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心灯”是干渴时的清泉,是迷路时的北斗,是风浪中的港湾,是沙漠中的绿洲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心灯”是干渴时的清泉,是迷路时的北斗,是风浪中的港湾,是沙漠中的绿洲,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有了心灯,就会有方向,有勇气;就会临坎坷而坦荡,面挫折而达观,处危难而不惊。对“心灯”你有何见解?请以“点亮心灯”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与感受,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点亮心灯
天公无意间劈下一道闪电使野蛮人认识了火。他们苦苦寻找“圣火”,而那绚烂的火花也在碰撞下孕育出生。是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促成了文明的发展,而面对心中那由暗至亮的四盏灯,由绝望,犹豫,尝试到决心的心情,我会一步步走过,直到那盏最亮的灯。
远方闪耀的是缤纷多彩的想法和执著追求的勇气。或许,这需要由困顿绝望中慢慢走出,走近。
越是在绝望中就越能看到希望。米老鼠的创作者迪斯尼在被公司裁员,无家可归,甚至沦落到上街乞讨的日子里,生活得苦不堪言。人们甚至不知道他是一个画家。而这时,一只小老鼠闯进了他的生活,陪伴他。艺术的灵感就好比那些杰出的文学作品,往往在苦难的激流中诞生。迪斯尼看到了希望,他立即拿起画笔,成就了这只可爱的小动物。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迪斯尼便是在昏暗中点亮了那盏明灯,那需要的是不畏艰难的勇气和坚持信念的决心。
既然想到了,便要大胆去做,不论环境恶劣,或人们的纷纷议论。但丁曾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确,舆论是可怕的,但一个人若能在舆论的波涛中正确坚定地站立,才能更显其伟大。君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哥白尼正是这样冒着生命危险坚持证明“日心说”;苏格拉底宁愿喝下毒药也不愿背弃真理。因高寒、多冻土而被外国人称为“不可能完成”的青藏铁路也因国人的大胆思考与实践化为可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胆的实践有多么重要。
实践需要的是一个人克服一切障碍的决心与勇气。最亮的那盏灯闪耀出的便是这般品质。实践出真知。人们的灵感、想法,都是从实践中汲取经验而得出的,两者相辅相成。我们要敢于去想,更要去做,就像制造飞机的想法在很久之前被人笑话,但后人的的确确制造出这般机器。前人想到或许做不到,而后人却可以完成它,当人们都逐渐拥有这盏最亮的明灯时,整个时代将融为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异想天开的同时,我们必须将其与客观规律联系在一起,然后在苦难中磨砺自己,在实践中完善自己,保持一盏勇气的灯永远明亮。


试题分析:审题的关键有三:首先,一是谁来点亮?可以是自己、父母、老师、同学、陌生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二是“心灯”,它不同于外界的灯,这显然是一种比喻说法,“心灯”的内容可以理解为诚信、宽容、善良、坚强……三是以什么方式点亮?在这个环节考生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次,这道作文题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都容易写出好文章来,但要注意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基本规范。记叙文要有曲折的情节,要有生动的描写,至少有一两处细节描写。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要有充足的论据,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立意参考:写作此题,首先应弄明白“心灯”的含义。“心灯”在文题中虽然有“干渴时的清泉”、“迷路时的北斗”、“风浪中的港湾”、“沙漠中的绿洲”的说明,但它们仍然是“心灯”的喻体,并不是对“心灯”本意的诠释。那么,“心灯”指何而言,“心灯”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其实,“心灯”并不神秘。“心灯”就是人一辈子的追求,就是总是与你相伴的信念,就是人们嘴上常说的理想。
搞清楚了“心灯”的含义,还要关注文题中的“点亮”二字。“点亮”,即认准追求永不言弃,坚持信念锲而不舍,心怀理想矢志不渝。
点评:本次作文是一则话题作文,突出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社会实际,给材料比较简单、让考生都有话可说,绝大部分的考生不会在审题和立意上有所偏差。本次作文体现了让学生都能说、都会说、但是谁能说的好、说的深刻、说的有新意就要看考生实力和水平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