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文字起源哪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如题所述

象形文字起源于古埃及,是从大约五千年前开始有的。

象形文字,又称表意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  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

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扩展资料:

1994年8月14日,湖北的考古工作者在宜昌杨家湾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把中国文字的起源推到6000年前,比商代殷墟甲骨文还早 2000多年。

杨家湾遗址是长江三峡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属大溪文化中期。考古队员发现了170余种刻在陶器上的符号。

这些符号记录当时人们对生活中事物的复述和描绘,代表固定的含义,有一定的规则。专家们认定,这些符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象形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

到了这时,需要文字记载的东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显得太繁琐了。于是人们就简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字,让人能更容易看懂。

比如把人和木组合起来,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个人靠在树上睡觉。这样又创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汉字的一个新类型会意字。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诸侯国,而这些诸侯国的文字又有所区别,于是出现了一字多义、多字一义的情况,这给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了困难。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在全国统一使用一种文字,小篆。这种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简化了许多,但仍有些繁琐,于是民间逐步兴起了一种应急的俗体隶书。

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又创造出了一种更为简便美观的文字——楷书。从此以后,汉字就确立了它的方块形态,开始有了间架结构。

以后人们又陆续创造了草书、行书等各种各样的字体,也涌现出了像钟、王、颜、柳、苏、黄、米、蔡这些举世闻名的书法家,汉字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象形文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6
汉字是唯一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的特征是:既是图画又是文字。

“象形文字”自己给出的定义是:象形文字是既有象形画义又有定义且能依定义作
文的符号。

由象形文字的定义可知,只有画义没有定义或无法定义因而不能作文的符号不是象
形文字。

现在,世界上广为人知的象形文字有汉字、东巴文字、水书文字、玛雅文字、古埃
及的圣书文字等。但是,除了汉字,其它所谓的象形文字都不是象形文字。因为,
它们是画义无穷、不能定义、更不能作文的符号。

为什么说它们是画义无穷、不能定义、更不能作文的符号呢?请看下图——

图片在

由图可知:

一、东巴“文字”、玛雅“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不是象形文字:

一东巴“文字”、玛雅“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虽然都是象形符号,但
是,它们只是地上部分人、物及其部位的简笔图画和漫画,每幅画都无法定义,即
画义因人而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玛雅“文字”则基本上由几幅图画组合而
成,更不知要表达什么。

二画就是画,以画为“字”,“字”就成谜,识字就成猜谜。把几幅画合成一幅画
当作一个“字”,这个复合“字”就成谜中谜。由这样的“单体字”和“复合字”
组成的“文章”,就成天文;由这样的“单体字”和“复合字”“写”成的书就成
天书。

三一幅画只能以一个角度以一定比例反映人类和有形物体和其部分在瞬间的形态,
不能反映人类和有形物体的运动过程、生命过程和变化过程,当各种图画成为同样
大小的方块时,也不能反应人、物的实际大小。图画不能反映无形无态的物及其运
动过程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如绘不出空气、各种气温、各种气候、各种风力。
图画也绘不出无形的人类思想、感情、意识、精神、声音。象形图画不是彩画,而
是单色的简笔画,故象形图画绘不出人类和有形万物的万态和色彩,绘不出生物的
百病百伤。

四很多有形物体无法用简笔画表示。如简笔画画不出鸡蛋、鸭蛋、鹅蛋、各种鸟
蛋、蛇蛋、乌龟王八蛋,更画不出它们的区别,当这些蛋画成为一样大小的方块
时,根本看不出蛋的大小、是什么蛋。这类蛋图又可以视为人类和各种动物的wj
丸,也可以视为卵形石蛋、土蛋。反之,一个鸟图不能代表百鸟,一个鱼图不能代
表万鱼。简单到一个圆圈——○,可以代表铜镜、项圈、手镯、戒指,可以代表簸
箕、米筛、糠筛、粉筛的环,可以代表空心球体,也可代表实心球体;可以代表日
月,也可代表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还可代表众星。乒乓球、篮球、排球、
足球虽是现代人类的体育器材,众星近似球状虽是现代人类的认识,但从天而降又
忽然消失的神奇文化——玛雅文明,远远超出现代人类的文明高度。埃及金字塔隐
藏的众多神奇奥妙同样表示,古埃及的文明高度远远高于现代人类拥有的文明高
度。今天的文明高度不是地史上最高的文明高度。

五要反映人类的生活百态和有形万物的万态,就要有无数的图画与之对应。但是,
东巴“文字”、玛雅“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等已知所谓的“象形文字”
只有少量的“文字”符号——少量的单体形象图。

六无动词不能造句,有动词才能作文。图画没有动词,所谓的“象形文字”没有动
词,没有动词即无法作文。因为,人、物的举止、行为和运动是个过程,且是复杂
的过程,无法一一用图画表示。一幅图画哪怕是一个或一种动作的形象,读起来却
至少是一个句子。图画是静止的形象,哪怕图画是一个或一种动作的形象,也不能
作动词。事实上,根本无法规定任一图画作动词。因此,所谓的“象形文字”不能
作文,不是象形文字。

动词包括加减乘除,没有动词就无法计算。图画是不能用于计算的象形符号。但生
活离不开计数、离不开交易,计数、交易离不开算术。因此,象形地上万物的象形
“文字”不适合于任何民族的生存,无法满足任何民族的生存需要。

七文字的作用是作文和教育,作文的目的很多,起码有:记录各人对万物的观察和
感受,记录各人获得的知识、经验、技术、艺术、估计、预测、思想、感情、精
神、意识、想象、虚构、幻想……;记录作者的要求、愿望、字据、合约;和他人
通信,向公众通知;制定规章、法律、制度;教育他人和后人。这就要求文字书法
简单、写作容易、教育方便。

但是,写字容易作画难。别说书写拼音词汇,就是书写汉字,都比画画容易几十
倍、几百倍。字无百日功——练好毛笔书写汉字的书法功夫只需花百日,练好硬笔
汉字则不用百日。但时间再长也不一定能换得画画功夫。字写得再不好也是字——
也是可辨认的字,但画虎不成反类犬——非虎也非犬,画画不好则无法辨认所画何
物。别说临摹复杂的东巴“文字”、玛雅“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就是
临摹其中类似几何形状的“象形文字”
第2个回答  2013-10-16
应该是古埃及,后来在商朝传于中国
第3个回答  2013-10-16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特别是繁体的[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繁体的[门]更像)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因此,以象形字为基础后,汉字发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然而,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须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以象形字作基础,拼合、减省或增删象征性符号而成。

现时世上最广为人知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体。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图形文字,称为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国此大约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一种写得较快并且较易使用的字体。此外,现时中国西南部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文和水族的水书,是现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讳早期的那种象形文字了。若不是因为拿破仑大军入侵埃及时,随军的法国古文字学家们的那次发现,极有可能至今考古学家们仍无法辩认这种文字。

1799年,这些法国古文字学家们发掘出一块文字的黑石碑。碑文用3种文字写成,分别是希腊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后期的埃及文字。一位法国古代语学者吉恩·保罗·商博良研究了这些文字,并设法释读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商博良释讳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方法是:对石碑上的文字进行比较,先设法挑选出埃有最后一个法老王族托勒密王朝时期的象形字,随后再想方法辩认出其他象形文字的词意。商博良于1822年将自己的发现公诸于众。

罗塞塔石碑用3种文字记载了同样的内容,因此成为释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所在。法国名将拿破仑·波拿巴在埃及地行过一场重大的战役。为了研究埃及文化,拿破仑派遣的历史学家们又发掘了许多古代遗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