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物先叙后议的小片段200

如题所述

那天,我在公交车上找到一个前排的座位,后面座无虚席,还有许多中年人站在走廊里。车是四路车。路途比较长,在404那,有一个老奶奶徐徐上车,看着他满头白发。步子缓缓向前迈,看着就让人揪心,我的私心占据了整个空间:让还是不让,还是不让吧。自己坐在这儿,这么舒服的,干嘛要让啊!我“灵机一动”,把包里装的一本书拿出来装模作样的看起来。
车子向前移动着,车上的人上了又下,下了又上,反反复复,可那位老奶奶呢,依旧站在那儿,我的心突然涌上一股酸楚,眼睛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喷出一种说不出的泪水。
“老奶奶,您做到这吧!”一个稚嫩的10岁童音,深深触到我的心里,像一颗小小的火种,点亮了我心灵中的灯,那颗既黑暗有没明亮的私心,在那一刹那,明亮起来,黑暗是有限的,但明亮终究能驱走黑暗。“哧——”刺耳的刹车声打断了我的思绪。那个让位的小姑娘因为海拔问题有限,险些摔倒,我不知道是什么反应,一下子抓住了她,让她坐到我的位置上……
是的,人生的道路上,人、事、话、故事……都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内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5
要把个人的人物介绍以及所有的事情项目都要写的清楚,这样就可以写出这个人的本质。
第2个回答  2016-03-22
先叙后议的文章往往是通过记叙某件事,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明白了某种道理。思想认识上有了的提高、收获。 在记叙中发表议论,首先针对事件要有鲜明的态度,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请看下面两则材料,用概括性的语言谈谈你的感受。
材料一:
一天,教室里,讲台边。两个同学兴致很高,连说带笑,连打带闹,教室被他们的欢笑声占据着。直到“哐当”一声——书柜的玻璃破了……
在同学的督促下,两个同学主动
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自己到外面量好了玻璃的尺寸,重新将玻璃安装了上去。

材料二:
小明觉得自己很痛苦,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老是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就拿这一次考试来说吧,自己已经尽了全力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平时最强的数学还是没有考好。连隔壁数学一直不好的小王都不如。老妈为这事整整唠叨了一个下午,听得小明耳膜都要生茧了。老爸更是过分,居然还为这事将他打了一顿。小明气极了,决定再也不好好读书了,反正努力了也没用。
四、牛刀小试
下面我们来试着写一个完整的议论性结尾。阅读《地板上的尊严》,并用议论性的语言把你的感触写下来作为文章的结尾。
《地板上的尊严》  明飞龙
一个很早就死了父亲的男孩,与母亲过着清贫的生活。
一年暑假,他与同伴一起去同伴的爷爷家玩。同伴的爷爷是一位退伍军官,住在一座独院的两层小洋房内。小男孩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直住在烂泥屋子里的他,哪见过这样栽着花种着草的院子和被粉刷得漂漂亮亮的房子?
特别是当同伴的爷爷和蔼地叫他脱鞋进屋时,他扭捏了半天也不敢进去,因为那光滑的木质地板比他睡觉的床都不知好多少倍。最后,他在屋子里坐着,挪都不敢挪一步,生怕把地板踩坏了似的。
回家的路上,男孩是一个人哭着回来的,怎么别人家脚踩的地方都远远胜过自己睡觉的地方?回家后,他向母亲哭诉。母亲听完后,为孩子擦干眼泪,平静地说:“孩子,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家漂亮的地板,再漂亮的地板也是被人踩的,只要我们好好地活着,不自卑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任何漂亮的地板我们都可以把它踩在脚下。”那男孩擦擦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后来,男孩读中学了,他随母亲一起从乡下搬进了小镇。几年后,历经坎坷,他又随母亲来到上海。昔曰的小男孩,已长大成人,他走过的地板越来越漂亮,但他时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的话。虽然他仍旧贫穷,虽然他见过许许多多漂亮的地板,但他从来没有自卑过、难受过,那些漂亮的地板上,只留下他昂首前行的脚印。而那些脚印,则可让后世敬仰,因为那孩子成了大翻译家——傅雷。
我的议论:
原文展示的确,生活中有许多“漂亮的地板”困扰着我们,我们也常因它们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但哪怕一切都已失去,只要有尊严,便会有希望;只要挺起尊严,再“漂亮的地板”,我们都可以昂然地把它踩在脚下。
写作指导——议论三忌
结合同学刚才的作品,老师将记叙中的议论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在记叙中运用议论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空”:议论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让人不着边际。
二是“浅”: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浮光掠影,成为空洞的说教和时髦的口号。
三是“滥”:议论多而且不当,即乱发议论。
相似回答