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择业观”为题写一篇 议论文 字数不少于800字

如题所述

我的择业观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到创新高的
699
万人,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人社部部
长尹蔚民透露,未来五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还将保持在年均
700
万左右的高位,约占每年新
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
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
1600
万人,我们大学生就业压力不容
乐观。

面对如此形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而且可能越来越难的趋
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诸多方面,一方面和当今中国经济结构体质和教育改革有关,
一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每每毕业时都能看到毕
业生们痛哭流涕,脸上掩盖不住的失落和伤感,停在路边看学生照毕业相的老教师说:如
今的毕业生总有失落的感觉,想当初我们毕业的时候满怀希望,激情期待着自己的未来。
如今的学生竟会如此迷茫。正如其言,那些在毕业季感伤这感伤那不忍心离开学校舍不得
大学生活不想跨入社会的毕业生们大都是迷茫了大学四年,胸无点墨,尚没有做好面对社
会的准备。他对旧事物的留恋皆因对新事物的恐惧。一个充实的毕业生巴不得早点进入社
会,去历练一下自己,因为他有充足的自信与底气,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经历了该经历
的生活,期待在未来有所为。

作为一名即将面临毕业的大三学生,我的择业观是:

第一、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那些“位卑而足羞”、“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
都是不满足当今社会需要的。近年来考研热一直是热门话题,学历是块敲门砖,但追求学
历并不是教育生涯的唯一,
一部分人尽管不喜欢本科所学专业,
但为了将来工作起点高些,
敲门砖更有分量,而选择舍弃自己的兴趣领域,修一个对其来说枯燥无味且恶令智昏的硕
士学位。发挥不了专长,不和专业相匹配、相对口,小到个人达到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和
积累就浪费了。还有一部分人因为迷茫而随波逐流。还有,有些人为追求一个铁饭碗去考
公务员,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进入公务员队伍。像飞蛾扑火,明知是灰飞烟灭的结果,还要
义无反顾。能“鲤鱼跃龙门”固然可幸,如若,不尽人意呢?这何尝不是当今的“科举”。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1
世纪的青年不该是充满勇气,血气方刚,为了自己无畏青春梦想,
披荆斩棘吗?
21
世界的青年不该是信念坚定,勤学好问,为了自己倔强青春梦想,不断充
实自己,为未来积蓄能量吗?作为当代大学生何须固执于一个地方,而不去为了明天解开
束缚的双脚,选择一个自己有发展前景的职业,踏踏实实、勤勤奋奋、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呢?马云不就是我们的榜样吗?俞敏洪不也是为青春的梦想洒下了无尽的泪水与汗水

2
吗?破茧才能成蝶。
所以,
大学生要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
在就业严峻的形势下,我们要认清形势,在危机中找寻转机,认清心意,我们将去走的路
会像金子一样城市,那样的明天是更激动人心的事。

第二、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全面衡量自身的综合素质。古人曰:
“人贵有自知
之明”
。在应聘走上就业岗位前,对自身素质有多高,专业知识有多少,实际工作能力有
多强,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在步入市场经济社会后,如何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
间,找到自己比较理想的位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不应好高骛远,这山看到那山高。
对大学生来说,要切实认识到从“学生”走向“社会人”
,进而走向“职业人”的角色转
变,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的结合起来。第一次走上社会,
很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以为自己本领在手,天下尽在掌握。一旦真
正做起事来,难免心浮气躁,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读了大学,
按说对就业有期待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就此端起了架子,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
脚,认为非大城市不去,非工资高福利好的单位不去,这无疑是个错误。就业,一定要对
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大学毕业生不应自骄,而是把自己放在劳动者的角色。
尽管有院校歧
视,不是
985

211
类院校的,连考虑都不考虑,甚至大学不是这个院校、研究生是这个院校的都不行,
得看你的第一学历,所以他对本科生、研究生也是有些区别的。
所以,当代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
当务之急是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的同时,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不论是机关、
事业单位还是企业,
最看重的是你的能力,看你有没有能够独立负责
的完成某一项工作。所以学历问题并不是绝对的。

第三、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迅速发展,
我们若想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不后悔的昨天,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知道我
们不是在一个人奋斗,
还有永远站在我们身后的家这一温暖港湾,
还有和我们携手的朋友,
你的奋斗史上,与你最好的朋友并肩而行不是很难得的风景吗?物质文明横在社会发展的
路上,我们要舍弃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像《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一样,就算艰难阻挠,
从一个小小的辅导班开始,培养一个团结的团队,紧抓一个坚定的信念,走出一个“留学
教父”,为朋友的尊严而战!万科总裁王石说,争取是种低能力,放下才是高能力。当我
们还没有拥有时,先靠靠自己步步为营去打拼。作为高等教育的学校培养的现代化经济建
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要锻炼组织交往能力,避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培养创新精
神。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就业观
念,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使大学生们既有个人远大理想,又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
奉献的精神。

3
第四、创业要有资源储备充足。现在大家都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据统计数据表明,
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创业
99.9%
会失败。
成功率太低了,
为什么?因为创业需要几个基础:
第一,
你需要知道如何处理人和事的关系,
这个你必须工作一段时间才有这个本领;
第二,
你需要熟悉一个行业的经验和运作的模式。比如说,未来你要想办培训学校,你不到像新
东方这样的机构来干两年,你不一定能干成。总而言之,创业不一定会成功,成功了也不
一定会长久,长久了失败了也不一定不成功。生命总是会有机会的,抱着一种良好的工作
心态,先从最基础的做起,锻炼自己的能力、心胸,最后你总能成长起来。

