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秦此人的疑问

马王堆出土的典籍和史记战国策对苏秦的记载不符,哪一个更有说服力?

按照《史记》记载,苏秦和张仪是同时代人。但是当代出土的地下文物文献资料,却显示两人相隔百年。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信地下而否认地上文献?地下文献的可信度是否一定高于地上文献?我以为不能如此武断!
陈寅恪先生以为研究金石学必须通经研史。毕竟金石资料只是吉光片羽,没有把它们放在具体的经学、史学大框架内,是无法辨其真伪、断定其价值并将其有效利用。
还是要讲求王国维的二重考据法!判断地下地上文献可信度谁高,谁底?然后再做进一步论断!这事马虎不得!

葛兆光先生说:在“叙述”一词的涵盖和指称下,历史与文学的界限开始消失在“叙述”一词的涵盖和指称下,历史与文学的界限开始消失。当然,在著名的《史记》里我们能不费力地找到“文学虚构”的例子,像《项羽本纪》中关于“垓下之战”的故事,尽管它已经成了后来文学艺术中如“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原型,但人们也还是看出它的想象,而《苏秦张仪列传》中富于戏剧性的合纵连横,也在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发现的启示下,被人们指出这可能是历史叙述者的虚构,因为张、苏两人的时代差异决定了他们几乎不可能同台演出《史记》属于历史与文学尚未彻底分化时期的作品,它那种强烈的个人意识,使它并不完全追求所谓的“真实”,而更看重叙述的力量。。不过,这种出自叙述者个人的好奇而编造故事的风气,在后来的历史著作中仿佛渐渐被驱赶出历史学的门墙,历史学开始习惯于用严肃的话语书写着过去,它仿佛在宣称自己不是“叙述”而是“纪实”,就像历史学家愿意相信《唐书》对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以及不得不信《宋史》中对于陈桥兵变的叙述一样,后世对于唐太宗作为英主的赞扬强化了兄弟残杀事件的合理性,而事件的合理性又强化了叙述的合理性关于这一段历史,可以参看宋代人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七,49-53页,中华书局,1983后世苦于无法搜寻更多的史料对权威正史的记载提出置疑,因而只能承认黄袍加身不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戏剧而是顺天理得民心的举动,尽管它也让人想到欺负孤儿寡母的不正当。但是,正是在这种被认定为严肃和公正的叙述中,由于特定的视角、观念、立场以及语言而有意无意地选择、修正甚至扭曲历史的叙述,却用所谓的“真实”掩饰着它的“虚构”,用“洞见”掩饰着它的“不见”。
我查阅到一篇陈桐生先生的一篇论文。文章名为《20世纪史传散文》,刊登在2003年第2期的《陕西师范学报·哲社版》上。文章中有关于楼主所需要的信息。见同期杂志P106页。我转抄如下:
文物考古也给史传散文研究带来难题。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就是一例。该书共27章,其中11章内容与《战国策》及《史记》大体相同,另外16章为佚书,为司马迁、刘向所未见。《战国纵横家书》中有13章涉及苏秦,而帛书所载苏秦事迹与《战国策》《史记·苏秦列传》相距甚大。由此引起学者争议。一批学者根据出土的帛书否定《战国策》及《史记》的真实性。唐兰先生说:“(司马迁)没有见到关于苏秦的第一手史料,因而把公元前三世纪初的苏秦事迹,推到世纪末,把张仪、苏秦的时序改为苏秦、张仪;五国伐秦成了六国合纵,还推早了45年(前333-228),时序既差,事迹中既有弄错的,又有假造的,他的《苏秦传》成了小说了。”杨宽、马雍、郑杰文也赞成上述意见。但赵生群却认为,《战国纵横家书》与《战国策》《史记》相关的11章,有的与《战国策》《史记》分歧矛盾,有的与《战国策》《史记》互有异同。司马迁、刘向都见到过有关苏秦的活动的不同史料,只不过他们在著述和校书时做出了决者,确认苏秦合纵在前,张仪连横在后,苏秦为兄,苏代为弟等重要史实。司马迁写战国史所依据的史料,除了《战国策》之外,尚有《秦纪》,各国史记,《苏子》与《张子》等书。而刘向校书的所依据的史料有《苏子》《张子》及战国纵横家游说的资。这些资料中的任何一种,可靠性都不在《战国纵横家书》之下。他的结论是:《战国纵横家书》中的16 章无主名的作品多与苏秦无关而帛书中有关苏秦的记载则是托名重言。