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传宗接代

如题所述

满意答案挚爱兮,念兮3级2007-11-07传宗接代都传什么?传姓氏、传家产、传家族势力和家庭的传统性,其中,姓氏、家产和家族势力关系到家庭的存续与壮大。在农村99%以上都是随父姓。可能我们觉得姓氏只是一个符号,但是农村中姓氏被认为是家庭延续的象征,如果没人传姓了,这个家庭就等于灭门了,不会有人传家谱,就绝户了。绝户和断子绝孙在农村是骂人最狠的话。家族势力在农村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三个儿子可以等于一个派出所,可以多分宅基地和责任田。另外,在选举中也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传给谁?都是要传给儿子。女儿是要嫁人的,不能养老送终,不能壮大家族,所以女儿对家庭的价值就降低了。因此,生儿子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成为农村家庭的必须。所以我们说从夫居不仅仅是习俗,而是体现了男主女从这样一个社会地位的婚居制度。这就涉及到资源分配的问题。我们又进行了一个调查,就是说一个家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男孩女孩,让他们去贴,宅基地、营养品、参与社区管理、读书和家庭财产继承,这些都给谁。我们的问题就是谁优先,谁的利益受到忽视,这种忽视给家庭、给社区带来什么影响。结果清一色是给男孩的,几个村庄的调查全部都是这样。在教育方面,当只有一个读书机会的时候给谁,男孩,没商量。在健康方面,它的表现就是女婴的死亡率比较高。土地、房屋以及参与社区建设,在这个资源分配过程中,女性的价值被进一步贬低。对待婴幼儿态度问题是国际上监测妇女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否存在重男轻女的性别偏好,能够鲜明地反映出该国或地区妇女地位的实际状况。这个问题是真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的。我们可以看到,性别比失衡的背后是性别偏好,性别偏好的背后是性别不平等。但是对于这一点,我们的家庭、社区、甚至社会制度方面还是一个盲区。我们的资源分配一直是按照从夫居的假设来进行的,强制性的男婚女嫁。比如分宅基地的时候,一个男孩一个宅子。女孩是没有宅基地的,它的前提就是女儿要出嫁。土地也是这样。因此,在我们调查的几个县里,男到女家比例非常低。另外我们也考察了一些小康村,那里经济发达,但仍然是男婚女嫁,仍然是女孩要嫁出去。我们的政策在这里是盲区,认为男婚女嫁是一种习俗,是天经地义的,不存在性别问题,所以我们的政策默认了性别不平等的规则。即便有一些声音反映出来了,政府部门也在所谓的民意和稳定这样的前提下去处理问题,比如,为了稳定,可以不听妇女的声音。没有土地,法院可以不受理。显然,民意的背后隐藏着性别不平等。稳定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不稳定。男孩偏好是一个结构性的社会问题,不仅仅是性别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