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楷书从哪入手好?

л

学习书法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有人认为应从隶书入手,隶书的结构容易掌握,基本笔画的变化不多,笔法也随意,容易引起初学者的兴趣。有的把汉字比做树,认为篆书是汉字的“根”,隶书和楷书是这棵树的“干”,行书和草书是这棵树的“花叶”,把“根”写好了,隶、楷、行、草就容易掌握了。也有的认为可以从行书入手,这样学起来没有拘束,又活泼、流畅、速度快……总之,先从哪种书体入手,完全没有必要限制得那么死。

不过,更多的书法家和教育家则认为,学书法应该从楷书入手。楷书是由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发展而来的一种书体,自汉末、魏、晋以后,到了唐代已达到了书法艺术的高峰,以形体方正(也就是现在通称“方块字”)、结构严谨、疏密匀称而工整、易于使用和辨认,沿用至今;它是学书法的基础,有了楷书的基础,上可以写隶、写篆;下可以写行、写草。就像一个人,先学会站立,方能走步,继而能跑一样,如果连走都不会就去学跑,恐怕没有一个不跌跤的。这方面,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有深切的体会。

宋代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在谈到楷书与行书、草书的关系时,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说:“真(楷)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走),草如走(跑)。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实际上,有的书法家能写得一手好的行书和草书,正是因为他有了楷书这个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要想取得行书和草书的进展,恐怕是不多见的。

那么,先学篆书和隶书行吗?这要看篆书和隶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这就像小学生入学各类功课都要打基础似的,汉字也是一样。篆字,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已经不大,更多的是作为艺术欣赏和研究,对于初学者来说,在短期内也并非是易于掌握的(当然我不反对中学生学篆书,因为有的已有了楷书基础)。至于隶书,正如已故著名书法家邓散木先生所说的那样,现在也多用于装饰性艺术,应用起来并没有楷书广泛,所以,在现阶段,还是应以楷书为主。至于篆书、隶书、行书和草书,可以循序渐进,根据个人爱好而发展,这方面,我倒主张不要卡得那么死。

但是,有的同学认为篆书写出来别人看不懂,可以拿去“唬”人;也有人认为草书写起来龙飞凤舞,觉得“帅”,而不认真练楷书这个基本功,因而进步不大。

楷书是汉字发展规范化、科学化了的文字,学起来并不难,只要坚持,进步会很快的。草书则不然。草书在书法诸体中是变化最为繁多、点画要求更加严格而又更加放纵的一种书体。草书的上接下连,点画长短,稍有一点变化就不是一个字了。比如“知”字和“去”字,草书中,“长短分知去”。“知”的第一笔和“去”的第一笔的长短,“知”的收笔和“去”的收笔的长短都不同,如不仔细辨认,很难看出是两个字。所以说,草书比较难。《草书歌诀》头两句就说:“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就说出了这个道理。

所以,学书法先从楷书入手,既有实用性较强的功能,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俗易懂,又有艺术欣赏的功能,它结构美,能引人入胜。

现在,提起书法的书体,一般都称“真、草、隶、篆”,是指楷体字用得多而且广泛(报纸、杂志、书籍、文件等),实际上,书体的演变则是先从篆书(包括甲骨、金文、大篆、小篆)开始,进而隶书、草书(章草、今草)、楷书这样形成的;也是中国汉字由繁入简的发展过程。

前边谈的就是楷书的结构、笔法。因为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更好地学习行书、隶书和篆书。

楷书,也称“正书”、“真书”,它是由隶书和章草发展而来的,在魏、晋时期已经形成。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楷书,是东汉永和二年,即公元137年写的木简。最早的刻碑是三国吴凤凰元年,即公元272年立的《谷朗碑》。对于永和木简,商承祚先生称:“字体平正浑朴,波挑几乎完全消失(从总体看),走向楷化。”到了魏时,魏朝大臣钟繇将隶书中的“蚕头燕尾”等横、捺笔画进行变革,精研笔法,他的《荐季直表》、《宣式帖》,就是由隶而楷化的代表作。著名魏碑有《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由隶向楷过渡的《爨宝子碑》、《爨龙颜碑》,被称为“隶楷极则”。到了晋代,楷书兴盛,王羲之继承钟繇的笔法,并有自己的独创,他写的小楷《乐毅论》、《黄庭经》、《曹娥碑》、《东方朔画赞》,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一直是后来书家学习的楷模。

魏晋除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之外,还有索靖、卫瓘、谢安、王治、王泯等。到了唐代,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楷书创作法度森严、姿态各异,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初唐“四杰”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是楷书已达成熟的代表人物,到了晚唐,唐代书法又出现一个新的高峰,其代表人物是颜真卿、柳公权。到了宋代,楷书代表人物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应首推赵孟頫,他的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还有鲜于枢、康里巎巎(náo),明代有祝允明、文征明、王宠、董其昌,清代有包世臣、何绍基、钱沣、邓石如、赵之谦、撝叔、郑燮、金农等。(《中小学生书法入门》(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9
可以从欧楷入手。
楷书的法帖有很多,但是初学者大多推荐学习楷书四大家,如:欧颜柳赵,在这四家里面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选一家来学习。在选择的时候最好考虑一下以后要学习书体的相关程度。
第2个回答  2013-10-18
1:学楷书当然还是从基本笔画开始了,也就是偏旁部首了。
2:再逐渐对不同字形结构的了解。
3:不要搞的太复杂,就这么练。
第3个回答  2013-10-18
首先,要看你是否有过楷书的基础了。如果有,依据自己的性格和以前所学的正楷字体选择相应的行楷字帖进行临摹便可。
如果您从未涉及过书法,那麽,首先选一本带讲解的字帖,有点近于为老年大学设计的那种,因为里边一般是从基础学起,语言也较浅显。其次,墨砚我想我不用多说了,纸开始时甚至可使用报纸一类的,免得浪费。笔要选择笔锋较长的(笔头较长的笔)。
无论是练习过与否,都要每天做一定练习,行楷比楷书更讲求神韵,这种领会过程只能靠长期练习而成,要持之以恒。

谁的字帖比较好~?
如上所说,选择适合你的、你喜欢的字帖.
如果是毛笔字的话,王羲之的《兰亭序》无疑是行楷中的第一。
如果练钢笔的话,我向你推荐梁鼎光的字帖。祝你成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