应该如何看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在没有其他争议的情况下,地下出土文物确实可以作为最高的第一评判标准。但是具体到战国秦汉之际,就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战国纵横家书》出自纵横家之手。战国纵横家从来就不是一个严肃的著述群体,铺张扬厉、夸大其辞正是他们惯用的手法。至于是否对历史负责那就不在他们考虑之列了。因此无论是经过刘向整理过的《战国策》还是该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都会有真伪并存的问题。《战国纵横家书》所记载的史事真实度不会比《战国策》高出多少,如果以《战国纵横家书》作为评判真伪的唯一标准很可能会误事。
另:唐兰先生晚年的最后工作就是整理马王堆出土的文物文献资料。他的论文集中应该会有详细的信息。你可以参看。还有70年代的《文物》杂志中有不少考古发现的报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4
 苏秦,字季子,东周(公元前317年前)洛阳轩里人据(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
  与赵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退地,至乐毅破齐前夕,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苏子》三十一篇,今佚。帛书《战国策》残卷中,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与《史记》所载有出入。
 苏秦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周书阴符",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在有所收获后,重新出游。至秦,不被用。正好遇见燕昭王广招开下贤士,苏秦入燕,深受燕昭王信任。苏秦认为,燕国欲报强齐之仇,必须先向齐表示屈服顺从,将复仇的愿望掩饰,赢得振兴燕国所需的时间。其次,要鼓动齐国不断进攻其它国家,以防止齐国攻燕,并消耗其国力,为此,他劝说齐王伐宋,合纵攻秦。公元前285年,苏秦到齐国,挑拨齐赵关系,取得齐愍王的信任,被任为齐相,暗地却仍在为燕国谋划。齐愍王不明真相,依然任命苏秦率兵抗御燕军。齐燕之军交战时,苏秦有意使齐军失败,五万人死亡。他使齐国群臣不和,百姓离心,为乐毅五国联军攻破齐国奠定了基础。之后,苏秦又说服赵国联合韩、魏、齐、楚、燕攻打秦,赵国国君很高兴,赏给苏秦很多宝物。 苏秦得到赵国的帮助,又到韩,游说韩宣王;到魏,游说魏襄王;至齐,游说齐宣王;又往楚,游说楚威王。诸侯都赞周苏秦之计划,于是六国达成联合的盟约,苏秦为纵约长,并任六国相。回到赵国后,赵王封他为武安君。秦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此后十五年,秦兵不敢图谋向函 谷关内进攻。
  苏秦先仕于燕,其主要活动是,离间齐、赵关系,以减轻齐对燕的压力。又和赵李兑共同联合五国以攻秦,后来他又离燕至齐,受到愍王的重用,但苏秦仍忠于燕,暗中为燕效劳。他所采取的策略是劝齐攻宋,以转移齐对燕的注意力。于是燕昭王派乐毅突然出兵以攻齐,齐因措手不及而败于燕。苏秦阴与燕谋齐的活动至此而败露,齐处以车裂之刑,这在战国晚期是轰动一时的事件,在许多当时人著述中都有反映,如山东银雀山出土的竹简本《孙子兵法·用间》,里面有“燕之兴也,苏秦在齐”的话,又如《吕氏春秋·知度》,说“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这些记载表明,战国时人都知道苏秦为燕而仕齐,最后使齐亡而兴燕,但他自己也为燕而作出牺牲。苏秦在战国晚期名声颇大,《荀子·臣道》把“齐之苏秦”和“楚之州侯”、“秦之张仪”相提并论。西汉时,苏秦仍受人称道,如《史记·邹阳传》赞扬他能成为燕的忠臣。《淮南子》也多处提到他,并肯定他有知权谋的长处。司马迁以为苏秦在“连六国从亲”的过程中,显示出他的才智过人。
第2个回答  2013-10-14
出土的更有说服力。。
刚出土的很好的诠释了当年的历史。。
而史记上所记载的东西已经过了上千年了。。
有点变动也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