第五、谁说女子不如男!作为师范学校的一名芸芸中的一名女生,就业的时候可能男
生相对来讲比较有优势。这个普遍性较高的问题,有调研中反映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
性别歧视问题。现在用人单位对女生比较苛刻,我们需要解决、消除性别歧视的问题。我
们女生首先对自己求职要自信,充满信心;第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要对用人单位
做比较好的了解,二要对自己应聘这个岗位做比较好的准备。有准备去应聘,成功的概率
更大;最后也要互相学习、借鉴,跟同学要多做一些交流。对应聘过程当中可能有的一些
情况,事先都应该有所考虑,这样把握会比较大。

为将来工作做好准备,毕业以后,大家都要开始工作,工作是我们走向未来必不可少
的部分。当代我们在就业的道路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不断地增
强经济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在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大力的帮助下,
闯过就业这个难关,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我们从有一个职
业开始,也许慢慢就能做成一个事业。相信有一天,大学生会是新社会的主力军,而不是
社会的包袱,而是社会的财富,我也相信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成功。我们每位同学从
今天做起,让自己由平凡走向伟大,由失望走向希望,由懦弱走向勇敢。用在大学的这种
积极上进的心态走向未来,一辈子永远往前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7
我的择业观
  对于职业的选择,每一个人,尤其是对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都应该是一个谨慎的选择。因为职业关系到一个人未来的前途与发展,关系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许多人将自己定位得太高,非所谓“崇高”的职业不做,认为最基层的工作没有发展前景,只能庸碌的过活这一生。但我认为不然,一个人如果起初就拥有一份不错的职业,就容易产生膨胀的心理,对自己的能力估量得太高,在遇到困难时,就会摔得越重,也越容易一蹶不振。而起初选择一份比较基层的工作,心理上就会感觉更淡然些,凭自己的能力一点点向高层靠拢,一点点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这样过后得到的高席位就更有苦尽甘来的美感,而且自然就会用更平和更感恩的心去对待工作,对待下属,因为自己有过干基层的经历,也就更体谅员工的不易,而理解往往对于员工来说就是最有效果的“拉拢”,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就自然不言而喻。
  有些人或许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不想与一些背地里蝇营狗苟的“伪君子”争名夺利,对于他们来说,高官不意味着权力与至尊,而意味着囚牢与束缚。想想也是这样,位置越高或许心里就会越不安,天天担心是不是有人想顶替自己,那些善意的笑脸或许有时也会被曲解为“笑里藏刀”,生活在这样的压力下,这样的猜忌中,人心善良的本性或许会被扭曲吧。
  其实无论是做领导集团的“首脑”也好,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罢,只要能对自己的工作保持一份热忱心态,对自己的同事多一分理解和忍让,对自己多一点尊敬和期许,任何职业都是光荣而伟大的。老话说得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或许你不适合做舞蹈演员,但你适合设计舞台;或许你不适合做销售总监,但你适合做人事主管;或许你不适合领导制人,但你适合在别人的领导下同样傲然做出成绩……
  有人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我想说:心有多大,工作就有多崇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17
选了一篇给你参考,希望可以帮到你!
对于职业的选择,每一个人,尤其是对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都应该是一个谨慎的选择。因为职业关系到一个人未来的前途与发展,关系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许多人将自己定位得太高,非所谓“崇高”的职业不做,认为最基层的工作没有发展前景,只能庸碌的过活这一生。但我认为不然,一个人如果起初就拥有一份不错的职业,就容易产生膨胀的心理,对自己的能力估量得太高,在遇到困难时,就会摔得越重,也越容易一蹶不振。而起初选择一份比较基层的工作,心理上就会感觉更淡然些,凭自己的能力一点点向高层靠拢,一点点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这样过后得到的高席位就更有苦尽甘来的美感,而且自然就会用更平和更感恩的心去对待工作,对待下属,因为自己有过干基层的经历,也就更体谅员工的不易,而理解往往对于员工来说就是最有效果的“拉拢”,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就自然不言而喻。
  有些人或许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不想与一些背地里蝇营狗苟的“伪君子”争名夺利,对于他们来说,高官不意味着权力与至尊,而意味着囚牢与束缚。想想也是这样,位置越高或许心里就会越不安,天天担心是不是有人想顶替自己,那些善意的笑脸或许有时也会被曲解为“笑里藏刀”,生活在这样的压力下,这样的猜忌中,人心善良的本性或许会被扭曲吧。
  其实无论是做领导集团的“首脑”也好,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罢,只要能对自己的工作保持一份热忱心态,对自己的同事多一分理解和忍让,对自己多一点尊敬和期许,任何职业都是光荣而伟大的。老话说得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或许你不适合做舞蹈演员,但你适合设计舞台;或许你不适合做销售总监,但你适合做人事主管;或许你不适合领导制人,但你适合在别人的领导下同样傲然做出成绩……
  有人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我想说:心有多大,工作就有多崇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