都是李清照与赵明诚在几十年中搜集、珍藏的佳品,那上面凝结着二人的心血,记录着他们的幸福路程。李清照从老家山东出发时,把他们从十几个屋的收藏中精心挑选出来,视如生命。可是,行至镇江,一伙强盗把大部分物品劫去。看着强盗推走一车车文物,看着劫后的残局,李清照好不心痛,但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几经周折,李清照才到达建康,与赵明诚相见。谁曾想,这一见也只是短暂的重逢,不久,赵明诚突然患了急症,生命垂危。床榻边,李清照日夜守护在那里。赵明诚日见衰竭,李清照心中暗暗祈祷:“保佑德甫,我愿以自己的生命来作抵偿。”然而,命运偏偏如此不公,把最后一位亲人也从她身边夺走了。这种打击实在太大了,李清照难以承受这些接踵而来的不幸,悲痛欲绝,大病一场。
晚风渐起,卷起满地的落叶在空中飞舞。年近半百的李清照已在杭州定居下来。奔波流徙的生活使她失去了太多,而如今孤单寂寞的生活又能给她什么安慰呢?李清照无儿无女,又过早地失去了丈夫,现在,她只有靠三两杯冷酒、一遍遍的回忆来排遣寂寞的时光。
这一日黄昏,天色灰暗,李清照又象往常一样独自坐在窗前,静静的,任思绪飘到好远好远的地方。昔日这个时候,自己一定与赵明诚一同出城览景,作词对诗,寻找佳句了。不,也许我们此时正守在归来堂,赏玩名人字画。记得从前,每当初一、十五、太学放假,赵明诚必会买回古帖碑拓,在烛光下品评指摘。还记得那一次,赵明诚从一位隐士手中得到白居易手书的《楞严经》,便急匆匆骑马而归,与我相对展玩。他当时那狂喜不支的样子,------想到这里,李清照禁不住露出笑意。
天色越发暗了,窗外传来雨点滴落梧桐叶上发出的单调响声,不时还夹杂三两声大雁的哀鸣。园中的菊花都已开始凋谢,残存的花瓣在寒风中无力摇摆。再也不是那摘花的年纪,再也没有那看花的心情。慢慢地,李清照脸上的笑意变成了一丝苦笑,往日皆成过往云烟,时光不会倒流,一切不会从头再来,只剩下我孤身一人。在这凄清的黄昏忍耐这份苦雨凄风,抵挡这秋冷冬寒,何时才是个头呀?这点点滴滴的秋雨还要滴到什么时候?想到这里,李清照顿感酸楚,一滴冷泪流过面颊,落入面前的酒杯之中。“真怪,经过这麽多年,我还以为自己的眼泪干了呢?也许和这天一样吧,你看,天也在流泪呢。”李清照自言自语,却有更多的泪水流出来,一滴滴落入酒杯之中。她便举起杯,将那掺着苦涩泪水的酒一饮而尽。
朦胧之中,李清照清瘦的身形显现在窗前,一连饮了几杯,她还觉得手脚冰凉,可又不愿离开窗子添件衣裳。她就一直坐在那里,怕中断与赵明诚在心中的对话,又怕忆起太多的往事,令自己更加伤心。然而风不停、雨不住,半世的坎坷、半世的孤独没有尽头,那乍暖还寒的季节、似曾相识的大雁、堆积满地的黄花,还有那缠绵的、没有尽头的秋雨-------无不令人触景伤怀,牵动愁丝。李清照冥想之中,用心写下一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啊,“三杯两盏淡酒” 敌不住“晚来风急”,更难敌满心愁云,半世沧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