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意思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回、子路在孔子身边陪着。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你们每个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回、子路在孔子身边陪着。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你们每个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愿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想听听老师您的愿望。”孔子说:“使老人能过得安适,使朋友信任我,使年轻人归依我。”

出处:《论语》


扩展资料: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有一天,颜渊和子路站在孔子旁边闲谈,孔子就说:“盍各言尔志。”“盍”是一个虚字,中国古文里经常有“盍”“夫”这类虚字,等于我们现在的“思”、“那么”。

他说:你们年轻的一代,把你们的愿望、志向讲出来听听看。在这里,我们等于在看话剧,台词中表现了孔子学生的个性,也烘托出孔子的教育手法。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完全代表了子路的个性。子路是很有侠气的一个人,胸襟很开阔。他说,我要发大财,家里有几百部小轿车,冬天有好的皮袍、大衣穿,还有其他很多富贵豪华的享受。

但不是为自己一个人,希望所有认识我的人,没有钱,问我要;没饭吃,我请客;没房子,我给他住。气魄之大,令后人敬佩。

而子路的是侠义思想,气魄很大,凡是我的朋友,衣、食、住、行都给予上等的供应。“与朋友共”的道义思想,绝不是个人享受。“敝之而无憾”,用完了,拉倒!

颜渊却是另一面的人物,他的道德修养非常高,与季路完全两个典型。他说,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为、最好的道德成就,对于社会虽有善行贡献,却不骄傲。“伐善”的伐,就是夸耀。“无伐善”,有了好的表现,可是并不宣传。

“无施劳”,自己认为劳苦的事情,不交给别人。“施劳”的意思,我主张这样解释。在上面也提到过,圣贤与英雄的分野: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所以圣贤比英雄还要难。

换句话说,英雄可以施劳,把自己的理想,建筑在别人的烦恼、痛苦上。圣贤则不想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的肩膀上,而想担起天下人的烦恼与痛苦。

所以颜渊讲“无施劳”,就是说不要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身上,这是颜渊的所谓“仁者之言”。

一文一武这两学生的理想志愿完全不同,都报告完了。孔子听了以后,还没说话,我们这位子路同学,可忍不住,发问了,老师!你先问我们,你的呢?也说说看。

孔子说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礼运大同篇思想的实现,这是最难做到的了。这三点一看就与众不同。孔子之所以为圣人,成为了不起的教育家、哲学家……便是因着他的这种思想,这种气度。

“老者安之”,社会上所有老年的人,无论在精神或物质方面,都有安顿。“朋友信之”,社会朋友之间,能够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没有仇恨、没有怀疑。“少者怀之”,年轻人永远有伟大的怀抱,使他的精神,永远有美好的理想、美丽的盼望。

也可以说永远要爱护他们,永远关爱年轻的一代。我们仔细研究,如果这三点都能做到,真是了不起的人。

因为这三点,对上一代,自己这一代,以及下一代都有交代。此即所谓圣人境界,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4

释义: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注释: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懊恼。

出处:《论语》

作者:孔子

创作年代:先秦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把劳苦施加在别人身上。”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朋友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扩展资料

赏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一个圣人的气象是层层递进的。孔子的志向是,使老人都能得到安养;朋友都能信任我;少年人都能思念我、怀念我。这是一种使天下之人都能各得其所,各顺其性,都能相安,和睦相处。子路是愿共物,颜回是愿共善,而孔子是愿天下之人各得其所。

孔子安于仁者的境界,仁者安仁;颜渊是不违背仁德;而子路是求仁,他要求达到仁德的境界。他们三个人的志向都是幸福愿与大家共享,但是享的是不一样的。

子路只是把自己的器物拿来大家共享,颜回是把自己的道德拿来大家共享,而孔子是把自己的人生境界,把自己的这种安详拿来大家共享。这段话正体现了圣贤气象的差异。圣贤皆善,但境界有不同,圣人的志向与天地相同,即长养万物,这是孔子的追求,也是儒家的最高追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懊恼)。”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把劳苦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路说:“希望(愿的古义)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BY百度译文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9-17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懊恼)。”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把劳苦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路说:“希望(愿的古义)听听您的志
第4个回答  2022-01-02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
【原文】

5.26 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②,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③。”

【注释】

①季路:即子路。

②伐善:夸耀功劳。伐,夸耀。

③怀:关怀,照顾。

【翻译】

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穿的衣服,和朋友们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我愿老年人安度晚年,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年幼的人得到照顾。”

【解读】

仁者的志向

这则短文很有意思,也很让人感动。师徒几人闲来无事,孔子便让自己的弟子谈谈志向。性急的子路首先表态,直言不讳,接下来是一向谦恭的颜回。两位弟子谈完自己的志向,子路便让老师也谈谈志向。孔子很坦率,把自己的志向和盘托出。整个场面温馨动人,精彩传达出师徒三人的鲜明个性和亲密无间的情感。

这三人的志向各有不同,概括起来,可以说子路的志向是“义者之志”;颜回的志向是“谦者之志”,而孔子的志向则是“仁者之志”。他们的志向,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在于,三人的志向都是积极向善、有益于社会大众的高尚志向;不同之处在于,三人的志向有高低深浅之分。

子路性情豪爽,讲义气。从他的言谈中不难看出,他热衷于帮助别人,与朋友分享的财富。但是,拿他的志向和颜回、孔子相比,我们会发现,他的修为尚处在“舍物”层面。也就是说,他能与朋友分享的财富乃是身外之物。而颜回的修养显然要比子路深,他已经摆脱了身外之物的束缚,进入到内在心志的修养上,到达“舍己”层次。孔子曾说过,“克己复礼为仁”,可见颜回的感悟修养要比子路要深。

志向最高远的是孔子。仔细品味孔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他的修养已经超越了“外物”和“自我”两个层面,达到了泛爱无私的仁道境界。他的目光既没有关注外在的一切事物,也没有关注个人的得失,而是落在对社会大众的关怀上。这种情感,就像阳光雨露,温暖和滋润着世间万物,而不求一点回报,这就是“仁”。所以我们说,孔子之志乃是“仁者之志”,孔子志向之高远,修养之深湛,是子路颜回远远不及的。

也许有人会说,辨别三人志向的高低远近有意义吗?回答是有意义。诸葛亮曾说过,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志当存高远”。只有在伟大志向的召唤下,一个人才会投入所有的精力,发挥出全部潜能,创造出不凡的业绩。如果没有志向,或者志向低浅,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这一点,相信所有的人都明白。所以,我们要创建自己的功业,实现人生价值,就应当像孔子那样,树立远大的“仁者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