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时候的学生读书的时候是摇头晃脑的呢?

如题所述

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诗经》是一颗闪亮的明珠,唐诗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宋词是一曲委婉动听的歌。正因为如此,小学教材中所选用的诗词古文不下数十首。在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字本身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欣赏美的意境,让学生透过文字表面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绵长的情怀,让学生倘佯于千年前的神奇美妙的意境,流连于祖国文化的海洋,这样才能算教学获得了成功,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词中,各种美无处不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下几点,让学生体会古诗的美,走进古诗词。一、大珠小珠落玉盘,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古人做诗非常讲究。古诗中就体裁而言就有:五言古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古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和乐府古诗等,更不要说平仄规律了,那么如何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呢?我认为要在读中感悟。人人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不厌百遍读。”为什么古代诗人读起诗来,一个个都是摇头晃脑不亦乐乎?原因是他读出了诗的节奏。小学课本所选的古诗都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七言诗基本上是二二三或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式词组结构;五言诗则是二三或二一二或二二一式词组结构。这种词组分开读后与伴随着这些词组前后平仄的变化(声调的强弱和声音的长短)也大体一致,通过分开词组反复细读,古诗语言的节奏美也便油然而生了。例如:在教学《舟过安仁》时,有这样两句诗:“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旅途中看到两个天真可爱的小孩童,嫌船驶得太慢,而把伞张开的事情,寥寥几笔,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的天真。但是学生在初读的时候,根本读不好节奏,肯定读不出诗的味道。于是我先范读一遍,让学生听老师停顿在哪里,再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多读几遍,果然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这样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除了节奏美以外,读古诗时也应该感受古诗的平仄。古人云:“平声悠扬尾音长,如击钟鼓;仄声短实重疾,如击木石。”很欣赏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游园不值》,开始时,教师先从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导入,指导学生古诗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接着让学生尝试读这首诗,然后教师出示当天上课要学的《游园不值》,教师先范读:应——怜——屣——齿(短)印(短)苍——苔小扣柴——扉——久(短)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短促,乍停)一枝——红——杏出——墙——来——学生也学着窦老师的样子读起来,经窦老师一指导,学生读得果然不一样了,活脱脱一个个古代小诗人,每个人都陶醉在自己的读书声里了,这堂课果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所以说对古诗词的鉴赏应从语言入手。言为心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韵律美,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应该多引导学生品味诗中的语言,特别是诗中的字眼的美。例如:一个低段的老师在教学杜甫的《春夜喜雨》时,为了抓住一个“好”字,创设了一个童话情境,由老师扮演小雨点,学生扮演小草、小竹笋、种子、青蛙等,和他们友好地对话,让学生在“无痕”中感受到春雨的“知时节”,“潜入夜”的特点。这就叫“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又例如:教师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我认为只须抓住一个“喜”字统领全诗即可。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是一位非常爱国的诗人。他的诗多以描写人民的疾苦为主,可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他为数不多的表达喜悦之情的诗,又被人称作他生平第一首快诗。“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几个连续的动作,把作者惊喜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喜欲狅”在诗中字字可见,句句可见。此外,古诗的题材是多样的,在小学课文中出现的古诗有咏物诗、抒情诗(送别诗)、田园诗等,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把同一题材的诗放在一起比较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也可以使他们更加清楚的体会诗人的情感,从一首诗学会好几首诗。三、柳暗花明又一村,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古代文人作诗多讲究意境的营造。意境也称境界,是诗人主观思想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和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辞海》)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比如: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短短二十个字,就勾勒出一幅苍凉萧瑟的冬日雪景图。开头两句,望遍千山,看不见一只飞鸟,寻遍万径,看不见一个人的踪迹,渲染出一个荒凉寂寞的世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使读者似乎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感觉到凛冽的寒气。这也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三四两句描写了在渺无人迹的江面上,出乎意料地出现了一个在寒江上钓鱼的渔翁,他是在钓鱼吗?显然不是,他是在钓一份心情,感受一种意境,这不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吗?这漫天飞舞的大雪,这寒冷的天气,依然摧毁不了作者顽强的意志,傲岸清高的品质。再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首短小的词勾勒除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农家生活画面。人人都说辛弃疾作词爱用“醉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边角连营。”这样壮怀激烈、豪气冲天的男子,竟然也会有如此柔情的一面,也许这醉眼看到的村居图正是他心里渴望了很久的画面,一家人极其和谐的场景,想必是每一个人心中共同的向往吧!四、山外青山楼外楼,感受古诗词的表达方式美诗人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在古诗了还运用了很多不同的表达方法。最想说的是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一个七尺身躯的人竟然有三千丈的白发,根本是不可能的,似乎很不近情理,但是读到”缘愁似个长。”我们才豁然明白,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有形的白发和深重的忧愁成了必然的联系,无怪乎,也只有称得上“诗仙”的李白才能有这样奇妙的夸张。又如李商隐的《无题诗》“蜡炬成灰泪始干。”多么感人的情感,真是“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把蜡烛写成人,蜡烛有流不完的泪,人也有难割舍的情。白居易的“露似珍珠月似弓”中恰当的比喻,让我们看到了九月初三夜晚的美景,所以说古诗词中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既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又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情感,把诗歌的语言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元代程瑞礼有一句名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意思是说,平时里读书多花些力气,那么写起作文来就会十分轻松了。其实这句话同样适用在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身上,备课时对诗文反复推敲、鉴赏,认真品读,平日里博览群书,那么在教学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中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收放自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